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航空航天医药》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06214
B型超声对胆囊内胆固醇息肉的诊断探讨
http://www.100md.com 《航空航天医药》 2000年第2期
     作者:石红梅

    单位:石红梅(南京市金城医院 210002)

    关键词:

    航空航天医药000220 本文分析了6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囊内胆固息肉的术前B型超声波表现特征,结果表明:胆固醇息肉在好发部位,回声及胆囊壁的改变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本组诊断符合率为92.18%(59/64),探讨了B型超声对胆囊内胆固醇息肉的诊断价值。

    自1993年1月~1997年12月6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固醇息肉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4岁(26~65岁)。44例有不同程度的右、中上腹疼痛、饱胀、不适,20例无自觉症状B超发现胆囊内病灶至手术日为半个月至6年。手术方法:62例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经皮胆道镜胆囊息肉摘除术。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使用仪器为AlokaSSD-61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线降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于检查前一日晚8时起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按常规方法作胆囊检查,发现病灶则详细记录其形态、大小、回声、所在部位,同时摄片存档。

    2 结果

    64例胆固醇息肉的大小、形态、部位、回声、并发症等(见表1、2)。

    表1 64例胆固醇息肉大小、形态、部位、数目比较表 例 数

    病灶大小(mm)

    形态(例)

    部位(例)

    数目(例)

    2.0~5.0
, 百拇医药
    5.1~10

    10.1~17.0

    乳头状

    颗粒状

    颈

    体

    底

    单发

    多发

    64

    9

    27

    14

, http://www.100md.com     51

    13

    2

    58

    4

    43

    21

    表2 64例胆固醇息肉回声强度与胆囊壁的关系、胆囊壁的改变并发症比较表 例 数

    回声强度(例)

    与胆囊壁的关系(例)

    胆囊壁的改变(例)

    并发症(例)
, 百拇医药
    强回声

    等回声

    基底窄

    有蒂

    毛糙

    增厚+毛糙

    尚光整

    胆囊炎

    结石

    64

    47

    17

    50

, 百拇医药     14

    42

    17

    5

    24

    4

    本组中超声显示的最大病灶为17mm,最小病灶为2mm,均值为10.5mm。从表1、2中可以看出胆固醇息肉在好发部位、回声及胆囊壁的改变等方面均有一定规律可寻。即胆固醇息肉好发于胆囊体部,多呈乳头状强回声团附着于内壁,带蒂或基底较窄,直径一般在10mm以内,无声影一般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在本组胆囊壁显示不同程度的毛糙、增厚者为59例,其中胆囊壁毛糙者为42例,增厚+毛糙者为17例。64例中病程半个月~1年27例;1~4年14例,4~6年9例。

    62例胆囊摘除标本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慢性胆囊炎伴胆固醇息肉形成,2例胆囊息肉摘除标本病理结果为:胆囊内胆固醇息肉。术前超声检查均于胆囊粘膜面见到单个或多个突入于腔内的强回声或等回声(与胆囊壁相比)的、呈乳头状或颗粒状的隆起型病变。超声提示胆囊息肉样病变59例,提示胆囊内胆固醇结晶4例,提示胆囊占位性病变1例,本组诊断符合率为92.1%(59/64)。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胆囊内胆固醇结晶的成因及归宿:正常情况下,胆囊胆汁由于水分重吸收而在胆囊中成为过饱和的不稳定性溶液,由于其中难溶成分(如胆固醇和胆红素)的绝对或相对增多而失去平衡状态。引起胆汁过饱和因素甚多,诸如禁食、睡眠、饥饿,各种致雌激素增加的情况,降脂药物安妥明的应用等均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而使其呈过饱和状态,则胆固醇结晶即可形成。胆汁中胆固醇结晶的归途:①在自然或药物的作用下重新溶解或随胆汁排泄于肠道;②成为胆囊结石的始基形成结石;③附着于胆囊粘膜面,久之被粘蛋白所包裹形成胆固醇息肉。鉴于此种息肉仅是粘附于胆囊壁上的颗粒状异物,与机体并无内在联系,其本身无血液供应不具备生长发育的基础,从理论上讲不会长大也不会恶变。

    3.2 胆囊炎与胆固醇息肉的关系:本组62例胆囊摘除标本病理结果96.87%(62/64)为慢性胆囊炎,92.18%(59/64)超声显示胆囊壁增厚及(或)毛糙,68.75%(44/64)有临床症状,足见炎症与此类息肉关系甚为密切。可以设想毛糙的胆囊粘膜为腔内的结晶创造了一个易于粘状及固定的场所,从而为其形成息肉提供了物质条件。这可以解释胆固醇息肉何以多见于胆囊体部,而且常为多发性。也提示我们在胆囊壁增厚及毛糙的患者中应仔细沿壁寻找已形成的结晶回声,以便临床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在消炎溶晶利胆的治疗中能够溶解及排除。
, 百拇医药
    3.3 胆囊内隆起型病灶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胆囊内隆起型病灶除胆固醇息肉外尚有真息肉,腺瘤及癌等,后三者均为胆囊壁提供血运。除好发部位及基底较宽与胆固醇息肉有所差异外,在早期阶段单凭首次超声检查对<10mm的病灶要作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实有很大难度。鉴于癌瘤恶性度高,生长发育较快,必须及早手术,真息肉及腺瘤虽属良性,但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亦有恶变倾向,也以择期手术为佳,因此,必须作出鉴别诊断。目前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和超声一样,都无鉴别细胞性质的功能,但超声的优势在于可近期随访,根据其动态变化及生长速度能够为临床及时提供有价值的可靠信息。如癌肿生长甚速,有浸润及(或)表面失光整表现,真息肉及腺瘤生长较慢,基底与胆囊壁有内在联系,而胆固醇息肉则几乎无生长表现,从而在病程中能够作出鉴别诊断。在本组中病程在半个月至一年者为27例(占42.18%),这说明对这类病变认识不足,甚至存在恐惧心理,因此急于手术治疗,以防“恶变”。超声诊断胆固醇息肉的意义在于对这种非真性肿瘤的病变[1],无需手术治疗,同时也可以消除许多患者的顾虑。还应注意的是超声诊断胆固醇息肉也应长期随访,观察有否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结石等,对较大的病灶应同时应用彩阶来了解其与粘膜之关系,亦可采用高灵敏度的彩色多普勒来观察其有无血供。以便及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 考 文 献

    1,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6.

    1998年6月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