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47389
脉冲毫米波消炎作用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0期
     作者:陈慧珍 叶妙根

    单位:陈慧珍(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上海200002);叶妙根(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上海200072)

    关键词:

    现代康复991072 毫米波是电磁波谱中介于厘米波与远红外线之间的特定波段。由于该波段与生物体内部组织的细胞超大分子、极性分子等之间存在着相干振荡效应,这一效应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毫米波疗法已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院理疗科自1991年8月以来,使用毫米波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本文仅对毫米波消炎作用的临床观察作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治疗仪采用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研制的PMT100型脉冲毫米波治疗仪。该仪器由于具有低频脉冲调制毫米波输出功能,从而丰富了电磁波与人体组织细胞的谐振点,增加了毫米波功率强度的变化率。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资料 131例炎症患者年龄分布20~40岁,男22人,女21人,40~60岁,男18人,女28人;60~80岁,男20人,女22人,平均年龄:男49.53岁,女:46.19岁。病程:面神经炎:小于1周的男30人,女23人;0.25~3月的男4人,女5人;大于3个月的男1人,女3人。其它病例:小于1周的男6人,女9人;0.25~3月的男14人,女22人;大于3个月的男5人,女9人。其中病程最长的为10a,最短的为1d。

    1.3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用毫米波治疗仪给予每次照射20~30min,1次/d,一般10次为1疗程。

    2 疗效标准及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功能恢复,炎症红肿消退,伤口愈合,压痛消失;显效:炎症红肿基本消退,伤口接近愈合,压痛轻度;有效:炎症红肿有所消退,伤口渗出液分泌物减少,有压痛;无效:炎症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恶化;自停:治疗2次以下,由于某些原因,如住院病人出院或无时间治疗而改为其它方法。如吃药、打针等。
, 百拇医药
    2.2 结果 用脉冲毫米波治疗各种炎症的结果统计见表1。治疗人次共计为1466次,最长的治疗次数为30次,最短的为1次,平均为11~12次。大多数病人在1个疗程内收到效果,其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减轻,功能恢复。

    表1 131例各种炎症的临床疗效统计 病名

    治愈

    (人)

    显效

    (人)

    进步

    (人)

    无效

    (人)

, http://www.100md.com     自停

    (人)

    小计

    (人)

    有效率

    (%)

    显效率

    (%)

    周围性面N类

    26

    10

    21

    1

    8
, 百拇医药
    66

    92.28

    62.07

    伤口延期愈合

    5

    4

    5

    0

    2

    16

    100

    64.29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 http://www.100md.com
    4

    4

    9

    0

    0

    17

    100

    47.06

    慢性咽炎

    0

    1

    5

    1

    0
, http://www.100md.com
    7

    85.71

    16.67

    炎性肿块

    1

    4

    2

    0

    1

    8

    100

    71.43

    急性扭伤

, http://www.100md.com     0

    2

    2

    0

    0

    4

    100

    50

    小腿血肿

    0

    2

    1

    1

    0
, 百拇医药
    4

    75

    50

    术后粘连

    0

    1

    2

    0

    0

    3

    100

    33.33

    十二指肠球溃

    0
, http://www.100md.com
    1

    0

    0

    0

    1

    100

    100

    腱鞘炎、网球肘

    0

    1

    3

    1

    0

    5
, 百拇医药
    80

    20

    合计

    36

    30

    50

    4

    11

    131

    96.67

    55

    3 讨论

    3.1 毫米波生物学效应的机理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H.Frohlich曾提出相干振荡理论。此学说揭示了特定波段的电磁波与生物体内部组织细胞超大分子、极分子等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干振荡效应。该效应是一个非线性的响应过程。临床上,毫米波的神奇疗效即取决于这一过程的非热效应。由于这种相干振荡的频率并非是单一值的点频,而是一个频段;其频率范围为1010~1012Hz,正好落在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段。因此,我们使用的治疗仪实施了毫米波低频脉冲调制。这可以拓展毫米波输出的工作频率,从而丰富了电磁波与人体组织细胞的谐振点。增加了毫米波功率强度的变化率。从临床应用上体验到,它比连续毫米波治疗效果更显著。
, 百拇医药
    3.2 毫米波非热效应的作用 我院曾报道用毫米波治疗面神经炎42例与红外线热效应治疗面神经炎30例作疗效对照。结果:毫米波治疗组平均每人治疗11.33次,红外线对照组平均每人治疗15.87次,毫米波治疗组痊愈率达69%,有效率达100%,而红外线对照组痊愈率仅33%。经统计学处理,χ2=15.79,P<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毫米波与红外线相比不但疗程短,而且疗效好。临床上,毫米波非热效应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珠地位。如烧伤、烫伤、急性丹毒等疾病不宜用热疗,特别是在24h内严禁热疗。而用毫米波即不需时间限制,随时可以治疗。尤其对烧伤及各种感染引起的渗出水肿,毫米波可以促进渗出的吸收及肿胀消失。有报道毫米波能使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加。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促进局部营养与代谢改善,致使炎症病理过程逆转。这说明毫米波能提高机体的抗炎能力。

    [收稿日期]1999-06-2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