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道)
作者:何天霖 曹贵松 景在平 周颖奇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通外科,上海,200433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血管重建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991141 颈动脉狭窄性疾病病因主要为动脉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50年代初至今,对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已初步达成共识,即进行有效的颈动脉血管重建术。但是,手术的指征、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仍有许多分歧。本文总结了我院12例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做一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3~1998年我科共收治颈动脉狭窄性疾病12例,其中颈动脉硬化性狭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42~72岁,狭窄部位在颈总动脉分叉部5例,起始部1例;双侧4例,左、右侧各1例。狭窄程度均大于70%,狭窄长度2.3~3.6 cm;大动脉炎6例,男1例,女5例,年龄17~43岁,颈总、锁骨下动脉闭塞6例,无名动脉狭窄4例;双侧2例,左侧3例,右侧1例。主要症状依次为大脑半球缺血症状、上肢乏力、脑卒中。合并高血压6例。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式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6例,升主动脉-肱(腋)动脉PTFE人造血管旁路术、PTFE人造血管-颈内(或外)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6例。
2 结 果
6例CEA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甚至消失,1例术后8个月动脉彩超发现再狭窄(>50%);血管旁路术6例,随访1~24个月,1例术后1个月死于MOF。
3 讨 论
颈动脉狭窄闭塞自然病程年中风率为2.8%~8%,2/3发生于闭塞颈动脉侧。 保守治疗患者中风率45%,远远高于同期接受外科手术者[1]。本组12例患者血管重建术后除1例死亡外,其余11例脑部及肢体缺血症状均有减轻,甚至消失。随访24个月无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自1954年Eastcott报道第一例CEA以来,颈动脉硬化性狭窄引起的中风明显降低,术后3年脑中风发生率2.8%,未手术者发病率高达16.8%。结合文献报道和我院诊治经验归纳CEA指征如下:(1) 有症状的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无症状的严重狭窄或CT证实脑梗塞;(2)无症状且颈动脉狭窄小于70%,但DSA检查提示颈动脉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3)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和后期再狭窄,并有症状者,手术后期虽无症状,但狭窄表面有上述不稳定表现者[2]。
, 百拇医药
CEA虽然是预防脑缺血发生的最佳治疗手段,但尚有2%~6%的围手术期死亡或中风发生,6%~36%的术后动脉再狭窄等。选择性应用转流和血管补片可改善其治疗效果。对术中选择性应用转流我院的经验为:(1)对侧颈内动脉闭塞;(2)有脑中风发作史,并有CT等影像学证据;(3)术中测颈内动脉残余压力低于3.3 kPa(25 mmHg)且波形平坦;(4)术中脑电图描记出现异常者需要术中转流。血管补片应在以下情况应用:(1)颈内动脉直径<5 mm;(2)动脉切除长度>3 cm;(3)严重的动脉扭曲成角。
此外,双侧病变患者脑部缺血症状明显,术前应保证前交通支通畅,如不通畅则需做一大口径的椎动脉重建,通过脑后交通支保证脑部血供。两侧手术间隔应以2周为宜[3]。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血管旁路移植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能迅速改善脑部缺血。但应掌握手术的时机,控制活动期。判断大动脉炎活动与否主要看有无畏寒、发热、疼痛等症状,血管走行处有无压痛等体征,淋巴细胞是否上升,血沉是否加快,补体C3是否下降等实验室检查的改变,其中血沉是主要依据。术前可适量给予激素。
, 百拇医药
手术操作时应防止缺血大脑过度灌注,颈内动脉吻合口以4 mm为宜。动脉阻断开放前应避免低血压,预防脑缺血。动脉阻断开放后应增加脑能量储备,防止脑再灌注损伤产生多种毒性物质,并行脑部降温、低温保护,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减少脑血流。开放后期,保持血压平稳,利尿脱水,预防脑水肿。特别在术后72 h内,应监测脑部情况,预防脑出血。本组6例经上述处理后均顺利康复出院。
中图分类号 R 654.45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何天霖,男,1973年10月生,博士生
参考文献
1 Fraunhofer S,Kiossis D,Helmberger H,et al. Severe bilateral carotid stenosis[J]. J Mal Vasc,1993, 18(3):225
, 百拇医药
2 Benavente O, Moher D, Pham B. Carotid endarterectomy for 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a meta-analysis[J]. BMJ, 1998, 28(7171): 1477
3 Chaturvedi S. Medical,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carotid artery disease[J]. Clin Neuropharmacol, 1998, 21(4): 205
(1999-06-11收稿,1999-09-17修回), 百拇医药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通外科,上海,200433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血管重建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991141 颈动脉狭窄性疾病病因主要为动脉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50年代初至今,对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已初步达成共识,即进行有效的颈动脉血管重建术。但是,手术的指征、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仍有许多分歧。本文总结了我院12例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做一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3~1998年我科共收治颈动脉狭窄性疾病12例,其中颈动脉硬化性狭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42~72岁,狭窄部位在颈总动脉分叉部5例,起始部1例;双侧4例,左、右侧各1例。狭窄程度均大于70%,狭窄长度2.3~3.6 cm;大动脉炎6例,男1例,女5例,年龄17~43岁,颈总、锁骨下动脉闭塞6例,无名动脉狭窄4例;双侧2例,左侧3例,右侧1例。主要症状依次为大脑半球缺血症状、上肢乏力、脑卒中。合并高血压6例。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式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6例,升主动脉-肱(腋)动脉PTFE人造血管旁路术、PTFE人造血管-颈内(或外)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6例。
2 结 果
6例CEA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甚至消失,1例术后8个月动脉彩超发现再狭窄(>50%);血管旁路术6例,随访1~24个月,1例术后1个月死于MOF。
3 讨 论
颈动脉狭窄闭塞自然病程年中风率为2.8%~8%,2/3发生于闭塞颈动脉侧。 保守治疗患者中风率45%,远远高于同期接受外科手术者[1]。本组12例患者血管重建术后除1例死亡外,其余11例脑部及肢体缺血症状均有减轻,甚至消失。随访24个月无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自1954年Eastcott报道第一例CEA以来,颈动脉硬化性狭窄引起的中风明显降低,术后3年脑中风发生率2.8%,未手术者发病率高达16.8%。结合文献报道和我院诊治经验归纳CEA指征如下:(1) 有症状的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无症状的严重狭窄或CT证实脑梗塞;(2)无症状且颈动脉狭窄小于70%,但DSA检查提示颈动脉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3)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和后期再狭窄,并有症状者,手术后期虽无症状,但狭窄表面有上述不稳定表现者[2]。
, 百拇医药
CEA虽然是预防脑缺血发生的最佳治疗手段,但尚有2%~6%的围手术期死亡或中风发生,6%~36%的术后动脉再狭窄等。选择性应用转流和血管补片可改善其治疗效果。对术中选择性应用转流我院的经验为:(1)对侧颈内动脉闭塞;(2)有脑中风发作史,并有CT等影像学证据;(3)术中测颈内动脉残余压力低于3.3 kPa(25 mmHg)且波形平坦;(4)术中脑电图描记出现异常者需要术中转流。血管补片应在以下情况应用:(1)颈内动脉直径<5 mm;(2)动脉切除长度>3 cm;(3)严重的动脉扭曲成角。
此外,双侧病变患者脑部缺血症状明显,术前应保证前交通支通畅,如不通畅则需做一大口径的椎动脉重建,通过脑后交通支保证脑部血供。两侧手术间隔应以2周为宜[3]。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血管旁路移植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能迅速改善脑部缺血。但应掌握手术的时机,控制活动期。判断大动脉炎活动与否主要看有无畏寒、发热、疼痛等症状,血管走行处有无压痛等体征,淋巴细胞是否上升,血沉是否加快,补体C3是否下降等实验室检查的改变,其中血沉是主要依据。术前可适量给予激素。
, 百拇医药
手术操作时应防止缺血大脑过度灌注,颈内动脉吻合口以4 mm为宜。动脉阻断开放前应避免低血压,预防脑缺血。动脉阻断开放后应增加脑能量储备,防止脑再灌注损伤产生多种毒性物质,并行脑部降温、低温保护,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减少脑血流。开放后期,保持血压平稳,利尿脱水,预防脑水肿。特别在术后72 h内,应监测脑部情况,预防脑出血。本组6例经上述处理后均顺利康复出院。
中图分类号 R 654.45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何天霖,男,1973年10月生,博士生
参考文献
1 Fraunhofer S,Kiossis D,Helmberger H,et al. Severe bilateral carotid stenosis[J]. J Mal Vasc,1993, 18(3):225
, 百拇医药
2 Benavente O, Moher D, Pham B. Carotid endarterectomy for 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a meta-analysis[J]. BMJ, 1998, 28(7171): 1477
3 Chaturvedi S. Medical,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carotid artery disease[J]. Clin Neuropharmacol, 1998, 21(4): 205
(1999-06-11收稿,1999-09-17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