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30759
十宣点刺出血为主治疗百日咳208例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1999年第10期
     作者:侯林* 庞桂香* 侯冠英*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沧州市维明路20号(061000)

    关键词:百日咳;针灸疗法;@十宣;针刺疗法

    新中医991013 笔者自1991~1997年,采用十宣点刺出血为主治疗百日咳(痉咳期)20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8例,男122例,女86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20天;病程最短7天,最长3个月。患儿均有阵发性痉咳,大多数有明显百日咳接触史,且均经确诊。

    2 治疗方法

    全部采用针刺法治疗。主穴:十宣(双侧);配穴:合谷(双)、内关(双)。在无菌操作下,双侧十宣毫针点刺(速刺法)出血,进针0.5~1分余,挤压针眼放少许血即可;双侧合谷、内关毫针直刺5分~1寸,用泻法,不留针或稍留针。针刺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每天治疗1次,连续4次为1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治愈(痉咳消失)192例,显效(每日痉咳次数及每次持续的时间减少1/2以上)12例,无效(痉咳无减轻)4例。治愈者中,2次治愈56例,3次治愈128例,4次治愈8例。治愈者平均针刺次数为2.75次。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4 病案举例

    赵某,男,6岁,1991年12月8日就诊。痉咳20余天,加重14天。咳嗽日轻夜重,为阵发性痉咳,一昼夜咳10~20次,每次咳嗽十几声甚至数十声,咳时弯腰曲背,双拳紧握,涕泪交流,面色青紫,吐出痰涎或食物后咳止,不久又发作。曾口服红霉素、百咳灵、克咳敏及静滴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无效。查体:两眼轻度浮肿,右眼结膜下有一直径为3mm出血斑。双肺、心脏、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正常。血常规:WBC 26.8×109/L,N 0.30,L 0.70。诊断为百日咳。停用一切药物,给予双侧十宣点刺出血,针刺合谷(双),内关(双),用泻法。治疗第1天,患儿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正常,睡眠可。第2天痉咳消失,偶有轻声咳嗽。第3天咳止,一切如常。复查血象,WBC 10.2×109/L,N0.68,L0.32,治愈。随访1个月未复发。

    5 体会

    中医学认为,百日咳多因感染时邪病毒,导致肺失清肃,痰浊阻滞气道。初期多有表证,与一般感冒类似,痉咳期则为寒从热化,热灼肺津,伏痰与邪热互结,阻塞气道,肺气不利,而致痉咳连连,必待痰涎咯出而后已,肝胃之气随之上逆,而见呕吐、眼睑浮肿等。针刺十宣有泻热止痉作用;针刺合谷可疏风解表,行气清热,通调气血,合谷穴属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泻大肠以达泻肺热之目的;针刺内关有清热除烦,降逆止呕作用。以上穴位合用可有泻热止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通畅气血的功效,能扶助正气,充分调动人体免疫机能,有效地对抗时邪病毒,因此取得较好疗效。

    (收稿日期:1999-01-11), 百拇医药(侯林* 庞桂香* 侯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