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式固定手术治疗肘内翻畸形34例分析
作者:汪永泉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401120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220 我院自1986~1996年共收治肘内翻畸形患儿34例,均采用楔 形截骨、二枚骑缝钉作三点式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查阅文献,国内尚无此固定法报 道。本文就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我院所采取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经验总结 如下。
1 临床资料
34例中男性23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为2:1;右侧19例,左侧15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 4岁,平均年龄10岁。肘内翻畸形发生到手术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5年,平均2年4个月。 肘内翻角度为10°~30°。
2 手术方法
, http://www.100md.com
2.1 测矫正角,既截骨角度[1]等于内翻角与提携之和,提携角 男性10°,女性15°。作好记录或制成胶片,消毒后待术中用。
2.2 以1mm粗的克氏针制作成背长2cm,足长1cm的骑缝钉待用。
2.3 取肱骨髁外侧纵行切口,长约4~6cm,充分显露髁部之内翻畸形处。
2.4 在距肱骨肘关节面平行线上1.5cm处水平截骨,直到距尺侧骨皮质 1cm,此为楔形底边线。然后根据所测矫形度数,自外上向内下切骨。注意尽量切除骨痂疤 痕,切骨面要平整,楔形外口要准确,便于矫正对合。
2.5 矫正对合,要求解剖对位、对线,特别注意轴线对位,彻底纠正旋转 移位,纠正尺倾尺偏。不作过往矫正。
2.6 用骑缝钉在矫正对合处行三点式内固定,肱骨远端两点相距2cm,距 截骨面0.5cm,肱骨近端一点距截骨面1.5cm。当骑缝钉钉入这三点后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 百拇医药
2.7 术后石膏托板外固定患肢三周。
3 结 果
3.1 本组术前内翻角度为10°~30°,手术截骨平均矫正度数为25°,外 观内翻畸形消失,X线片示测提携角在正常范围。
3.2 截骨面愈合良好,临床愈合时间为2~3个月。
3.3 关节功能在去除外固定后2周恢复正常。
3.4 无神经损伤,无伤口感染。
3.5 本组34例中有2例矫正失败,占6%。
3.6 疗效评价 优:肘内翻完全矫正,伸屈功能正常。患肢活动度及功能与健侧无差别。良:肘内翻畸形纠 正,尚有5°内翻角,但不影响功能及外观。差:肘内翻畸形改善不明显,仍有10°以上内 翻角,对患肢功能无影响。
, http://www.100md.com
本组34例患儿随访结果:优22例(65%),良10例(29%),差2例(6%),平均随访1年6个月。
4 讨 论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是儿童骨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一般在46.7%[2] 。肘内翻畸形影响患肢发育及功能,并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肘内翻畸形的发病原因在我国研究较深入,综其观点有骨折远端旋转移位;骨折尺倾尺偏; 骨骺生长紊乱等。这些观点被国内众多学者所接受和认同。所以在治疗上要针对上述病因治 疗,方能获得好的疗效。
目前治疗肘内翻畸形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很多学者提出了改进术式并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 我们根据肘内翻发生的原因,采取楔形截骨三点式内固定,降低了术手复发率。
楔形截骨术式是治疗肘内翻畸形的经典术式,并被普遍运用。其优点[3]是矫形角 度设计准确,对合严密,愈合迅速等。截骨时要注意切骨面的平整,才能保证对合严密;同 时尽量切除骨痂,远端不要损伤骨骺,这样才不会导致术后再发生骨骺生长紊乱,给术后骨 愈合创造局部的良好环境。楔形截骨切口底部距对侧骨皮质1cm,此时的肱骨髁部可视为稳 定型青枝骨折,矫正时容易调整,外口大小以能彻底纠正尺倾尺偏为度。首先纠正尺倾尺偏 ,然后调整轴线对位,再行三点式内固定。
, 百拇医药
骑缝钉呈三点式固定,此时三点形成一等腰三 角形,而三角形的特殊力学表现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三角在荷载的作用下,可以保持 其几何形状和位置不变,可有效抵抗来自横向和纵向的力。
在肘内翻矫正术后再复发的分析中,骨折远端的内旋扭转[4]是重要因素,有学者 [5]经过生物力学研究,认为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肱挠肌的静力收缩,能 使骨折远端产生内旋内倾,从而导致肘内翻。三点式固定在稳定肱骨远端,抵抗肱肌收缩产 生的内旋内倾力是有效的,因固定的力在三点上,而内旋内倾力是在截骨平面上形成的偶力 ,它能被三点力抵消,从而防止肱骨远端的旋转移位,防止术后复发。
切骨面的骨痂过度 生长,可生产纵向的扩散力,这种力的过度扩散可造成尺倾尺偏,三点式固定能良好的固定 切骨面,抵抗这种纵向的力扩散。
骑缝钉是1mm直径的克氏针制成,较细,又是点式钉入固定,应力遮挡小,不会造成骨纹理 紊乱,有利于骨的正常生长愈合,也是防止术后再复发的重要因素。
, 百拇医药
有学者[6]查阅了肘内翻畸形矫正术后复发率方面的资料,国内、外报道为20~30% 。而在我院34例肘内翻畸形矫正治疗中,由于采取三点式固定,在固定上有很大的改进,复 发率大为降低,约在6%左右。总之,三点式固定是一较为理想的肘内翻畸形矫正术的固定方 法,其特殊的几何力学特点能有效降低肘内翻术后复发率。且术式简单易于操作,固定可靠 ,易于推广。但因本组病例少,随访时间不长,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吕福林.小儿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21
[2]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第1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53
[3]吴其常.肱骨髁上骨折后遗肘内翻的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88,2(3):97
[4]余国辉.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所造成的肘内翻畸形.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1,5( 3):129
[5]王胜利.前臂支架预防肘内翻的生物力学机制.中国骨伤科杂 志,1991,7(1):19
[6]史颖奇.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治疗.中华骨科杂志 ,1997,2(17):143, http://www.100md.com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401120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220 我院自1986~1996年共收治肘内翻畸形患儿34例,均采用楔 形截骨、二枚骑缝钉作三点式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查阅文献,国内尚无此固定法报 道。本文就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我院所采取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经验总结 如下。
1 临床资料
34例中男性23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为2:1;右侧19例,左侧15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 4岁,平均年龄10岁。肘内翻畸形发生到手术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5年,平均2年4个月。 肘内翻角度为10°~30°。
2 手术方法
, http://www.100md.com
2.1 测矫正角,既截骨角度[1]等于内翻角与提携之和,提携角 男性10°,女性15°。作好记录或制成胶片,消毒后待术中用。
2.2 以1mm粗的克氏针制作成背长2cm,足长1cm的骑缝钉待用。
2.3 取肱骨髁外侧纵行切口,长约4~6cm,充分显露髁部之内翻畸形处。
2.4 在距肱骨肘关节面平行线上1.5cm处水平截骨,直到距尺侧骨皮质 1cm,此为楔形底边线。然后根据所测矫形度数,自外上向内下切骨。注意尽量切除骨痂疤 痕,切骨面要平整,楔形外口要准确,便于矫正对合。
2.5 矫正对合,要求解剖对位、对线,特别注意轴线对位,彻底纠正旋转 移位,纠正尺倾尺偏。不作过往矫正。
2.6 用骑缝钉在矫正对合处行三点式内固定,肱骨远端两点相距2cm,距 截骨面0.5cm,肱骨近端一点距截骨面1.5cm。当骑缝钉钉入这三点后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 百拇医药
2.7 术后石膏托板外固定患肢三周。
3 结 果
3.1 本组术前内翻角度为10°~30°,手术截骨平均矫正度数为25°,外 观内翻畸形消失,X线片示测提携角在正常范围。
3.2 截骨面愈合良好,临床愈合时间为2~3个月。
3.3 关节功能在去除外固定后2周恢复正常。
3.4 无神经损伤,无伤口感染。
3.5 本组34例中有2例矫正失败,占6%。
3.6 疗效评价 优:肘内翻完全矫正,伸屈功能正常。患肢活动度及功能与健侧无差别。良:肘内翻畸形纠 正,尚有5°内翻角,但不影响功能及外观。差:肘内翻畸形改善不明显,仍有10°以上内 翻角,对患肢功能无影响。
, http://www.100md.com
本组34例患儿随访结果:优22例(65%),良10例(29%),差2例(6%),平均随访1年6个月。
4 讨 论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是儿童骨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一般在46.7%[2] 。肘内翻畸形影响患肢发育及功能,并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肘内翻畸形的发病原因在我国研究较深入,综其观点有骨折远端旋转移位;骨折尺倾尺偏; 骨骺生长紊乱等。这些观点被国内众多学者所接受和认同。所以在治疗上要针对上述病因治 疗,方能获得好的疗效。
目前治疗肘内翻畸形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很多学者提出了改进术式并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 我们根据肘内翻发生的原因,采取楔形截骨三点式内固定,降低了术手复发率。
楔形截骨术式是治疗肘内翻畸形的经典术式,并被普遍运用。其优点[3]是矫形角 度设计准确,对合严密,愈合迅速等。截骨时要注意切骨面的平整,才能保证对合严密;同 时尽量切除骨痂,远端不要损伤骨骺,这样才不会导致术后再发生骨骺生长紊乱,给术后骨 愈合创造局部的良好环境。楔形截骨切口底部距对侧骨皮质1cm,此时的肱骨髁部可视为稳 定型青枝骨折,矫正时容易调整,外口大小以能彻底纠正尺倾尺偏为度。首先纠正尺倾尺偏 ,然后调整轴线对位,再行三点式内固定。
, 百拇医药
骑缝钉呈三点式固定,此时三点形成一等腰三 角形,而三角形的特殊力学表现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三角在荷载的作用下,可以保持 其几何形状和位置不变,可有效抵抗来自横向和纵向的力。
在肘内翻矫正术后再复发的分析中,骨折远端的内旋扭转[4]是重要因素,有学者 [5]经过生物力学研究,认为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肱挠肌的静力收缩,能 使骨折远端产生内旋内倾,从而导致肘内翻。三点式固定在稳定肱骨远端,抵抗肱肌收缩产 生的内旋内倾力是有效的,因固定的力在三点上,而内旋内倾力是在截骨平面上形成的偶力 ,它能被三点力抵消,从而防止肱骨远端的旋转移位,防止术后复发。
切骨面的骨痂过度 生长,可生产纵向的扩散力,这种力的过度扩散可造成尺倾尺偏,三点式固定能良好的固定 切骨面,抵抗这种纵向的力扩散。
骑缝钉是1mm直径的克氏针制成,较细,又是点式钉入固定,应力遮挡小,不会造成骨纹理 紊乱,有利于骨的正常生长愈合,也是防止术后再复发的重要因素。
, 百拇医药
有学者[6]查阅了肘内翻畸形矫正术后复发率方面的资料,国内、外报道为20~30% 。而在我院34例肘内翻畸形矫正治疗中,由于采取三点式固定,在固定上有很大的改进,复 发率大为降低,约在6%左右。总之,三点式固定是一较为理想的肘内翻畸形矫正术的固定方 法,其特殊的几何力学特点能有效降低肘内翻术后复发率。且术式简单易于操作,固定可靠 ,易于推广。但因本组病例少,随访时间不长,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吕福林.小儿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21
[2]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第1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53
[3]吴其常.肱骨髁上骨折后遗肘内翻的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88,2(3):97
[4]余国辉.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所造成的肘内翻畸形.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1,5( 3):129
[5]王胜利.前臂支架预防肘内翻的生物力学机制.中国骨伤科杂 志,1991,7(1):19
[6]史颖奇.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治疗.中华骨科杂志 ,1997,2(17):14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