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8608
表面麻醉用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200例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新知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李鸿翎

    单位:湖北省荆门市第一医院眼科 荆门 448000

    关键词:

    医学新知杂志000231 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青光眼手术中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既往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常规麻醉是用球后麻醉、球周麻醉或眼筋膜囊下麻醉。我科自1997年7月开始采用表面麻醉代替上述三种方法。共完成手术20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例患者中男56例,女14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2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6例,开角型青光眼24例。年龄18~78(平均56)岁,双眼88例,单眼112例。

    1.2 麻醉方法 表面麻醉小梁切除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术眼滴0.75%地卡因,1次/5 min,共滴3次。常规消毒后,放置开睑器,作上直肌牵引缝线,结膜瓣、巩膜瓣根据术者习惯作方形或三角形等均可。以巩膜突为后界切除含有小梁网、巩膜静脉窦、少许角膜内层1.5 mm×4 mm大小深层巩膜条,作虹膜周边切除。原位缝合巩膜瓣,连续或间断缝合结膜。

    2 结果

    采用表面麻醉,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很好地配合手术。术中、术后没有明显的疼痛,少数患者在烧灼或电凝止血时有痛感。将0.75%地卡因滴在手术切口处,约30 s后可继续手术。我科200例中尚无需改变麻醉方法的病例。

    3 讨论

    地卡因具有良好的表面穿透力,作用迅速,滴眼后1~3 min出现麻醉效果,持续20~40 min[1]。临床常用0.25%~1%地卡因眼药水滴眼[2]。表面麻醉有以下优点:

    (1)没有球后及球周出血。这两种出血较轻的并发症是眼眶血肿,导致手术时间延迟,若损伤眼球的供给血管,还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2)不会引起眼球的穿通。与球后及球周麻醉相比,表面麻醉不发生这种严重的并发症。

    (3)减少视网膜血管栓塞及视神经的损伤。由于表面麻醉不需向眼眶内注射药物,因此不会引起因麻醉所致的一次性或永久性失明,对保护青光眼晚期患者的视功能尤为重要。

    (4)无明显术中及术后疼痛,术后视力及眼部各组织恢复较快。

    虽然表面麻醉有以上优点,但对于精神极度紧张的患者、儿童及对虹膜骚扰大的患者均不能在表面麻醉下耐受手术。另外,地卡因溶液点眼,多数患者有短暂烧灼感,对角膜上皮有轻度损害,极少数患者角膜上皮可产生剥脱,但均在术后2~3 d内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凤鸣主编.眼科全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86

    2,何守志主编.眼科显微手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50

    (1999-11-01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