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37064
32例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11期
     作者:李忠民 张镜芳 吴若彬 肖学钧 庄 健

    单位: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510080)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1151 我院自1990年2月~1998年11月对32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施行了心包剥离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5~66岁。心功能(NYHA)Ⅲ级23例,Ⅳ级9例。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心肌受损、低电压。胸片示心包钙化18例、胸腔积液12例。B超示合并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6例、房间隔缺损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心悸、气促、全身乏力症状。严重腹水9例,下肢浮肿19例。术前中心静脉压24.8±5.9 cmH2O。术中见心包增厚0.3~1.5 cm。18例心包钙化。19例上下腔静脉无明显缩窄。
, http://www.100md.com
    1.3 治疗方法 胸骨正中切口径路15例,1例在体外循环下同期二尖瓣整形,1例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左胸前外侧切口径路17例。心包切除范围上至主肺动脉根部、下至膈面,两侧达膈神经以下,术中连续监测上下腔静脉压,以术中腔静脉压12~14 cmH2O为心包剥离彻底标准。

    2 结果

    本组早期死亡1例(3.1%),术后中心静脉压14.2±2.7 cmH2O,不同程度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8例。心包钙化组18例中,胸骨正中切口径路7例,3例低心排(43%);左胸前外侧切口径路11例,3例低心排(27%)。心包纤维增厚组14例中,胸骨正中切口径路8例,1例低心排(13%);左胸前外侧切口径路6例,1例低心排(16%)。表明心包钙化、缩窄及心肌损害较重,左胸前外侧切口术后低心排发生率低于胸骨正中切口(P<0.05)。随访30例,1例失访。随访时间24.8±11.5个月,28例无复发。2例术后1 a出现下肢浮肿。心功能恢复Ⅰ级23例,Ⅱ级7例。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缩窄性心包炎术后最常见并发症,重度低心排是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产生低心排的原因与增厚心包切除不彻底,左心压迫解除不理想,心包剥离后心室过度扩张,心肌无力,心衰等因素有关,手术径路的选择、心包切除的范围、术后的处理均非常重要。

    3.1 切口选择 作者认为左心压迫的解除对术后心功能恢复非常重要。缩窄性心包炎腔静脉缩窄环是由于心包腔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腔静脉前壁及两侧壁纤维结缔组织增厚,对血流动力学不造成明显影响,左胸前外侧切口能较好显露左心室,使左心面心包切除彻底,能满足绝大多数缩窄心包炎的手术要求。

    3.2 心包切除范围 作者认为心尖部的粘连须充分游离,使正常心室收缩时的旋转功能得以恢复,心包剥离应包括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流出道,若上下腔静脉或肺动脉起始部有环形缩窄亦予松解。彻底切除增厚钙化心包对预防和延缓心包再次缩窄有积极作用。
, http://www.100md.com
    3.3 术后治疗 术中术后应注意控制心衰、控制液体入量、加强利尿、降低容量负荷、加强心肌收缩功能,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等稳定血压,应用血管扩张剂,降低前后负荷,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控制严重心律失常,加强营养支持,应用抗生素或抗结核治疗。

    参考文献

    1 Caughou BC. Early and late results of pericardiectomy for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85, 89:340

    2 吴晓健.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90,28(6):350

    3 张威廉.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及远期疗效.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87,3(3):144

    4 董光同.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远期疗效分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7,13(2):9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