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解诂
作者:曾 凤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北京 100029
关键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1122 人们在给某一事物赋予一个特定的专用名称时,总是建立在对事物观察和认识的基础上,名与物之间关系密切。一般而言,古代中医文献中,对于各种病证的命名,都是根据其病机、病理及病证特点赋予其特定的含义,因而可以说古病名蕴含着丰富的涵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疾病的某一特性。推求其命名的缘由,可以揭示出有关病证的若干信息,有助于对病证的确切理解和正确把握。
例如“”,古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热病等篇。《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热病数惊,而狂。”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心脉急甚为此为。”“”又作“瘛”或“”。考《说文.疒部》:“瘛,小儿瘛病也。从病,恝声。”段玉裁注:“今小儿惊病也。瘛之言掣也,之言纵也。”王念孙《广雅.释言》亦云“瘛之言掣 ,之言纵也。”是可证“瘛”义同“掣纵”。《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或作“”,或作“掣纵”。《尔雅.释训》:“,掣曳也。”郭璞注:“谓牵拖。”邢疏:“掣曳者,从旁牵挽之言。”此处“掣”谓“手足牵引”。又《说文.系部》:“纵,缓也。”此处“纵”谓“手足掣引而乍又舒缓”,故“掣纵”谓“手足乍掣乍纵”,即手足忽伸忽缩,抽动不已,今日临床之“抽搐”,多见于小儿。《伤寒明理论》卷三云:“者筋脉急也,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其说似长。
, 百拇医药
又如“卑”,古病名。《证治要诀.怔忡》云:“有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怯,爱处暗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又《杂病源流犀烛》云:“卑,心血不足病也,与怔忡病一类。其症胸中痞塞,不能饮食,如痴如醉,心中常有所歉,爱居暗室,或倚门后,人即惊避无地。”考《说文.部》:“卑,贱也。”“卑贱”则心中常自羞愧。《师说》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又考《玉篇.心部》:“,惧也。”《班固传》:“然意下,捧手欲辞。”李注:“者,犹恐惧也。”由此可见,“卑”之命名据于其病症表现“羞愧恐惧”,读者可根据病名从字面上理解把握病证的病机及特性,《证治要诀》两书的病名释义颇为允当。
, 百拇医药
在古代的医籍著作中,类似的病名解释比比皆是。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中医病名都有前人或深或浅、或偏或全的训解,这对我们理解把握病证大有裨益。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古代的病名解诂存在一定局限性,即如果古病名中有通假字,则其名物训诂极易望文生训。本文拟以音韵、训诂为线索,对若干病名加以疏证,兴一家之言,以供读者参考。
例1.霍乱
霍乱,出《灵枢.五乱》。泛指有剧烈吐泻、心腹绞痛等症状的急性肠胃疾患。《玉篇.雨部》:“此霍,鸟飞急疾貌也,挥霍也。”几乎所有的病名释义均言霍乱即挥霍扰乱之意,霍即迅疾、涣散意。似有误。“霍”当为“藿”之借字。霍乱亦即藿乱。《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藿乱是由于食用不洁、带有毒性的豆角之类植物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中毒表现。古代典籍中亦可见“霍”通“藿”。《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颜师古注:“视酒如浆,视肉如霍。霍,豆叶也,贫人茹之也。”古人将终日以豆、草类为食的百姓蔑称为“霍食”,言百姓常以生蔬植物为食。常食这些生蔬不洁之物,必然会导致植物类急性中毒,如生食豆角中毒、毒蕈中毒、棉籽中毒等。现代医学内科急诊中必设毒性中毒一栏,其中常涉及四季豆、梅豆角、菜豆角中毒,其主要原因是豆角及多种蔬菜,生用时其茎叶中常有有毒物质亚硝酸盐存在,其中毒表现常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呕血、便血、抽搐、昏迷。《诸病源候论.霍乱病诸候》:“霍乱者,由人温凉不调,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霍乱多发于夏秋之季(蔬菜、瓜果上市之际),因外邪侵犯肠胃而致上吐下泻。硝酸盐食物中毒,与古霍乱病临床表现吻合。
, http://www.100md.com
例2.奔豚
奔豚,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几乎所有文献解释“豚”均指小猪,谓该病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而得名。但胸腹中奔跑小猪似难想象,若是胸腹之中有动物奔跑状,以“奔兔”、“奔鼠”命名更贴切。据考证,“豚”并非指小猪,而当是“”之通假字。《说文》:“,逃也。”又《玉篇》:“,同遁。”“”、“遁”为皆义“逃。杨雄《太玄经》:“师或导射,豚其墩。”注:“豚,遁也。”“遁”、“”、“豚”属定纽文韵,古音相同,常可互相通假。“豚”通“”,谓奔跑逃窜。奔豚病言疾病发作时,如夺路四处逃窜的烦乱之状,气从下腹上冲胸,胸闷、气急,有窒息感,心悸惊慌,头昏目眩,烦躁不安。《难经.五十六难》云:“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此“若豚状”当指如同奔逃之状,或上或下无定时,奔逃中有喘逆、足不收、不得前后的紧张压迫之感。
, 百拇医药
例3.肠
肠古作肠辟,出《素问.通评虚实论》。专指泄泻脓血一类的疾病,与今之菌痢、阿米巴痢疾相似。该病名产生极早,除《内经》中反复提及,多部出土的先秦、两汉医籍均可目睹。前人解释该病名时将“辟”、“”训释为“有声”,谓肠中有积滞,即排便时有声;或以为“”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因自肠排出,故名。笔者认为,这两种解释都是缘于对“辟”、“”字的误解,因而掩盖了该病的特征性表现。此处“辟”、“”当为“劈”之的借字。肠即肠劈。《说文》:“劈,破也。”又《广韵.韵》:“劈,剖也,破也。”“肠劈”谓肠腔如刀劈而破裂,既痛又有脓血溢出的表现,“劈”字形象准确地揭示了该病的特征。“劈”“”“辟”古属帮纽锡韵,古代常可互相通用。《广雅》释诂四曰:“辟,半也,通劈”。
, 百拇医药
例4.历节
历节,又名“历节风”、“白虎风”。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该病以关节红肿,剧烈疼痛,不能屈伸为特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多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湿邪入侵关节、积久化热、气血郁滞所致。其症状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
“历节”何以训为“历节疼痛”?查历代文献,前人论及者皆不详。
此处“节”即关节,指骨与骨相接之处。《素问.刺禁论》曰:“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此处“历”当借作“枥”,谓枥指也。枥指,古代一种酷刑,以绳穿五根小木棍(枥木所制),套入手指用力紧收,令人剧痛难忍。《庄子.天地》云:“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也。”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历指,关指也。”《随园诗话》云:“蔡有家难,郭为佐证,至受官刑,交臂历指,口无二辞。”唐以后“历指”亦写作“拶指”、“拶夹”。《玉篇.手部》:“拶,逼拶也。”“拶”谓挤压。《正字通.手部》:“拶,刑具。”《庄子》“‘罪人交臂历指’注:即今之背剪拶指也。”《说文》亦收“枥”字。《说文.木部》:“枥,枥,柙指也。”段玉裁注:“枥,柙指也。柙指如今之拶指,故与械扦桎梏为类。”《庄子》曰:“罪人交臂历指。”历指,谓以枥柙其指也。《通俗文》曰:“考具谓之枥。”
综上考证,“历节”当为“枥节”,是由于寒邪入侵关节导致的周身关节红肿疼痛,犹如古代酷刑“枥指”一样疼痛难忍。
(收稿日期 1999-06-13 修回日期 1999-07-23), http://www.100md.com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北京 100029
关键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1122 人们在给某一事物赋予一个特定的专用名称时,总是建立在对事物观察和认识的基础上,名与物之间关系密切。一般而言,古代中医文献中,对于各种病证的命名,都是根据其病机、病理及病证特点赋予其特定的含义,因而可以说古病名蕴含着丰富的涵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疾病的某一特性。推求其命名的缘由,可以揭示出有关病证的若干信息,有助于对病证的确切理解和正确把握。
例如“”,古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热病等篇。《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热病数惊,而狂。”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心脉急甚为此为。”“”又作“瘛”或“”。考《说文.疒部》:“瘛,小儿瘛病也。从病,恝声。”段玉裁注:“今小儿惊病也。瘛之言掣也,之言纵也。”王念孙《广雅.释言》亦云“瘛之言掣 ,之言纵也。”是可证“瘛”义同“掣纵”。《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或作“”,或作“掣纵”。《尔雅.释训》:“,掣曳也。”郭璞注:“谓牵拖。”邢疏:“掣曳者,从旁牵挽之言。”此处“掣”谓“手足牵引”。又《说文.系部》:“纵,缓也。”此处“纵”谓“手足掣引而乍又舒缓”,故“掣纵”谓“手足乍掣乍纵”,即手足忽伸忽缩,抽动不已,今日临床之“抽搐”,多见于小儿。《伤寒明理论》卷三云:“者筋脉急也,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其说似长。
, 百拇医药
又如“卑”,古病名。《证治要诀.怔忡》云:“有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怯,爱处暗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又《杂病源流犀烛》云:“卑,心血不足病也,与怔忡病一类。其症胸中痞塞,不能饮食,如痴如醉,心中常有所歉,爱居暗室,或倚门后,人即惊避无地。”考《说文.部》:“卑,贱也。”“卑贱”则心中常自羞愧。《师说》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又考《玉篇.心部》:“,惧也。”《班固传》:“然意下,捧手欲辞。”李注:“者,犹恐惧也。”由此可见,“卑”之命名据于其病症表现“羞愧恐惧”,读者可根据病名从字面上理解把握病证的病机及特性,《证治要诀》两书的病名释义颇为允当。
, 百拇医药
在古代的医籍著作中,类似的病名解释比比皆是。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中医病名都有前人或深或浅、或偏或全的训解,这对我们理解把握病证大有裨益。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古代的病名解诂存在一定局限性,即如果古病名中有通假字,则其名物训诂极易望文生训。本文拟以音韵、训诂为线索,对若干病名加以疏证,兴一家之言,以供读者参考。
例1.霍乱
霍乱,出《灵枢.五乱》。泛指有剧烈吐泻、心腹绞痛等症状的急性肠胃疾患。《玉篇.雨部》:“此霍,鸟飞急疾貌也,挥霍也。”几乎所有的病名释义均言霍乱即挥霍扰乱之意,霍即迅疾、涣散意。似有误。“霍”当为“藿”之借字。霍乱亦即藿乱。《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藿乱是由于食用不洁、带有毒性的豆角之类植物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中毒表现。古代典籍中亦可见“霍”通“藿”。《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颜师古注:“视酒如浆,视肉如霍。霍,豆叶也,贫人茹之也。”古人将终日以豆、草类为食的百姓蔑称为“霍食”,言百姓常以生蔬植物为食。常食这些生蔬不洁之物,必然会导致植物类急性中毒,如生食豆角中毒、毒蕈中毒、棉籽中毒等。现代医学内科急诊中必设毒性中毒一栏,其中常涉及四季豆、梅豆角、菜豆角中毒,其主要原因是豆角及多种蔬菜,生用时其茎叶中常有有毒物质亚硝酸盐存在,其中毒表现常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呕血、便血、抽搐、昏迷。《诸病源候论.霍乱病诸候》:“霍乱者,由人温凉不调,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霍乱多发于夏秋之季(蔬菜、瓜果上市之际),因外邪侵犯肠胃而致上吐下泻。硝酸盐食物中毒,与古霍乱病临床表现吻合。
, http://www.100md.com
例2.奔豚
奔豚,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几乎所有文献解释“豚”均指小猪,谓该病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而得名。但胸腹中奔跑小猪似难想象,若是胸腹之中有动物奔跑状,以“奔兔”、“奔鼠”命名更贴切。据考证,“豚”并非指小猪,而当是“”之通假字。《说文》:“,逃也。”又《玉篇》:“,同遁。”“”、“遁”为皆义“逃。杨雄《太玄经》:“师或导射,豚其墩。”注:“豚,遁也。”“遁”、“”、“豚”属定纽文韵,古音相同,常可互相通假。“豚”通“”,谓奔跑逃窜。奔豚病言疾病发作时,如夺路四处逃窜的烦乱之状,气从下腹上冲胸,胸闷、气急,有窒息感,心悸惊慌,头昏目眩,烦躁不安。《难经.五十六难》云:“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此“若豚状”当指如同奔逃之状,或上或下无定时,奔逃中有喘逆、足不收、不得前后的紧张压迫之感。
, 百拇医药
例3.肠
肠古作肠辟,出《素问.通评虚实论》。专指泄泻脓血一类的疾病,与今之菌痢、阿米巴痢疾相似。该病名产生极早,除《内经》中反复提及,多部出土的先秦、两汉医籍均可目睹。前人解释该病名时将“辟”、“”训释为“有声”,谓肠中有积滞,即排便时有声;或以为“”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因自肠排出,故名。笔者认为,这两种解释都是缘于对“辟”、“”字的误解,因而掩盖了该病的特征性表现。此处“辟”、“”当为“劈”之的借字。肠即肠劈。《说文》:“劈,破也。”又《广韵.韵》:“劈,剖也,破也。”“肠劈”谓肠腔如刀劈而破裂,既痛又有脓血溢出的表现,“劈”字形象准确地揭示了该病的特征。“劈”“”“辟”古属帮纽锡韵,古代常可互相通用。《广雅》释诂四曰:“辟,半也,通劈”。
, 百拇医药
例4.历节
历节,又名“历节风”、“白虎风”。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该病以关节红肿,剧烈疼痛,不能屈伸为特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多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湿邪入侵关节、积久化热、气血郁滞所致。其症状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
“历节”何以训为“历节疼痛”?查历代文献,前人论及者皆不详。
此处“节”即关节,指骨与骨相接之处。《素问.刺禁论》曰:“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此处“历”当借作“枥”,谓枥指也。枥指,古代一种酷刑,以绳穿五根小木棍(枥木所制),套入手指用力紧收,令人剧痛难忍。《庄子.天地》云:“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也。”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历指,关指也。”《随园诗话》云:“蔡有家难,郭为佐证,至受官刑,交臂历指,口无二辞。”唐以后“历指”亦写作“拶指”、“拶夹”。《玉篇.手部》:“拶,逼拶也。”“拶”谓挤压。《正字通.手部》:“拶,刑具。”《庄子》“‘罪人交臂历指’注:即今之背剪拶指也。”《说文》亦收“枥”字。《说文.木部》:“枥,枥,柙指也。”段玉裁注:“枥,柙指也。柙指如今之拶指,故与械扦桎梏为类。”《庄子》曰:“罪人交臂历指。”历指,谓以枥柙其指也。《通俗文》曰:“考具谓之枥。”
综上考证,“历节”当为“枥节”,是由于寒邪入侵关节导致的周身关节红肿疼痛,犹如古代酷刑“枥指”一样疼痛难忍。
(收稿日期 1999-06-13 修回日期 1999-07-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