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7358
我国介入神经放射学发展现状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李铁林 凌锋

    单位:李铁林(510282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凌锋(卫生部北京医院介入神经放射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000102 介入医学的出现和发展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大进展。介入神经放射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又称血管内神经外科学(endovascular neurosurgery)在我国的发展不足20年,但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由于其创伤小,疗效快,并发症少,已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学(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我国5个介入神经放射学中心及25个省地区单位共治疗病人9 611例,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中脑动静脉畸形2 942例(30.6%),颅内动脉瘤1 379例(14.4%),颈动脉海绵窦瘘1 525例(15.9%),硬脑膜动静脉瘘597例(6.2%),脊髓 血管畸形514例(5.4%),肿瘤术前栓塞1 220例(12.7%),脑胶质细胞瘤动脉内化疗849例(8.8%),急性脑血栓动脉内溶栓235例(2.4%),头面部血管畸形288例(3.0%),静脉窦血栓溶栓治疗62例(0.6%)。最近一年内完成其中1 006例。全国5大介入神经放射学中心治疗了7 707例,占80.1%。国内不少单位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介入神经放射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介入神经放射学专科医护人员。引进了先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导管及栓塞材料,形成了分布较合理的多个治疗及培训中心。更可喜的是,国内在脑血管病发病机理研究、动物模型及新型栓塞材料的研制工作都已起步,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近年来在总结诊治经验的基础上,撰写及出版了多种专著。新近出版的《介入神经放射影像学》一书,完全应用国人临床资料,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撰写,发行以来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总之,介入神经放射学在我国已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并显示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 百拇医药
    作为介入神经放射学发展的亲历者,我们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同时,又十分关心这一学科的前途,衷心希望她能健康、迅速的发展,并在这一领域里能与世界上最先进国家的水平并驾齐驱。为此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及建议,与同道们商榷。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专业人员培训正规化。希望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成立数个培训中心,规定受训人员的资格,完善培训教学大纲,严格考核考试制度,实行执证上岗规定。正在酝酿成立的“介入神经放射学继续教育委员会”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的宗旨是领导和组织严格正规的培训,实施考试考核制度,选派优秀人才到国外进修,使我国介入神经放射学专科医生了解并掌握国际动态。相信这类组织的建立,必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使这一门新技术掌握在经过严格正规训练的专业人才手中,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及先进性。

    2.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技术操作规范化。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发现一些单位开展这一技术并发症较多,原因之一就是操作不规范,如掌握适应证不严格,不准确;病情判断及诊断不正确;使用导管及栓塞材料不合适或过于随意;操作不精细;手术前后处理不充分;没有适当麻醉;全身肝素化不正规等等。“科学是组织化了的知识”,我们应该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本专业的医疗护理常规,就栓塞适应证、术前准备、基本操作技术、导管及栓塞材料使用原则、病历书写规格、观察表格、好转治愈标准、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作风等方面,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规章制度,并定期审查及修改,使患者真正得到安全、可靠、有效的医疗服务。
, 百拇医药
    3.培养严谨治学、勇于献身的科学作风。从事介入神经放射学工作要有严格的科学作风。如在脑血管病栓塞材料的应用上,我们不反对创新及大胆尝试,但提倡在认真全面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严格按先作动物实验后过渡到临床,先小范围试用观察后总结推广的程序,慎重地开发新材料。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或材料的应用,在总结经验时都应实事求是,不夸大疗效。坚持不懈地做好治疗后长期随访工作,客观地评估疗效。坚决反对弄虚做假的伪科学不良作风。

    介入放射学工作者都是在放射线照射的环境下工作,久而久之,身体或多或少会受到损伤,这就需要我们有献身精神。介入神经放射学要求专科医生有健康的体魄,比较扎实的神经内外科和神经放射学基础,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计个人报酬的医德医风。任何想踏入这一科学殿堂的年轻医生都要牢记这些标准。谁要是抱着“要想富,搞介入”的私心杂念,谁就终将一事无成。

    4.加强导管及栓塞材料的研制工作,促进国产化进程。目前我国介入医学使用的器材95%以上依赖进口,每年都要消耗国家大量外汇,昂贵的价格使患者不堪承受,因此,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物美价廉的导管及栓塞材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应提倡医疗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单位与相关企业,国内与国际间通力合作,走出一条国产化的路子来。当前,在介入神经放射学方面,各单位已陆续研制出可脱性球囊、机械性可脱性微弹簧、随意电熔解脱微弹簧及不透X线的水凝胶微球等栓塞材料,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及通过国家审批。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建立严格而又顺畅的审批程序,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改善,尽快实现商品化,安全可靠地用于临床。
, 百拇医药
    5.加强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应该包括: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关发病机制、血液动力学、影像学、脑血管疾病与基因、栓塞材料的理化性质及血液、组织相容性的研究等等。目前国内基础研究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本学科的发展,以动物模型为例,至今我们尚未建立满意的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及脑膜动静脉瘘等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物模型,因此,又如何来研究发病机制及栓塞治疗效果呢?又怎么能大量地给医生提供练习栓塞的“靶病灶”,大胆地实验新型导管及栓塞材料呢?所以,应该积极而又稳妥地开展基础及实验研究工作,并与临床研究密切结合,建立一整套我国介入神经放射学科学理论体系。

    6.处理好介入治疗与开颅直接手术的关系。对脑血管疾病究竟是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还是开颅手术,应根据病人的病情,病变的状况,病人及其家属的意愿,以及医院和医生的技术优势,从长计议,不仅要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尚须考虑病人长久的健康,制定一个较完善的治疗策略。各种疗法应该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最大限度地解决病人的病痛。例如对脑动静脉畸形,我们对容易切除者确定直接切除外,凡是有颅内出血史或造影发现畸形团内存在高危出血因素(动脉瘤或引流静脉狭窄等)者,应先予以血管内栓塞治疗,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其他疗法,如手术切除、γ-刀或Χ-刀。多种疗法,多种选择,总比单一手段处理复杂多变的脑动静脉畸形更为有利。

    “远途始觉乾坤大”,介入神经放射学在医学科学大道上前进了20年,我们有了光荣的今天,更期望有灿烂的明天。■

    收稿日期:1999-07-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