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8250
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30例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2000年第2期
     作者:周会新 刘洪娟

    单位:周会新(湖南省人民医院 长沙 410002);刘洪娟(湖南省人民医院 长沙 410002)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止血,内窥镜

    湖南医学000213【中图分类号】 R5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2-0103-01

    作者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12月采用新型的套扎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24~51岁。入院时均表现为大量呕血,诊断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镜检查按照Palmer分类法[1],均诊断为食管静脉中、下段重度曲张,12例可见曲张静脉表面有白色破口,但无活动性出血。
, 百拇医药
    1.2 器械 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纤维光学胃镜(型号为GIF-Q20~40系列)或电子胃镜(型号为EVIS-Q230系列);HX-21L-1/A型套扎器把手;MH-595透明塑料套;MAJ-339型尼龙套环。

    1.3 治疗方法 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出血停止后立即接受诊治。术前准备同一般胃镜检查,将透明塑料套置于胃镜前端,直视下进入食管,如果进食管有困难可用活检钳作引导,观察静脉曲张的程度及是否有破口,若发现破口则先行套扎,然后于贲门齿状线上方2~3 cm内分别将曲张静脉依次套扎;如有必要可在套扎血管上方再扎1个环,套扎后观察有无出血。术后患者进流汁1~2 d,2周内改半流汁饮食。

    2 结果

    30例病人均套扎成功,其中5例在操作过程中,镜面碰到静脉破口处大出血,立即用胃镜先端部将破口压住数分钟后,送镜至贲门上方将曲张静脉套扎,再将破口扎住。最多1例使用8个套环,最少1例仅用3个套环。21例4周后复查胃镜,见曲张静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套环随组织机化坏死脱落,未发现食管壁溃疡形成。17例随访中暂时未见再出血现象。13例有术后轻微胸痛,10例术后第1天有低热,但未作特殊处理。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临床常见急诊,病死率高,需积极救治。由于本病极易复发,故临床处理很棘手,目前内镜治疗已基本取代了外科的断流或分流手术。最早使用的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虽治疗可靠,但存在易复发和病人有一定痛苦的缺点。80年代开始广泛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特别是急诊下注射止血,从根本上改变了本病的治疗手段,但其并发症发生率高,操作者风险大,术后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再出血。程留芳[2]等报道急诊硬化治疗23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症发生率为8.6%,病死率为1.7%。张澍田等[3]报告食管硬化剂治疗后再出血率为53%。近年来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作为硬化剂治疗的替代疗法,其疗效和安全性已为临床所认可,随着器械不断改进、操作日渐简单安全,并发症也逐渐减少。单环套扎法操作简单,但病人需接受多次进镜的痛苦,同时多次进镜可引起新的大出血和咽喉部的损伤。近年来虽有厂家生产了6联发、8联发的套扎器,克服了多次进镜的缺点,但该类型套扎器为一次性使用,费用昂贵,同时所用的橡皮套环瞬间对血管损伤较大,有可能引起大出血。作者采用Olympus公司生产的套扎器克服了上述弊端,既避免了多次进镜又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因此是值得推广采用的方法。本方法对于重度的曲张套扎极易成功,操作中易于掌握套扎血管的力度,但对于中度曲张的患者,由于血管及周围组织不易吸入到透明塑料套内,故治疗较为困难。关于该种套扎器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还有待今后积累更多的资料总结报道。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 周会新(1949~),男,湖南浏阳人,副主任医师,1998年赴香港威尔乐亲王医院内镜中心交流学习,主要从事消化疾病诊治和消化内镜诊治。

    【参 考 文 献】

    [1] 许国铭主编.消化系疾病介入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20

    [2] 程留芳.230例食道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急诊硬化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5):271-273

    [3] 张澍田,于中麟.食道静脉曲张密集结扎术和硬化及结扎联合术的疗效对照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5):277-280

    【收稿日期】 2000-01-0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