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18230
腕部切割伤早期显微外科修复33例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2000年第1期
     作者:卢国斌 孙贤德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德 415003

    关键词:腕损伤;显微外科手术

    湖南医学000140 【中图分类号】 R622;R61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1-0044-02

    腕部损伤常见,处理方法较多,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神经、血管肌腱损伤修复质量不断提高,手外科得到长足发展。本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腕部切割伤共3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平均年龄35(9~60)岁。其中刀砍伤21例,玻璃切割伤7例,电锯伤5例;左侧19例,右侧14例;完全离断伤3例,不完全离断伤2例,屈肌腱断裂3条以上28例。合并有尺神经断裂18例,正中神经断裂10例,两者同时断裂5例。桡动脉损伤19例,尺动脉损伤9例,两者同时损伤5例。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显微镜下急诊一期修复。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肌腱修复采用改良Kessler法,用5-0尼龙线缝合,再以7-0尼龙线修复腱旁膜或以浅层疏松组织包绕肌腱吻合口。血管以9-0尼龙线行端端吻合,血管缺损较长时,行血管移植术。神经损伤以9-0尼龙线作外膜或束膜缝合。术后放置橡皮引流膜,石膏固定于屈腕15°及掌指关节屈曲45°,指间关节伸直位4周。术后48 h开始被动屈指、主动伸指锻炼。

    2 结果

    随访33例,最长达4年,最短10个月,5例断腕中有2例6个月行屈肌腱粘连松解术,1例断腕因超过18 h而再植失败。随访病例中肌腱修复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TAM系统评定标准评定功能[1]。本组优25例,良6例,可1例,失败1例,总优良率达93.6%。神经损伤按顾玉东[2]的单根神经评定标准,33例中总优良率达91.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清创的重要性 腕部损伤致伤因素较多,损伤组织亦较多。彻底清创对于腕部损伤显得尤为重要,清创彻底,局部及全身反应均小,感染机会明显减少,肌腱及其它组织粘连少,手部功能康复亦好。为此,笔者认为除止血带下常规清创外,对成活有怀疑的组织应松开止血带,用温热生理盐水热敷10 min,如仍为紫黑色,应彻底清除该组织。

    3.2 腕部损伤修复中的手术原则 选择连续臂丛阻滞麻醉,以便延长切口,寻找回缩肌腱。在显微镜下用无损伤的尼龙线修复肌腱、神经和血管。在止血带驱血条件下彻底清除无成活能力组织并彻底止血。为了彻底止血,通常必须松开止血带后再次止血。对于软组织渗血,可利用止血纱布压迫止血。减少粗暴的钝性操作,细致、精确的锐性分离可减少创伤和创面渗血。只有做到无痛、无创、无血,才能更好地保证手部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减少损伤部位的粘连。

    3.3 血管、神经、肌腱的正确对接 腕部损伤的结构较多,较复杂,容易导致神经与肌腱的吻合错误。刘晋才[3]报告112例,初期处理失误达31例,占总数27.6%。作者认为首先须熟悉并掌握腕部解剖;术前仔细检查可能损伤的结构并详细询问病史;术中根据各结构的层次及断面特点基本可区分上述组织结构。本组中神经肌腱断端有瘀血无法与血管鉴别时,即向断端两侧稍加分离后切除瘀血部分,显露正常断面,再在显微镜下仔细辨认神经、肌腱、血管并强调显微镜下吻合血管、神经、肌腱,这样才能做到基本准确。
, http://www.100md.com
    3.4 坚持高质量和高数量的血管吻合 高质量和尽可能多的血管吻合是保证手部充足血液供应的重要条件。本组资料中单纯尺动脉和桡动脉损伤9例和19例,同时损伤5例。作者将尺、桡动脉损伤全部吻合,防止了手部供血不足。陆芸等[4]随访结果证实,充分的血循环有利于神经、肌肉(腱)等组织功能恢复和患手营养状况的改善。结扎尺动脉或桡动脉的患者,冬天患手比正常手更觉寒冷,易出现血管危象。本组中有一例尺动脉损伤近端有5 cm栓塞,经切除栓塞后取同侧前臂静脉移植保住了患肢。

    3.5 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 沿着肌腱纵轴的生理性拉力或肌肉所牵动的应力,能激化胶元纤维的极化,使粘连朝着有利的方面发展[5]。本组32例术后48 h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被动屈指、主动伸指锻炼,循序渐进,符合肌腱愈合规律。为防止患者因疼痛不愿练习,笔者将练习寓于游戏中,如玩纸牌,使患者在练习中得到乐趣。

    3.6 肌腱粘连的及时松解,防止粘连进一步加重 肌腱修复5个月后,仍有明显粘连,关节被动活动好,皮肤条件较好者,可实施肌腱松解术[6]。为了及时准确行肌腱粘连松解,要求患者定期复诊,1月一次,以便及时了解肌腱及手功能恢复情况,及时提出指导。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 卢国斌(1970~),男,湖南常德市人,医师,医学学士,主要从事骨科临床及断肢(指)再植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李贵存,赵 林,侍 德,等.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会议纪要[J].手外科杂志,1990,6(1):57-70

    [2] 顾玉东.臂丛神经损伤与疾病的诊治[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02-103

    [3] 刘晋才.腕掌部切割伤初期处理失误31例分析[J].中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4,8(1):44

    [4] 陆 芸,高广伟,吴妍华,等.73例掌腕部离断再植及远期功能随访[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3,16(2):86

    [5] 时俊业,张宝岑,朱志勇,等.手部Ⅳ区肌腱断裂早期显微外科修复[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4,17(3):145

    [6] 王澍寰主编.手部创伤的修复[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15

    【收稿日期】 1999-11-2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