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医学是一个独立的临床医学体系--兼论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张有和
作者:
单位:澳大利亚悉尼
关键词:状态医学;临床医学体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1103 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与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由于状态医学理论及其诊疗方法有其特殊的规律,从而决定了它在临床上的独立地位。
1 状态与病因病理的关系
状态与病因病理是整体综合反应与局部病灶的关系,它们在临床上有以下不同表现:
1.1 状态与理化指标不一致。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临床上可以见到虚寒和虚热两种状态[1];持续高热1~2周的病人,可以见到持续寒冷的状态[2]。
, http://www.100md.com
1.2 器官组织的各种理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上可见多种状态失常。例如中医的脾虚证、肾虚证、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胆湿热证、喉中白痰自出的湿痰(二陈汤)证等等。
1.3 局部器官患病,代偿功能正常时,病人全身状态可以正常。例如部分乙型肝炎病人、肾盂肾虚结石病人全身状态可以正常。
1.4 同一疾病,如肺炎,在病程的不同时期,全身反应状态相差很大,必须使用不同疗效的方药[3]。中医称之为“同病异治”。
1.5 不同的疾病,出现相同的状态,使用同一方药治疗。如冠心病、癌症、肺炎恢复期等三种病因病理完全不同的疾病,在某一阶段可以出现气虚状态。面少华色、乏力少气、纳差、四肢倦怠、舌淡、脉弱,可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这就是中医的“异病同治”。由此可见,状态是病因病理之外的另一类问题。
1.6 挛生者在遗传和童年生活条件方面,是不同个体最大限度相同的例子。然而同生不同死,且生病的时间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这些事实说明,不同个体自身内部的协调状态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个体内部协调状态的不同,是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千变万化的第一内因,也是状态医学存在的基础。
, 百拇医药
2 状态的诊断
人体机能状态正常与否的第一个感受者是自我。因此,症状是诊断状态的第一要素,体征是客观依据。由于人体机能状态并非各器官功能的简单加减,因此,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在诊断状态时,只供参考[2]。
从本文第一节的六个方面可以看到,即使是同卵挛生,遗传和童年生活条件最大限度相同,但在不同个体,其内部协调状态不同。状态不同必然反映在对相同的致病因素,有不同的反应。所以,用遗传因素、外在条件和器官病因病理去解释或诊断状态,是不符合状态的多种多样和千变万化的客观事实。
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状态可能不同;不同疾病可以出现相同状态。整体状态有病,局部器官可以正常;局部有病,整体状态可以正常。体温测量与人体寒热状态没有必然联系,等等,均证明状态与病因病理是人体疾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用于诊断器官病的理化指标,不能用做诊断状态病的依据。
, 百拇医药
状态的诊断,是一种以病人自身感受(症状)和临床体征为依据的综合判断。不同状态的区别,主要是依据临床诊疗实践中所见病象,进行深入细致分辨的结果。笔者今年秋天诊治一例病人,属于中医外感病秋燥中的温燥,患者除见发热、少许恶寒、咽干鼻燥、干咳无痰、口渴舌干稍红和脉浮数等之外,更见满面白色细小皮屑。可谓典型之至,足见我们的祖先对状态病观察入微。如果从病因病理角度,只能归为病毒为害,没有应治之法。
状态的诊断,实质上是以症状、体证为依据的综合判断与分类,分类的基点是:寒热、虚实;分类的目的是:区分不同的状态--证候,寻找有效的方药。中医对状态的分类,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与此同时,这些经验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归纳成为相应的理论。例如,气、血、津液辨证的理论首次出现在1974年出版的《中医学基础》,而相关治疗的代表方:补气的四君子汤,补血的四物汤,早在900年前就收载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1078~1085)。由此可见,状态的诊断与相关理论,是临床疾病错综复杂的真实反映。
, 百拇医药
状态度量的方式: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的平衡和人体与自然界保持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一定强度的致病因素导致了平衡失调,从而出现疾病。因此,中医对人体机能状态的判断有两个基点:(1)偏寒或偏热;(2)太过或不及[2]。所以,寒证、热证、虚证、实证是状态分类的出发点,或者说是总纲。因为临床上千变万化,数之不尽的各种状态,都是寒热虚实的进一步的具体划分。
中医学中的基本状态约20种,其中包括脾虚、肾虚[2],常见状态200多种[4]。
假设人体分为九大器官系统,按排列组合的数学方法计算,人体状态数以万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状态诊断的复杂性和实际内容的庞大。
3 状态的治疗
状态的治疗是人类医学的一个特殊内容。从表面来看,中医药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医学一样,都是使用天然药物。但现实是,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与众不同,疗效在众传统医学之首。中医药不仅对现代临床各科半数以上的疾病有良好疗效,且很多西医难治、不治之症是中医的优势,许多西医无从诊断、治疗的疾病亦为中医的优势。
, http://www.100md.com
上述特殊和不同的原因在于,中医学的本质是状态医学,其诊断、治疗疾病的角度与西医的病因病理角度是两个不同范畴。
状态治疗的首要特点是以方治病。这里的病,不是指局部器官的问题,也不是现代病因病理的中心环节,它是全身各器官组织某一时间综合协调的结果,是状态异常,或者称之为状态病,中医称之为证候。这里的方,不是某类药物的简单相加,也不是针对细菌或某器官的现代病因病理意义上的药物。有如感冒,中医将其分为风寒无汗者用麻黄汤,风热者用银翘散,寒热往来者用小柴胡汤……这些方剂是按人体不同状态治疗感冒的名方,中医称之为方证对应,即以特别组成的方剂治疗不同的状态。
状态治疗的第二个特点是随证加减。尽可能使用代表方是中医治疗状态病的基本原则,但原方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准确对应临床上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具体病证,在某代表方的基础上增减原方的药量,或加减某几种药物。“随证加减”反映了状态的千变万化,提示固定的成方中药制剂,在今天及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会成为中医治疗的主流。
, 百拇医药
整体与局部并重是状态治疗的第三个特点,但必须强调状态治疗贯穿始终。例如肺炎病人,不同时期使用银翘散加减,麻杏石甘汤加味,清营汤加减,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竹叶石膏汤加减等等[3]。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功效有很大差别,证明中医治疗是以状态为核心,局部病灶的治疗服从状态治疗,即“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治疗,必须符合状态治疗的原则”[2]。
4 关于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对中医学体系自然科学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讨论状态与病因病理的关系、状态的诊断、状态的治疗之后,我们对中医学的本质--状态医学及其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笔者再次强调,状态与病因病理是临床医学的两个不同范畴,两者必须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维、诊断与治疗。
在清楚以上原理之后,状态医学的独立性和中医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也就成为一个清晰的事物。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现代化是以发掘、完善状态医学理论,以及相关诊断、治疗方法为核心;全面引入现代病因病理学说,加强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针灸等治疗;加强器官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预后判断。
本世纪初,随着西医在中国的不断普及,现代科学的各种方法和成果为西医所利用,使中医相形之下变得弱小。西医有理化指标,诊断明确,对器官疾病分析入微,且可见可数,使得不少中、青年中医下意识地忽视了中医理法方药的主导地位,以至见到体温升高就投清凉之剂,高血压伴见气血虚弱也不敢进补……
为了深入探讨中医学的科学内涵,笔者在本文第一节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整体状态与局部病因病理,在临床表现上分属两个不同范畴,即状态是病因病理之外的另一类事物,状态的诊断与治疗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们与器官病因病理(西医)的诊断、治疗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
状态医学是一个独立的临床诊疗体系,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引入,不会冲击或改变中医的状态医学优势,它将弥补中医学对局部器官病认识的不足。
, 百拇医药
近40年来,中国大规模的西医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单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复方的临床验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获。这些现代成果,证明了中医药、针灸临床运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也为今天中医现代化--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针灸治疗,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科学资料。
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的要点是,状态医学诊疗理论的确立和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全面引入,以及状态诊断、治疗贯穿于疾病的始终,而病因病理角度的治疗必须符合状态治疗的原则。
5 关于中西医结合
认识到状态医学与器官病因病理是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之后,我们对人类自身与相关的疾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本文对中医学的科学属性和规律作了进一步抛砖引玉的探讨。笔者的认识是,状态医学与病因病理医学在理论上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但在临床实践上,由于两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因而形成了事实上的两个临床医学体系:状态医学体系--现代中医学(请参阅本文第四节)。病因病理医学体系--西医。(1)病因病理学说是对器官病细致入微和多层次研究的理论,它的相关诊断、治疗方法,对器官病是首选的,很多治疗是特效的。因为不同个体、不同种族的病人,只要病因病理诊断相同,其有效药物的作用点和过程也相同,相关治疗就“经得起重复”,这就是所谓“特效”。(2)中医学在状态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大量的有效方药和相关理论。如何面对实际,接受状态的客观存在和相关的理论,是今后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但是,怎样用西药体现状态治疗,在实际上成为中西医结合的难点。
, http://www.100md.com
在本文结束之前,笔者提请医学同行注意这样一个事实:状态是病因病理之外的另类事物,不论医学怎样高度发达,生物遗传技术怎样完备,器官移植和人体复制成功之后,人体内部的协调总是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必然使状态医学与人类共存。
(本文承蒙刘德山教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黄振兴教授、悉尼科技大学陈建运讲师审阅指导,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北京中医学院,等.中医学基础.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05.
[2] 张有和.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医学与哲学.1999,(1):7.
[3] 陈贵廷,等.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76.
[4] 广东中医学院.中医方药学.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
(收稿日期 1999-08-05 修回日期 1999-09-13), 百拇医药
单位:澳大利亚悉尼
关键词:状态医学;临床医学体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1103 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与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由于状态医学理论及其诊疗方法有其特殊的规律,从而决定了它在临床上的独立地位。
1 状态与病因病理的关系
状态与病因病理是整体综合反应与局部病灶的关系,它们在临床上有以下不同表现:
1.1 状态与理化指标不一致。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临床上可以见到虚寒和虚热两种状态[1];持续高热1~2周的病人,可以见到持续寒冷的状态[2]。
, http://www.100md.com
1.2 器官组织的各种理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上可见多种状态失常。例如中医的脾虚证、肾虚证、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胆湿热证、喉中白痰自出的湿痰(二陈汤)证等等。
1.3 局部器官患病,代偿功能正常时,病人全身状态可以正常。例如部分乙型肝炎病人、肾盂肾虚结石病人全身状态可以正常。
1.4 同一疾病,如肺炎,在病程的不同时期,全身反应状态相差很大,必须使用不同疗效的方药[3]。中医称之为“同病异治”。
1.5 不同的疾病,出现相同的状态,使用同一方药治疗。如冠心病、癌症、肺炎恢复期等三种病因病理完全不同的疾病,在某一阶段可以出现气虚状态。面少华色、乏力少气、纳差、四肢倦怠、舌淡、脉弱,可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这就是中医的“异病同治”。由此可见,状态是病因病理之外的另一类问题。
1.6 挛生者在遗传和童年生活条件方面,是不同个体最大限度相同的例子。然而同生不同死,且生病的时间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这些事实说明,不同个体自身内部的协调状态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个体内部协调状态的不同,是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千变万化的第一内因,也是状态医学存在的基础。
, 百拇医药
2 状态的诊断
人体机能状态正常与否的第一个感受者是自我。因此,症状是诊断状态的第一要素,体征是客观依据。由于人体机能状态并非各器官功能的简单加减,因此,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在诊断状态时,只供参考[2]。
从本文第一节的六个方面可以看到,即使是同卵挛生,遗传和童年生活条件最大限度相同,但在不同个体,其内部协调状态不同。状态不同必然反映在对相同的致病因素,有不同的反应。所以,用遗传因素、外在条件和器官病因病理去解释或诊断状态,是不符合状态的多种多样和千变万化的客观事实。
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状态可能不同;不同疾病可以出现相同状态。整体状态有病,局部器官可以正常;局部有病,整体状态可以正常。体温测量与人体寒热状态没有必然联系,等等,均证明状态与病因病理是人体疾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用于诊断器官病的理化指标,不能用做诊断状态病的依据。
, 百拇医药
状态的诊断,是一种以病人自身感受(症状)和临床体征为依据的综合判断。不同状态的区别,主要是依据临床诊疗实践中所见病象,进行深入细致分辨的结果。笔者今年秋天诊治一例病人,属于中医外感病秋燥中的温燥,患者除见发热、少许恶寒、咽干鼻燥、干咳无痰、口渴舌干稍红和脉浮数等之外,更见满面白色细小皮屑。可谓典型之至,足见我们的祖先对状态病观察入微。如果从病因病理角度,只能归为病毒为害,没有应治之法。
状态的诊断,实质上是以症状、体证为依据的综合判断与分类,分类的基点是:寒热、虚实;分类的目的是:区分不同的状态--证候,寻找有效的方药。中医对状态的分类,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与此同时,这些经验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归纳成为相应的理论。例如,气、血、津液辨证的理论首次出现在1974年出版的《中医学基础》,而相关治疗的代表方:补气的四君子汤,补血的四物汤,早在900年前就收载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1078~1085)。由此可见,状态的诊断与相关理论,是临床疾病错综复杂的真实反映。
, 百拇医药
状态度量的方式: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的平衡和人体与自然界保持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一定强度的致病因素导致了平衡失调,从而出现疾病。因此,中医对人体机能状态的判断有两个基点:(1)偏寒或偏热;(2)太过或不及[2]。所以,寒证、热证、虚证、实证是状态分类的出发点,或者说是总纲。因为临床上千变万化,数之不尽的各种状态,都是寒热虚实的进一步的具体划分。
中医学中的基本状态约20种,其中包括脾虚、肾虚[2],常见状态200多种[4]。
假设人体分为九大器官系统,按排列组合的数学方法计算,人体状态数以万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状态诊断的复杂性和实际内容的庞大。
3 状态的治疗
状态的治疗是人类医学的一个特殊内容。从表面来看,中医药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医学一样,都是使用天然药物。但现实是,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与众不同,疗效在众传统医学之首。中医药不仅对现代临床各科半数以上的疾病有良好疗效,且很多西医难治、不治之症是中医的优势,许多西医无从诊断、治疗的疾病亦为中医的优势。
, http://www.100md.com
上述特殊和不同的原因在于,中医学的本质是状态医学,其诊断、治疗疾病的角度与西医的病因病理角度是两个不同范畴。
状态治疗的首要特点是以方治病。这里的病,不是指局部器官的问题,也不是现代病因病理的中心环节,它是全身各器官组织某一时间综合协调的结果,是状态异常,或者称之为状态病,中医称之为证候。这里的方,不是某类药物的简单相加,也不是针对细菌或某器官的现代病因病理意义上的药物。有如感冒,中医将其分为风寒无汗者用麻黄汤,风热者用银翘散,寒热往来者用小柴胡汤……这些方剂是按人体不同状态治疗感冒的名方,中医称之为方证对应,即以特别组成的方剂治疗不同的状态。
状态治疗的第二个特点是随证加减。尽可能使用代表方是中医治疗状态病的基本原则,但原方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准确对应临床上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具体病证,在某代表方的基础上增减原方的药量,或加减某几种药物。“随证加减”反映了状态的千变万化,提示固定的成方中药制剂,在今天及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会成为中医治疗的主流。
, 百拇医药
整体与局部并重是状态治疗的第三个特点,但必须强调状态治疗贯穿始终。例如肺炎病人,不同时期使用银翘散加减,麻杏石甘汤加味,清营汤加减,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竹叶石膏汤加减等等[3]。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功效有很大差别,证明中医治疗是以状态为核心,局部病灶的治疗服从状态治疗,即“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治疗,必须符合状态治疗的原则”[2]。
4 关于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对中医学体系自然科学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讨论状态与病因病理的关系、状态的诊断、状态的治疗之后,我们对中医学的本质--状态医学及其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笔者再次强调,状态与病因病理是临床医学的两个不同范畴,两者必须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维、诊断与治疗。
在清楚以上原理之后,状态医学的独立性和中医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也就成为一个清晰的事物。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现代化是以发掘、完善状态医学理论,以及相关诊断、治疗方法为核心;全面引入现代病因病理学说,加强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针灸等治疗;加强器官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预后判断。
本世纪初,随着西医在中国的不断普及,现代科学的各种方法和成果为西医所利用,使中医相形之下变得弱小。西医有理化指标,诊断明确,对器官疾病分析入微,且可见可数,使得不少中、青年中医下意识地忽视了中医理法方药的主导地位,以至见到体温升高就投清凉之剂,高血压伴见气血虚弱也不敢进补……
为了深入探讨中医学的科学内涵,笔者在本文第一节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整体状态与局部病因病理,在临床表现上分属两个不同范畴,即状态是病因病理之外的另一类事物,状态的诊断与治疗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们与器官病因病理(西医)的诊断、治疗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
状态医学是一个独立的临床诊疗体系,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引入,不会冲击或改变中医的状态医学优势,它将弥补中医学对局部器官病认识的不足。
, 百拇医药
近40年来,中国大规模的西医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单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复方的临床验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获。这些现代成果,证明了中医药、针灸临床运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也为今天中医现代化--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针灸治疗,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科学资料。
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的要点是,状态医学诊疗理论的确立和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全面引入,以及状态诊断、治疗贯穿于疾病的始终,而病因病理角度的治疗必须符合状态治疗的原则。
5 关于中西医结合
认识到状态医学与器官病因病理是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之后,我们对人类自身与相关的疾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本文对中医学的科学属性和规律作了进一步抛砖引玉的探讨。笔者的认识是,状态医学与病因病理医学在理论上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但在临床实践上,由于两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因而形成了事实上的两个临床医学体系:状态医学体系--现代中医学(请参阅本文第四节)。病因病理医学体系--西医。(1)病因病理学说是对器官病细致入微和多层次研究的理论,它的相关诊断、治疗方法,对器官病是首选的,很多治疗是特效的。因为不同个体、不同种族的病人,只要病因病理诊断相同,其有效药物的作用点和过程也相同,相关治疗就“经得起重复”,这就是所谓“特效”。(2)中医学在状态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大量的有效方药和相关理论。如何面对实际,接受状态的客观存在和相关的理论,是今后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但是,怎样用西药体现状态治疗,在实际上成为中西医结合的难点。
, http://www.100md.com
在本文结束之前,笔者提请医学同行注意这样一个事实:状态是病因病理之外的另类事物,不论医学怎样高度发达,生物遗传技术怎样完备,器官移植和人体复制成功之后,人体内部的协调总是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必然使状态医学与人类共存。
(本文承蒙刘德山教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黄振兴教授、悉尼科技大学陈建运讲师审阅指导,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北京中医学院,等.中医学基础.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05.
[2] 张有和.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医学与哲学.1999,(1):7.
[3] 陈贵廷,等.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76.
[4] 广东中医学院.中医方药学.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
(收稿日期 1999-08-05 修回日期 1999-09-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