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杂志》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29512
乌龙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5例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10期
     作者:吴绪祥 钟洪 臧坤堂

    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广州,510515)

    关键词:

    湖北中医杂志/99102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在成人中发病率较高。笔者运用第一军医大学臧坤堂教授研制的乌龙丹治疗本病7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男43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45.2岁;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4年以上。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眩晕,发作与颈部活动或头位有密切关系,多由于头部旋转及前屈后仰引起,常伴头痛、耳鸣、恶心、颈椎棘突间或两侧压痛、颈部僵硬、活动稍受限。

    诊断以颈椎X线片,核磁共振成像,CT确诊。部分病人给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椎-基底动脉血流状况。

    2 治疗方法

    乌龙丹由生黄芪、川芎、制首乌、地龙、丹参、葛根、全蝎、制僵蚕、威灵仙等组成。由本系药厂负责生产,制成水密丸,3次/d,每次10g。1个月为1个疗程,最多服用3~4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半年内未复发者)42例;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半年内复发者)19例;有效(症状及体征部分减轻者)11例;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者)3例。

    4 典型病例

    梁某,女,46岁,于1998年5月11日因发作性头晕、目眩3个月就诊。患者头晕以头部转动时为重,伴耳鸣,恶心,夜寐梦扰,颈部酸胀,胸闷,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弦。拍颈椎正侧双斜位片示:颈椎病。给予乌龙丹治疗,每次10g,3次/d。治疗1个月后复诊,除突然头部转侧有头晕外,余无其它不适,嘱继服乌龙丹1个月,以巩固疗效。

    5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椎动脉受压和发生弯曲、痉挛,或当伴有椎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动牵拉椎动脉时,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中医多从眩晕病论治。乌龙丹中生黄芪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使椎动脉血管阻力下降;当归、丹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粘滞性,能抗血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作用;制首乌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的作用,从而改善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地龙、全蝎、僵蚕、川芎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抗血管痉挛;葛根降血脂、抗缺氧,其所含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可使脑血管阻力下降,脑血流量增加;威灵仙能缓解局部痉挛,并有镇痛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止眩的功效,达到恢复椎动脉的正常供血,使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也随之减轻和消失。

    (收稿日期:1999-05-1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