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1246
山美登木中二个新美登素类物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2000年第1期
     作者:史玉俊(摘译)

    单位:

    关键词:

    中草药000136 美登素(maytansine)是从卫矛科的齿叶美登木Maytenus serrata中分得的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早期曾受到重视,并从山登木M. buchananii中分得多种同类的化合物。但由于当时仪器分析条件的限制,有许多成分未能分纯,更无从阐明其结构。近来又将以前认为含有美登素类的成分重新分析。将其在HPLC和TLC谱中表示雷同的部分混和后再分离,在硅胶上进行TLC制备,甲醇-氯仿(5∶95)展开2次。将下层谱带分去,再用乙腈-二氯乙烷(25∶75)展开5次。将下层用甲醇-二氯乙烷(20∶80)洗下,过滤,滤液蒸干得化合物Ⅱ。上层用同法洗下得化合物Ⅲ。

    化合物Ⅱ为一不定形白色固体,mp 156 ℃~158 ℃。分子式C36H48ClN3O10,经电喷雾MS,1HNMR,13CNMR和2DNMR鉴定其基本骨架和美登素无异,只是在3位N-甲基-L-丙氨酸侧链中的N-甲基已不存在,而N上的乙酰基和C-6 maytanbutine一样,则改为异丁酰基,故认为是去甲基maytanbutine。

    化合物Ⅲ也是一个不定形固体物,mp 185 ℃~190 ℃,分子式C36H16ClN3O12,光谱表明其3位N-甲基-L-丙氨酸侧链的N酰基和C-6位的羟基环合而形成一个新的大环。这种含有二个大环的化合物,据文献报告,曾从大戟属植物中分得,如N-甲基trenudone。经将两者的NMR谱相比较,看出Ⅲ仅少了一个C-15位甲氧基,命名为maytanbicyclinol。本品对KB细胞系的ED50<10-5 μg/mL,体内对P-388淋巴细胞白病病的T/C 140%~195%为0.1~1.6 μg/kg。

    [Larson G M, et al. J Nat Prod, 1999, 62(2):36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