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493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1999年第10期
     作者:庄 倩

    单位: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991019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91(1999)10-0444-01

    急性胰腺炎临床以急性水肿性占绝大多数,病变轻微,主要波及胰腺间质,病理表现为胰腺肿大、间质水肿、充血和炎细胞浸润;而出血坏死性则病情凶险,基本病理改变为胰腺内组织坏死、出血,常易合并休克、多脏器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危重情况。由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具有发病急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治疗上多采用手术疗法,其中全胰坏死者病死率则更高。近年来临床统计表明,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此,我们探索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获得了优于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的临床疗效。
, http://www.100md.com
    1 辨证分型与治疗

    1.1 水肿性:突发上中腹及胁下持续胀痛或绞痛,向左侧腰背部或肩部放射,阵发性加剧,仰卧加重,坐位或前倾转轻,腹痛范围局限于上腹部,伴明显压痛,常有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9 ℃,血压可能略有下降,胆汁中偶有血液,根据多年临床观察,一般不需禁食,但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纵观患者症状表现,属中医学《伤寒论》中阳明腑实证。因此,我们以通里攻下法,用大黄粉9~15 g,玄明粉15~30 g,开水冲服100 ml,每日2次;腹部胀痛明显者加枳壳9 g,川朴9 g,水煎服200 ml,每日2次。如服1剂后4~6小 时无排便,可再服1剂。我院以此法共成功治疗63例患者。

    1.2 出血坏死性:即重型胰腺炎,多发病迅猛,剑突至脐腹持续绞痛,阵发性加剧,并向左侧腰、背、肩部放射,反复剧烈呕吐、寒战高热,体温常高于39 ℃,烦渴多汗,甚者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逆冷或搐搦等厥脱证的表现,病情危重、预后不佳,易出现多种合并证。中医辨证初起多为脾胃实热证,实热壅滞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则恶心、呕吐;阳热亢盛则高热;邪热蒸迫津液则烦渴多汗;实热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血瘀阻络,不通则痛而见腹部绞痛难忍,故热壅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环节。我们确立了清热通腑、行气活血的治疗方法,采用清胰汤为主方进行治疗〔清胰汤:大黄9 g,黄芩6 g,黄柏6 g,红花6 g,枳壳10 g,元胡6 g,木香6 g,苏梗9 g,桃仁9 g,川朴6 g,芒硝(冲)9 g〕。对于因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或严重的二重感染者,加双花、连翘、公英、地丁、黄连等清热解毒之品。我们以上述方法,辅以营养支持,抑制胰腺分泌,抗胰酶,及必要时手术治疗等多项措施,治疗出血坏死性胰腺炎29例,治愈19例,好转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9.3%。
, 百拇医药
    2 讨 论

    急性胰腺炎属中医“腹痛”范畴,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处类似本病的记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本病的临床特征,后世医籍先后提出的胃心痛,脾心痛、长心痛、饮心痛等证也包涵着本病的临床表现。本病实多虚少,多以实热壅闭、腑气不通为主证。根据祖国医学“六腑以通为用”和“通则不痛”的理论,总结出以通腑攻下为主,立足于“动”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水肿性胰腺炎,我们主要是以大承气汤为主治疗,达到峻下热结,腑气得通的目的;而重型胰腺炎不仅有实热内结,而且进一步蒸耗津液,至热壅血瘀,所以我们在上方基础上,加以清热、行气、活血之品,创制了清胰汤,方中大黄、芒硝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厚朴 、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兼能润肠,既助诸药泻结,又防止局部血瘀引起的组织坏死;元胡、木香、苏梗下气除胀止呕;黄芩、黄柏清热解毒,以泻血中之热,所以本方较大承气汤泻下力更强,主治更全面。

    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不应忽视营养支持、抑制胰腺分泌等综合措施,并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避免七情刺激,合理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应及时转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简介:庄 倩(1957-),女(汉族),天津市人,主管护师。

    (收稿日期:1999-09-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