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07454
上矢状窦损伤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11期
     作者:刘 民

    单位: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223300)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1150 在急性颅脑损伤中,静脉窦损伤是一种并不少见的损伤类型,处理上有其特殊性,有时甚至非常棘手。自1987年至1998年,我院共收治上矢状窦损伤病人22例,占同期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的1.8%,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和经验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9~62岁,平均32岁,交通事故9例,打击伤11例,摔伤2例。入院时计分:3~8分4例,9~12分10例,13~15分8例;术中发现上矢状窦损伤原因,碎骨电刺伤11例,位于矢状窦上方骨片移位,上矢状窦多处出血1例,过中线线型骨折至上矢状窦裂伤10例;术中发现硬膜外血肿17例,硬膜下血肿6例,局部脑挫伤8例。
, 百拇医药
    术前充分估计上矢状窦损伤的可能性,如中线部位有凹陷性骨折或跨中线硬膜外血肿,应高度怀疑上矢状窦损伤,术前需大量备血。如无凹陷骨折开颅后,先清除血肿,探查出血来源,用明胶海绵乳胶皮片及脑棉片压迫出血点10~20分钟,大多可止血,本组8例。如效果不佳,则可悬吊硬脑膜止血,缝合加单侧悬吊:咬除颅骨达上矢状窦,于破裂之上矢状窦一侧相应部位平行缝合硬脑膜2~6针,针距0.5~1.0cm,与骨膜或帽状腱膜打结,本组8例。双侧悬吊:两侧开骨窗约3.0cm×3.5cm大小,中间位于上矢状窦上方留一宽约1cm骨桥,两边缝合硬脑膜2~6针,对应缝线打结,本组3例。游离骨片悬吊:因成人的凹陷颅骨多呈粉碎骨折,故清除碎骨片后,破损上矢状窦上方颅骨缺损。故以有机玻璃或硅橡胶塑形成类似骨桥,宽约1cm的窄条形状,并固定于骨窗边缘形成人工骨桥,再作双侧悬吊,本组1例。中央沟静脉之前的上矢状窦损害,可予以结扎,本组2例。

    讨 论

    加强抗休克治疗。手术检查及操作过程中可发生大量出血,可引起或加重休克。故应先作压迫,等待血压回升及具备快速输血条件时再作探查。
, 百拇医药
    压迫效果。<0.5cm的裂伤及挫伤,压迫效果较好。本组7例,无1例术后再出血。观察压迫效果应注意血压回升到正常后,有无再出血。上矢状窦出血出现休克时动脉及中心静脉压皆降低,上矢状窦内压力下降,故血压回升后的观察非常重要,能有效的避免再出血。我们压迫止血时常规在明胶海绵和脑棉片之间增加一乳胶皮片,这样,压迫成功后取脑棉片时可减少对明胶海棉的牵拉,以免造成再出血。故并不复杂的上矢状窦损伤,单纯压迫后能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

    对于单纯压迫不能解决问题的复杂情况,则采用悬吊止血。悬吊分为单侧、双侧及游离骨片悬吊。游离骨片可以有机玻璃、硅橡胶塑形后替代,形成人工骨桥,适用于上矢状窦上方颅骨粉碎骨折的病例。上矢状窦两侧的硬脑膜已一颅骨内板分离的病例,如只作单侧悬吊,则出血流向对侧,不起止血作用,只能作双侧悬吊。于窦的两侧缝合硬膜,丝线下置肌片填塞,也可起止血作用。但本人认为,肌肉片易变异,对上矢状窦进行压迫的效果不确切。对于较大的裂伤,直接缝合修补效果确切。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却体会到,在缝合过程中,破裂的窦壁受到牵拉造成大量出血。患者有可能因休克而危及生命,且术野大量出血影响操作。而作单侧或双侧悬吊时,能在用手指压迫上矢状窦时争取较充裕的时间,作颅骨塑形及窦旁缝合硬脑膜。松开手指后迅速打结,有利于减少出血。本组无直接缝合,皆采取悬吊止血,效果确切。

    中央静脉后上矢状窦断裂,目前主张争取吻合重建上矢状窦,不主张结扎。以免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对其之前的损伤,如破损严重,病情危急,可予以结扎,目前认为较好的修补材料是自体静脉如大隐静脉,另外,硬脑膜及颅骨膜亦可利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