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44034
灼口综合征全息病因的初步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黄玉云 李秉琦 尹丰圣 周敏 曾昕

    单位:黄玉云(南通医学院附院 南通,226001);尹丰圣(南通医学院附院 南通,226001);李秉琦(华西医科大学口腔粘膜病研究室);周敏(华西医科大学口腔粘膜病研究室);曾昕(华西医科大学口腔粘膜病研究室)

    关键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000121 摘 要:目的 探寻BMS可能的全身病因。方法 BMS患者64例,另外以39例年龄、性别相仿且无口腔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详细记录患者灼痛范围和检查左手第二掌骨内侧全息穴位的口腔穴、胃穴、肾穴、肠穴的压痛程度。将检查所得数据用sas、state5.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BMS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BM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头穴压痛程度较重,(P<0.05);胃、肾、肠穴压痛程度明显加重(P<0.01)。BMS患者口腔灼痛范围(Y)与患者年龄(X5)呈负相关,与第二掌骨内侧的生物全息胃穴(X2)、肠穴(X4)的压痛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头穴(X1)、肾穴(X3)的压痛程度无关。讨论 推测BMS患者的口腔灼痛不是口腔局部的疾病,可能与胃肠道的某些机能性或器质性变化在口腔的表现。
, 百拇医药
    分类号:R78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34(2000)01-0054-02▲

    灼口综合症(burning mouth syndroms,BMS)是一组以口腔粘膜灼痛为主要症状,同时常常伴有胃肠不适、便秘、烦燥失眠、抑郁、头痛等症侯群,至今病因不清〔1〕。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其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2〕。发现BMS的患者较易疲劳、敏感,对自身的健康较关心的倾向,也有心悸和/或消化不良的倾向,这些人格和身心状态的明显差异提示烧灼感是身心综合症。尽管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BMS有关,但不能提供一种在心理或身心因素和灼口之间的因果关系。心理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这将表示在慢性痛患者心理异常和抑郁是常见的并且可能是慢性痛的结果,而非原因。高山等研究发现BMS患者血清锌明显降低,提示可能预兆某种全身疾病的发生〔3〕。所以为了临床对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进一步探寻BMS可能的全身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百拇医药
    生物全息律认为生物体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在生物学特性上是全息相关的,发现了第二掌骨侧穴位群是人体的缩影。其上有十个穴区与机体内脏的生理、生化全息相关。

    本文首次利用生物全息的诊断原理对BMS的患者进行研究,寻求BMS可能的全身病因。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粘膜病科门诊中收集确诊为BMS的患者64例,其中女性52例,男性12例,年龄为50.058±11.463岁,病程为8.9±5.8月。所有病例病程都超过一个月,无口腔局部病因可查。以39例年龄、性别相仿且无口腔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女性32例,男性7例,年龄为47.65±5.48岁。

    2.研究方法
, 百拇医药
    根据山东医科大学张颖清教授发现的第二掌骨侧全息穴区诊断方法,由同一位医师对研究对象检查记录。医生以右手拇指尖在研究对象左手第二掌骨内侧顺长轴方向的凹槽内从头颈穴区向踝足穴区,逐个穴区进行按压,共分十个穴区,可反复探查1~3次,按压的同时要注意患者的表情,并随时询问患者穴区部位的感觉。根据穴区的指压反应不同,分为以下记分标准〔4〕

    0分 无痛感和避痛的运动反应;

    1分 诉痛,但无避痛的运动反应;

    2分 轻压叫痛,有局部避痛的运动反应,如移动压痛处局部躯体或肢体位置,皱眉;

    3分 叫痛较强,压痛的一侧身体有避痛的运动反应,并有轻度情绪反应;

    4分 立即叫痛,有全身避痛的运动反应,抽手,并有较强情绪反应,甚至流泪。
, 百拇医药
    口腔灼痛范围记分标准:分为左颊、右颊、舌前1/3、舌中1/3、舌后1/3、腭部、牙龈、咽喉八个部位,每个部位1分。

    3.统计学处理

    将BMS组和对照组检查所得数据用Foxpro 2.5进行数据库管理,用sas、state 5.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范围(FW)为应变量,口腔、胃、肾、肠穴压痛程度及年龄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 果

    由表1可见,两组年龄进行t检验比较,无明显差异(t=1.22,γ=101,P=0.2240),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年龄比较(t=1.22,γ=101,P=0.2240) 分 组

    例 数
, http://www.100md.com
    性 别

    年 龄

    男

    女

    BMS

    对照组

    64

    39

    12

    7

    52

    32

    50.05±11.463
, http://www.100md.com
    47.65±5.48

    表2可见,BM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口腔穴压痛程度略重(P<0.05),胃、肾、肠穴压痛程度明显加重,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头、胃、肾、肠穴压痛程度比较 全息穴位

    BMS

    对照组

    x2

    P

    口腔穴 0

    1

    2

    3
, 百拇医药
    4

    胃穴 0

    1

    2

    3

    4

    肾穴 0

    1

    2

    3

    4

    肠穴 0

    1

    2
, 百拇医药
    3

    4

    41

    17

    5

    1

    0

    0

    3

    18

    30

    13

    4

    15
, http://www.100md.com
    19

    12

    14

    7

    25

    15

    12

    5

    31

    8

    0

    0

    0

    13
, http://www.100md.com
    21

    5

    0

    0

    6

    11

    22

    0

    0

    22

    17

    0

    0

    0
, http://www.100md.com
    3.98

    r=101

    94.27

    r=101

    14.96

    r=101

    43.98

    r=101

    0.0462

    0.0000

    0.0001

    0.0000

    在BMS组中,以患者的口腔灼痛范围为应变量(Y),以头穴(X1)、胃穴(X2)、肾穴(X3)、肠穴(X4)压痛程度和年龄(X5)为自变量,建立模型,进行BMS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如此模型:
, 百拇医药
    Y=3.3329X2+1.574X4-0.0899X5-2.214

    X2=103.72,P<0.01

    此模型表明,BMS患者口腔灼痛范围(Y)与患者年龄(X5)呈负相关,与第二掌骨内侧的胃穴(X2)、肠穴(X4)的压痛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口腔穴(X1)、肾穴(X3)的压痛程度无关。讨 论

    全息医学理论认为〔5〕,神形与脏腑全息共振,神、形、脏三者为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脏在内,形神俱在外,脏俯病变可引起情志异常。反之,情志改变可以伤及脏腑。而BMS患者的口腔灼痛、心理因素是否与人体内脏病变有关,本研究加以探讨。
, 百拇医药
    中医有“有诸内,必行诸外”的理论。体表与内脏的相互关系不仅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经常维持着联系,就是在病理条件下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当其机能状态发生变化时,往往在体表的相关部位出现相应的改变。不同体表、组织、孔窍归属于相应的脏腑内脏系统;另一方面,头、耳、舌、面、眼、鼻、胸、背、手足等局部区域都可反映全身的变化,可通过全息反馈反作用于诸内脏进行诊断和治疗。

    所以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如有异常改变,则应考虑机体内部相应的脏腑有病理性改变〔3〕。据此,我们推测BMS的口腔灼痛可能是全身某个内脏的机能性或器质性的变化在口腔的表现。

    张颖清发现第二掌骨内侧缘凹沟在中分布有头颈、上肢、心肺、肝胆、脾胃、胰肠、肾腰、下腹、下肢、踝足10个生物全息穴位区,这些穴位与相应的脏腑全息相关〔6〕。如果内脏发生病理性变化,与之相应的穴位将出现压痛敏感点。

    所以,本研究通过对BMS患者第二掌骨内侧全息穴位群进行检查,寻找BMS患者全息穴位敏感点,为全身病因探讨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百拇医药
    本研究发现BMS患者的全息穴位敏感点在口腔、胃、肾、肠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除口腔穴(P>0.05)外,其余均有明显差别(P<0.01)。并且通过BMS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S患者口腔灼痛范围与口腔穴、肾穴的压痛程度无关;而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与第二掌骨内侧的生物全息胃穴、肠穴的压痛程度呈正相关。根据穴位脏腑全息相关及中医经络脏腑相关的原理,从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测:BMS患者可能具有胃肠道的某些机能性或器质性变化;其口腔灼痛不是口腔局部的病变所致,可能是胃肠道的某些机能性或器质性变化在口腔局部的表现;提示临床针对BMS患者的胃、肠穴位治疗可能有效。临床研究也显示用大剂量维生素B1、B12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谷维素治疗BMS有一定的疗效。这也支持本研究的结论。

    由于第二掌骨内侧全息穴位阳性反应点诊断只能定病变的大体位置,而不能定性,所以BMS患者胃肠道的病变性质尚待进一步研究。BMS的口腔灼痛、心理因素及胃肠道变化是否与植物神经的调节有关、何为因果尚待定论。■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张举之主编.口腔内科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39~4

    [2]Ship JA,Grushkam,Lipton JA,et al.Burning Mouth Syndrome:An Update.JDDA,Vol.126,July 1995:843~53

    [3]高山.BMS的多因素分析(1)-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5,9(4):219

    [4]李菜田,田道正,集春荣主编.全息医学大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1:318

    [5]张育西主编.人体信息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1

    [6]叶永在编著.全息生物学原理与应用.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0~5

    (收稿日期:1999-06-1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