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血管瘤致自发性膀胱破裂1例报告
作者:汪爽 高毅
单位:汪爽(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广东 广州 510282);高毅(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广东 广州 510282)
关键词:膀胱血管瘤;膀胱破裂;自发性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000252 中图分类号:R694+.6;R73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588(2000)02-0176-01
自发性膀胱破裂是指非外伤引起的膀胱破裂,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1998年7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患者,男,45岁,因帕金森氏病局麻下行双侧苍白球立体定向手术。术后3 d偶有尿失禁,5 d出现排尿困难。予以导尿1次,术后6 d出现腹胀、腹痛伴呕吐、少尿。查体:腹膨隆,全腹肌紧,压痛及轻度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腹部穿刺见淡黄色液体。血生化检查:肌酐718 m mol/L(正常值44~133 m mol/L)、尿素氮20.6 mmol/L(正常值1.8~7.1 mmol/L)。腹部立位平片示肠胀气、肠管扩张,有多个气液平。拟诊急性肠梗阻。经留置胃管、导尿管及补液等保守处理后,病人腹痛缓解,腹胀减轻,排大便1次,尿量达6 000 ml/12 h。血生化检查:肌酐205 m mol/L、尿素氮13.5 mmol/L。腹部立位平片示:肠胀气,有不变的孤立性肠袢。遂于全麻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淡黄色液体约1 500 ml,膀胱顶部破口约2 cm×3 cm,有漏液,取破口边缘少量组织送病理检查并行膀胱破裂修补、膀胱造瘘术。病理证实为“膀胱血管瘤自发性破裂”。术后病人恢复好,尿量恢复正常。术后1 d复查血生化: 肌酐10 m mol/L、尿素氮6.0 mmol/L。术后3周拨除膀胱造瘘管,再2 d拔除导尿管,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自发性膀胱破裂常见于:(1)膀胱壁病变,如急慢性膀胱炎、结核、肿瘤、憩室等。(2)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结石及肿瘤等。(3)神经源性膀胱,如高血压、脑出血、瘫痪、颅内肿瘤患者的神经源性膀胱。(4)无病理基础的膀胱,如暴饮啤酒后膀胱高度充盈致破裂。自发性膀胱破裂可分为腹膜内型和腹膜外型两类,其中80%以上为腹膜内型。由于膀胱下部及侧面均有骨盆及肌肉保护,故只有腹膜覆盖的膀胱顶部最薄弱而易破裂。
自发性膀胱破裂的发生有两个条件即膀胱膨胀及腹内压骤升,临床上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并伴有排尿障碍,表现为尿频、尿痛、无尿或排出少量血性尿液,查体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和移动性浊音,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肠扭转、肾衰、脾破裂及肠系膜血管栓塞等。诊断主要依靠膀胱容量试验、膀胱造影、B超及腹腔穿刺检查。治疗上除手术修补膀胱、膀胱造瘘、膀胱周围及腹腔引流外,还应强调病因的治疗。
本病例系脑外科术后致膀胱自发破裂,病理基础为膀胱血管瘤,极为罕见。由于膀胱腹膜内破裂,尿外渗致腹腔内引起化学性腹膜炎而导致麻痹性肠梗阻,且外渗尿液经过腹膜吸收引起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而导尿后腹胀即减轻,血肌酐、尿素氮下降,但腹腔内尿液由导尿管导出致多尿,易误诊为肾衰多尿期,行膀胱修补及造瘘术后尿量及血肌酐、尿素氮迅速恢复正常。
作者简介:汪爽(1972-),男,湖北武汉人,1995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本科、医师、助教,电话:85143556
收稿日期:1999-11-08, 百拇医药
单位:汪爽(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广东 广州 510282);高毅(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广东 广州 510282)
关键词:膀胱血管瘤;膀胱破裂;自发性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000252 中图分类号:R694+.6;R73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588(2000)02-0176-01
自发性膀胱破裂是指非外伤引起的膀胱破裂,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1998年7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患者,男,45岁,因帕金森氏病局麻下行双侧苍白球立体定向手术。术后3 d偶有尿失禁,5 d出现排尿困难。予以导尿1次,术后6 d出现腹胀、腹痛伴呕吐、少尿。查体:腹膨隆,全腹肌紧,压痛及轻度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腹部穿刺见淡黄色液体。血生化检查:肌酐718 m mol/L(正常值44~133 m mol/L)、尿素氮20.6 mmol/L(正常值1.8~7.1 mmol/L)。腹部立位平片示肠胀气、肠管扩张,有多个气液平。拟诊急性肠梗阻。经留置胃管、导尿管及补液等保守处理后,病人腹痛缓解,腹胀减轻,排大便1次,尿量达6 000 ml/12 h。血生化检查:肌酐205 m mol/L、尿素氮13.5 mmol/L。腹部立位平片示:肠胀气,有不变的孤立性肠袢。遂于全麻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淡黄色液体约1 500 ml,膀胱顶部破口约2 cm×3 cm,有漏液,取破口边缘少量组织送病理检查并行膀胱破裂修补、膀胱造瘘术。病理证实为“膀胱血管瘤自发性破裂”。术后病人恢复好,尿量恢复正常。术后1 d复查血生化: 肌酐10 m mol/L、尿素氮6.0 mmol/L。术后3周拨除膀胱造瘘管,再2 d拔除导尿管,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自发性膀胱破裂常见于:(1)膀胱壁病变,如急慢性膀胱炎、结核、肿瘤、憩室等。(2)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结石及肿瘤等。(3)神经源性膀胱,如高血压、脑出血、瘫痪、颅内肿瘤患者的神经源性膀胱。(4)无病理基础的膀胱,如暴饮啤酒后膀胱高度充盈致破裂。自发性膀胱破裂可分为腹膜内型和腹膜外型两类,其中80%以上为腹膜内型。由于膀胱下部及侧面均有骨盆及肌肉保护,故只有腹膜覆盖的膀胱顶部最薄弱而易破裂。
自发性膀胱破裂的发生有两个条件即膀胱膨胀及腹内压骤升,临床上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并伴有排尿障碍,表现为尿频、尿痛、无尿或排出少量血性尿液,查体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和移动性浊音,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肠扭转、肾衰、脾破裂及肠系膜血管栓塞等。诊断主要依靠膀胱容量试验、膀胱造影、B超及腹腔穿刺检查。治疗上除手术修补膀胱、膀胱造瘘、膀胱周围及腹腔引流外,还应强调病因的治疗。
本病例系脑外科术后致膀胱自发破裂,病理基础为膀胱血管瘤,极为罕见。由于膀胱腹膜内破裂,尿外渗致腹腔内引起化学性腹膜炎而导致麻痹性肠梗阻,且外渗尿液经过腹膜吸收引起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而导尿后腹胀即减轻,血肌酐、尿素氮下降,但腹腔内尿液由导尿管导出致多尿,易误诊为肾衰多尿期,行膀胱修补及造瘘术后尿量及血肌酐、尿素氮迅速恢复正常。
作者简介:汪爽(1972-),男,湖北武汉人,1995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本科、医师、助教,电话:85143556
收稿日期:1999-11-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