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0例分析
作者:雷爱联
单位:雷爱联(148厂职工医院 陕西三原 713801)
关键词:
航空航天医药000208 通过对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0例应用,证实其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有诸多优点,且操作简单,基层医院也易于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对有剖宫产指征,持续硬膜外麻醉非常满意者均采用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胎儿宫内窘迫13例,头盆不称8例,高龄初产1例,前置胎盘2例,脐绕颈2例,臀位初产3例,滞产、持续性枕后位1例,过期妊娠、胎盘老化、羊水过少,家属坚决要求剖宫产1例。
1.2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取耻骨联合上3cm处作一横形切口,长约12~15cm,切开皮肤,撕拉分离皮下脂肪。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及腹直肌前鞘,将筋膜与腹直肌向上、下分离约10cm,再向两例撕拉分离腹直肌。横形钝性撕开腹膜约10cm。暴露子宫下段,弧形钝性撕开子宫下段的10cm,常规娩出胎儿及胎盘,清理宫腔后常规缝合子宫上段。探查无异常后,将大网膜覆盖子宫下段缝合处。对合腹膜,7号丝线连续缝合筋膜层,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3~5针。
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切口疼痛、拆线时间、住院天数等进行了比较。其中出血量以术中浸湿纱布张数计算,并观察了术后切口愈合情况。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为35~60min,平均为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0ml,术后疼痛轻,不用止痛药止痛,切口疼痛可忍受。术后5天拆线,切口均为I/甲愈合,且切口位置低、疤痕小。其中手术时间、术后出血、切口疼痛、拆线时间、住院天数与传统组比较见附表:
2.2 随访:术后42天对30例产妇均进行了门诊随访,所有产妇康复佳,子宫复旧良好。切口无感染,无切口疝、炎性假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无腹痛及不适,大小便无异常。
附表 两种剖宫产的比较
手术时间
(min)
出血量
(ml)
切刀口疼痛
拆线时间
(d)
住院天数
改良组
45±15
120±20
不用止痛药
5
6±1
传统组
80±20
200±50
需要杜冷丁止痛
7
8±1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3.1 改良剖宫产手术的适应症:凡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病例均可采用,特别适用于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者。
3.2 本术式的优点: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目前国际上推广的一种新的剖宫产术式,其优点在于减少了开腹的步骤,缩短了手术开始到娩出胎儿的时间,特别是为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赢得了时间。该手术以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直肌、腹膜、子宫肌层,减少切开及锐性分离造成的血管、神经及组织损伤。术中不需要结扎、止血,有利于术后组织愈合,且缝合少,减少了缝线对组织的刺激损伤。缝合间的距离,有利于渗出物的引流。它的另一大优点在于不缝合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不仅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减少术后疼痛和膀胱炎的发生。
3.3 本术式缺点:麻醉不满意时会造成撕拉腹直肌困难。因此,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不满意情况下不宜施行此术式,需改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4 本术式合并症:因本术式不缝合腹膜,只将腹膜对合在一起,如腹膜愈合不良,有可能发生切口疝,本组病例未发现,但需长时间观察。余并发症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5 此术式注意事项:首先麻醉要满意。第二:切口位置不能过低,切口过低或麻醉不满意,都可造成撕拉腹直肌困难。第三:剪开筋膜时,剪刀尖不要开张过大,剪刀要在向上方抬起的同时向前推进,以免损伤下方的腹直肌,造成出血。
总之,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经过临床应用及分析,证实其确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手术疤痕小,住院天数短等特点,产生了良好的临床及社会效益,而且手术操作简单。
参 考 文 献
1,赵铀等.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128例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2):107
2,温百端等,剖宫产率增高的有关因素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2):92
1999年12月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