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08019
经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复发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2000年第1期
     作者:李荣福(译) 李扬秋(校)

    单位: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

    德国医学000101Treatment of relapse after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with unmanipulated G-CSF-mobilized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preparation

    W.Siegert, J.Beyer, D.Kingreen, R.Blasczyk, H.Baurmann, N.Schwella,J.Schleicher, A.Kirsch, D.Huhn

    (Abteilung Innere Medizin und Poliklinik mS Hämatologie und Onkologie,Virchow Klinikum,Augustenburgerplatz 1, D-13353 Berlin, Germany)
, http://www.100md.com
    通过原骨髓移植供者的淋巴细胞输注(DLI)能成功地治疗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白血病复发。该方法能使 50%~70%的慢性期CML患者和10%~20%的AML或ALL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大部分慢性期CML患者可达到持久的缓解,其2年生存率为67%。而在急性白血病复发的患者,其长期效果不甚理想,平均生存时间AML为8个月,ALL为4个月。DLI的并发症为急、慢性GVHD,20%~35%的病人还导致了严重甚至致命的血细胞减少症。

    由于标准外周血细胞和经G-CSF动员的祖细胞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这样用含有T淋巴细胞的供者外周血干细胞输注(D-PBSC/LI)替代DLI就成为一种更有意义的治疗途径。首先,D-PBSC/LI可能可以防止血细胞减少症。其次,一些进展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和CML的急变期患者,在化疗诱导缓解后进行D-PBSC/LI,这样可在短期内达到造血重建。而利用细胞毒药物减少或清除原始细胞的作用时间则需维持到机体出现GVL反应。第三,在D-PBSC/LI中除了含有T细胞外还有其它促效应细胞(如细胞因子产生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这样可提高抗白血病效应。
, 百拇医药
    标本和方法

    病例特点和前期治疗 研究对象为非清除T细胞、HLA相合的同胞骨髓移植后复发的12例患者。分成A、B两组。A组5例,分别为CML2例,CLL、AML和ALL各1例。B组7例,分别为CML5例,MDS/AML和多发性骨髓瘤(MM)各1例。治疗方案为VP16(60mg/kg)+全身照射12Gy(2例);白消安16mg/kg+环磷酰胺120mg/kg(2例);白消安16mg/kg+环磷酰胺200mg/kg(2例);白消安10mg/kg+环磷酰胺120mg/kg +塞替哌750mg/m2(2例)。通过环孢霉素A和短期使用甲氨蝶呤来预防骨髓移植后的GVHD。

    嵌合体 在D-PBSC/LI前12例病例中有9例可观察到嵌合体。其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血型、性染色体形态的差异以及通过PCR和高分辨率的凝胶电泳来检测嵌合体末端重复序列的多态性(VNTR)。

    D-PBSC/LI输注前的治疗措施 为了缓解症状,A组中的5例病人在D-PBSC/LI前均接受了细胞毒药物化疗。1例CLL病人接受连续5d的氟拉达滨(30mg/m2)治疗。2例CML急变期复发患者和1例AML患者接受2d的去甲氧柔红霉素(1.5mg/m2)和连续5d的阿糖孢苷(200mg/m2)治疗。1例ALL复发患者采用联合化疗方案:地塞米松(20mg/m2)连续5d口服; 长春新碱(1.5mg/m2)和甲氨蝶呤(1000mg/m2)连续36h输注;阿糖孢苷(2×2000mg/m2)3h输注;门冬酰胺酶(10000U/m2)连续24h输注。B组的7例患者没有预先化学治疗而直接进行D-PBSC/LI。在进行D-PBSC/LI后既没有给予G-CSF也没有采取GVHD的预防措施。但是,如果病人出现了急性GVHD(>2级)或慢性GVHD的相关症状时,则用强的松治疗或强的松加环孢霉素A治疗。如果反应不完全而没有发生GVHD时,可用如下方案以诱导GVHD/GVL反应:α-干扰素(2×106IU/m2),每天1次连续4周,加用或不加用3dIL-2(6×106U)。
, 百拇医药
    D-PBSC/L的动员和采集 用G-CSF(10μg/kg)连续4d从原骨髓供者动员外周血干细胞(PBSC)。第5天进行单采血液成分术,于第6天确定采集的细胞数量。原先计划采集至少大于2×106/kg的CD34+细胞,但由于要进行两种单采血液成分术,所以不是在所有病例中都达到了此要求。用流式细胞术来对收集的细胞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A组中,化疗后间歇1天才进行D-PBSC/LI。在B组中,在PBSC采集后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就直接进行D-PBSC/LI。输注CD34+细胞的数量为1.1×106~6.5×106/kg。输注CD3+细胞的数量为7.5×106~20.0×106/kg。

    结 果

    D-PBSC/L输注 在1994年~1997年共有12例allo-BMT后复发病人接受D-PBSC/LI治疗。BMT后发生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7.5个月(6~65个月),一般于复发1.5个月(0.5~7个月)后进行D-PBSC/LI。患者对PBSC/LI有较好的耐受性。病人接受CD34+细胞的平均数量为2.4×106/kg(1.1×106~18.2×106/kg)。在PBSC的预处理中,输注的CD3+、CD4+和CD8+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2.7×107/kg(6.5×107~28.4×107/kg)、6.4×107/kg(3.3×107~15.2×107/kg)和5.8×107/kg(2.7×107~13.7×107/kg)。CD34+细胞和CD3+、CD4+、CD8+细胞无定量相关关系。
, 百拇医药
    血细胞减少 A组中的5例患者在D-PBSC/LI前接受了化疗诱导缓解。其中3例由于病情发展不能评价其造血重建情况。另2例CML急变期患者在进行了化疗加D-PBSC/LI后达到了完全缓解。在D-PBSC/LI后白细胞数恢复到大于1000/μl需要10~19天,血小板数恢复到大于20000/μl需要11~13天。此2例病人还有一短时间(2~10天)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但没有出现其它治疗相关并发症。

    B组中的7例患者在D-PBSC/LI前没有进行化疗。2例病人由于对D-PBSC/LI无反应性而不能评价血细胞减少症。其余5例均为达到分子水平完全缓解的CML慢性期患者,他们的白细胞计数平均为3100/μl。仅1例患者有持续10d的白细胞数小于1000/μl。白细胞数恢复的时间分别为D-PBSC/LI后的44、56、58、67、76天。1例患者有持续3d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有2例患者分别在第56天和第67天出现血小板数的最低点,分别为8000/μl和27000/μl;1例有持续10天的血小板计数小于20000/μl。其余3例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在整个D-PBSC/LI后期间均正常。
, 百拇医药
    GVL效应 在A组中有2例CML复发患者对化疗和随后的D-PBSC/LI有反应。其中1例在整个生存期间达到了造血功能的完全恢复,在D-PBSC/LI的7个月后死于继发性高度恶性T细胞非霍奇金病。另1例在D-PBSC/LI的11个月内达到分子水平完全缓解,但出现了广泛的GVHD和轻度的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化疗及随后的D-PBSC/LI对CLL、AML、ALL的复发患者均无疗效,尽管1例AML患者曾出现急性GVHD症状。为诱导GVL效应而采取的α-干扰素和IL-2治疗均无疗效。B组的5例CML慢性期患者均达到了分子水平缓解。1例MM患者出现了急性GVHD(Ⅰ度),且附加α-干扰素治疗后出现一过性轻微的GVL反应。1例对D-PBSC/LI无反应的AML患者于D-PBSC/LI 1个月后因脓毒血症死亡,无法评价其GVL效应。

    GVHD和并发症 11例可评价患者中有8例(即73%)于D-PBSC/LI后发生了急性GVHD。1例由于死于脓毒血症而无法评估。4例出现Ⅰ度和Ⅱ度急性GVHD;1例出现局限性慢性GVHD;6例出现广泛性GVHD。首次出现GVHD的平均时间为D-PBSC/LI后67天。6例患者中急性GVHD (皮肤斑丘疹)和慢性GVHD (最严重者为口腔粘膜苔癣样变或溃疡)症状与血细胞减少症有密切关系。1例达到分子水平缓解的CML患者在发生慢性GVHD过程中,发生了快速进行性细支气管炎,并于D-PBSC/LI的 13个月后死于呼吸衰竭。另1例发生GVHD患者由于强的松治疗而引起阻塞性支气管炎。2例患者用强的松治疗GVHD。另外3例用强的松加环孢霉素A联合治疗GVHD。
, 百拇医药
    生存率和死亡原因 至1997年10月为止,6例患者的D-PBSC/LI后生存时间分别为3+,8+,11+,15+,27+,37+个月。有5例生存患者一直保持完全缓解。6例于D-PBSC/LI后1、2、3、7、7和13个月死亡。4例死于进行性白血病导致的感染。1例达分子水平完全缓解的CML患者死于支气管炎。1例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的CML患者死于高度恶性T-NHL。

    讨 论

    用DLI治疗allo-BMT后造血恶性肿瘤复发已为人们所接受,并且可以避免接受2次BMT,后者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高。尽管通过DLI能使一些病人达到缓解甚至治愈,该方法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例如,很难理解为什么只有20%的急性白血病才有DLI反应,而在CML中可有50%~70%反应率,且其治疗效果受严重的GVHD及其结果的影响。已有研究者开始寻找能发挥GVL效应而不引起致命的GVHD的最小淋巴细胞数量。DLI后的另一问题是会发生血细胞减少。在多中心的调查中发现其发生率为20%~35%,有些病人还因此导致死亡。
, http://www.100md.com
    随着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发展,并发现标准PBSC方案中所含的T淋巴细胞数量与DLI相当。故我们考虑,是否PBSC/LI与DLI有同等的GVL效应,同时还能减少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性。而且,我们希望对于化疗诱导缓解后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用D-PBSC/LI 不仅能缩短血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也能通过输注一些附带的细胞来提高GVL效应。

    本研究可清楚地显示D-PBSC/LI能使大部分CML慢性期患者甚至急变期患者诱导缓解,虽然后者在D-PBSC/LI前可能要进行细胞减量治疗。在ALL、AML、CLL和MM等4例患者中D-PBSC/LI无效。化疗后的D-PBSC/LI能减少白血病细胞数量,缩短血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且提高治疗GVL效应。这一治疗原则在2/5的病人中得到了证实。

    5例病人在化疗和D-PBSC/LI(A组)后仅有2例可用于血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的评价。但2例病人造血重建所需的时间都很短,达到白细胞数大于1000/μl的时间分别为10和19天,达到血小板数大于20000/μl的时间分别为11和13天,分别有2和10天因白细胞减少性发热。最近一组报道和一小规模试验中同样发现造血重建所需时间缩短。因此,所有的文献报道和我们的数据均支持细胞毒化疗后加D-PBSC/LI这一方案。这种治疗方案能使白血病病人有极大可能性缩短造血重建期并达到预期的GVL效应,从而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B组的5例CML慢性期患者均对D-PBSC/LI有反应,且均达到分子水平的完全缓解。仅1例病人发生了持续10天的严重白细胞减少 (<1000/μl),2例发生了明显的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最低点出现在D-PBSC/LI后的44~76天之间,而这一时间与D-PBSC/LI后首次出现GVHD的时间(48~86天)十分吻合。由于病例数太少,无法明确地解释我们的研究结果。但是,我们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发现化疗诱导缓解后加D-PBSC/LI使造血重建所需时间缩短,另一方面发现仅1例患者出现了短暂的D-PBSC/LI后血细胞减少。这一切均支持D-PBSC/LI要比DLI优越的观点。 D-PBSC/LI能成功地诱导GVL效应,同时能避免或改善血细胞减少。Flowers等也有类似的报道,他们用G-CSF动员的D-PBSC/LI来治疗11例BMT后复发的白血病患者,仅观察到2/9的患者造血障碍。他们的结论是并非D-PBSC/LI防止所有患者造血障碍。 但由于该文仅为摘要,未显示血细胞减少的最低值和持续时间,因此,D-PBS/LI可能还有一些其它没有被发现的优点。

    总之,该试验作为小型引导性的结果表明,在大多数CML复发患者,D-PBSC/LI能通过诱导GVL效应而使患者达到分子学缓解,且在D-PBSC/LI后病人很少出现血细胞减少症或持续时间很短。该试验提示化疗后D-PBSC/LI这一方案的优越性。通过较大数量病例的分析以及随机化对照比较DLI和D-PBSC/LI可以对该方法做出进一步的评价。,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