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18756
小儿隐匿阴茎手术的改进
http://www.100md.com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于德新 方卫华 施浩强 王克孝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合肥,230022

    关键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000117 我们自1996年5月始,采用新的手术方法,治疗小儿隐匿阴茎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年龄9个月~13岁,1例24岁。单纯隐匿阴茎22例,并发先天性尿道下裂8例,其中1例10年前曾在外院行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发生尿瘘,2例有包皮环切术史。

    1.2 手术方法

    将气囊导尿管置入膀胱,助手向上提起导尿管,把阴茎自阴囊内牵出,并将包皮内板与阴茎头分离。沿阴茎与阴囊交界部作弧形切口(图1A)至腹侧阴茎筋膜。用剪刀沿筋膜向耻骨联合下方阴茎基部作锐性游离,剪断牵拉阴茎的纤维筋膜,直至阴茎完全松解(图1B)。牵拉导尿管,使阴茎保持伸展状态,将切口近侧的肉膜用4—0丝线与阴茎基部筋膜缝合固定3~4针(图1C)。此时阴茎便突出于阴囊外,不会再陷入阴囊内。最后缝合切缘皮肤,由于阴茎的伸长,而使原切口变成菱形,在切口远端作纵形缝合,近端作横形缝合。导尿管留置5~7 d。并发尿道下裂者,同期作阴囊隔皮瓣尿道成形术。余行包皮环切术,将多余的包皮内板切除(图1D)。

    图1 改进小儿隐匿阴茎手术示意图

    2 结果

    30例术后均达满意外观,随访10个月以上未见阴茎回缩。5例术后包皮水肿,其中1例长达30 d,经对症处理后消退。8例并发尿道下裂者,6例同期行尿道成形术,尿道外口矫正到阴茎头正位开口,另2例待手术。

    3 讨论

    矫正小儿隐匿阴茎的基本步骤是将阴茎周围的疏松组织充分游离,切断或切除阴茎上附着的纤维索条,直至阴茎基部。但应注意游离面不能在背侧汇合,以避免损伤阴茎背部神经、血管。当阴茎充分伸直后,将阴囊皮下肉膜组织固定在阴茎干基部腹侧筋膜,可防止阴茎回缩至阴囊内。此时即使不切除耻骨联合下方的脂肪组织,也可达到较理想的外观。

    由于患者的包皮内板丰富,术前应将内板与阴茎头分离松解。当阴茎伸直后,内板会自然翻出替代阴茎皮肤,过多的内板应作环切,如果术前曾有包皮环切史,则因包皮丧失,皮肤缩短,使阴茎不能完全牵出阴囊,有时需要自阴囊转移皮瓣成形。因而我们强调,在考虑到有隐匿阴茎存在时,不要轻易行包皮环切,否则将给以后成形术增加困难。

    存在着尿道下裂的隐匿阴茎,宜同期行尿道成形术,由于阴囊发育较好,术中未切断阴囊中隔的血管,故我们采用带蒂阴囊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术后无尿瘘等并发症发生。本组仅2例患儿因并发会阴型尿道下裂,未同期行尿道成形术。

    由于本术式仅游离阴茎腹侧,将阴茎阴囊交界部的皮下肉膜组织固定到阴茎基部这一正确的解剖位置,并未影响到海绵体组织,也未损及阴茎的神经、血管,因而理论上未对勃起功能造成损害。但远期作用有待随访观察。■

    收稿日期:1999-05-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