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47387
物理疗法治疗下肢溃疡46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0期
     作者:刘风星 王书云 段红光 黄民提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关键词:

    现代康复991074

    笔者自1994年1月~1998年6月采用超短波并紫外线等物理疗法治疗下肢溃疡4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6~74岁,其中≤10岁2例,11~24岁10例,25~74岁34例,以中老年人为多。病因:大隐静脉曲张12例,外伤感染28例,糖尿病所致3例,烫伤3例。病程:短者12d,长者2a。溃疡面2cm×3cm~3cm×7cm,溃疡深度0.2~0.6cm,溃疡部位以小腿下2/3处为多。溃疡多呈灰白色或紫暗色,覆有腐败组织,部分表面有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等生长。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采用上海产LDT.CD-31型落地式超短波电疗机,频率为40.68MHz,输出功率200W。病人仰卧或坐位。取中号或小号板状电极于下肢溃疡部位前后对置,空气间隙2~3cm,无热量~微热量(50~120mA),1次/d,每次12~15min,10次为1疗程。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产ZYY-9型紫外线治疗仪,在超短波治疗后对溃疡面行紫外线照射治疗。方法:对溃疡表面呈灰白色或紫暗色者,每次用4~8mED(8~16s),每日或隔日增加1~2mED。每次照射,包括正常皮肤1~2cm。对溃疡面有脓性分泌物者,首次用15~30mED,照射时不包括正常皮肤。如果第1次照射后坏死脓性组织脱落,露出新鲜肉芽,第2次可减少剂量50%照射;如第1次照射后脓性组织未脱落;可再加大剂量50%,直至创面新鲜后每日或隔日减少1~2mED,直至皮肤愈合。每次治疗结束后患处用无菌纱布轻覆简易固定,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对糖尿病者应有效地控制病情,静脉曲张者应抬高患肢减少活动。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1 疗效标准 治愈:溃疡面愈合;有效:溃疡面明显缩小;无效:溃疡面无明显改变。

    2.2 结果 治愈44例,占95.7%;有效2例,占4.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疗程最短6d,最长15d,平均10d,随访0.5a以上未见复发。

    3 讨论

    下肢溃疡临床并不少见,多数由于各种感染、外伤引起,由于口服、注射达到病灶局部药物浓度较低,故疗效差、病程长、易复发,患处经久不愈变成慢性,痛苦较大。采用超短波与紫外线综合治疗,是基于超短波电疗对下肢局部炎症水肿有良好的抗炎脱水作用[1]。它可通过改善病灶神经营养和神经功能状况,增加免疫系统功能,消除组织酸中毒,降低炎症组织兴奋性,减少炎症渗出液。而紫外线照射不但可以促使溃疡表面坏死组织脱落,刺激肉芽及上皮生长,改善局部及周围血液循环,同时对局部表浅的炎症具有消炎抑菌、促使皮肤免疫因子释放、控制感染等作用[2]。两种疗法综合治疗,可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血管通透性增高。因而使局部组织血氧含量增加,使局部白细胞和抗体增加,使炎症病灶迅速局限化,病理产物和细菌分泌的毒素得以排除。它能使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结缔组织再生过程加强,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因而使炎症局限和加速溃疡愈合。该疗法具有疗效明显,无副作用,操作简单等优点,便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万松,高潮,刘唯伦,等.超短波对细菌作用的实验观察.中华理疗杂志,1993,16(1):15

    [2]宋雪怡,徐云华,蔡俊杰,等.超短波对创口愈合作用的实验观察.中华理疗杂志,1993,16(2):76

    [收稿日期]1999-06-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