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航空航天医药》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06213
血液稀释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http://www.100md.com 《航空航天医药》 2000年第2期
     作者:刘瑞芹 薛伟书 王健

    单位:刘瑞芹(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薛伟书(哈尔滨242医院 150066);王健(哈尔滨242医院 150066)

    关键词:

    航空航天医药000222 血液流变学和脑梗塞发病机理的研究表明脑血管病易发生血流变异常,我们采用血液稀释疗法对50例血球压积明显增高的患者临床观察,收到较好的疗效。

    所谓血液稀释(HD)就是用血球压积(HCT)作为指标,人为把使HCT下降,当HCT下降到25%以下时叫做极度稀释;HCT在25%以上时为中度稀释(正常为35%-45%)。在某些疾病中人为地使HCT下降而达治疗作用叫做HD疗法。

    血液流变学是十分复杂的,结合临床特点其常用指标为血球积压、纤维蛋白原、聚集指数等。HCT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它对丛血粘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变形。

    血液流异常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因素与血管壁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血液因素主要指血液流变学异常。在脑血管病中主要反映在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强和纤维蛋白原浓度上升。

    HD疗法的分类:单纯放血为低容量HD疗法;放血和补液同时进行为等容量HD疗法;应用不含血的容量扩充剂为高容量HD疗法。等容量HD疗法不产生心脏超负荷或颅内压升高,因此对于中年以上、心脏储备力受损以及有颅压升高危险的多数中风患者应用更为安全。临床上我们采用的是等容量HD疗法。

    2 治疗方法 从一侧肘部浅静脉采血400ml,从另一侧肘部浅静脉同时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所采静脉血抗凝离心后,弃去有形成分,回输血浆。4日内复查血常规及血流变学,未达到要求者继续进行1-2次治疗。

    结果

    治疗前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治疗后,则大多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尤其以HCT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聚集指数改善最为显著,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也随之明显降低,而且血沉较前增快。大部分患者头昏、头胀、头痛等主要症状消失;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降低,面对正常血压者影响不大。

    3 讨论 根据血流变学原理,降低HCT可使血液粘度下降,增加脑血流量,本疗法采用静脉放血直接降低HCT,同时兼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血液稀释作用,不改变循环血容量,同时,输血浆又可避免血浆蛋白的重要营养成分的丢失。可快速有效地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安全可靠。放血数百ml对病人和家属会产生恐惧心理,应做好解释工作。由于HD可有效地增加组织的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清除代谢产物,纠正酸中毒从而达到防治止缺血性脑血管病。

    参 考 文 献

    1,郭述苏.血液粘度与脑血流的关系.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3(2):102.

    2000年3月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