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齐鲁医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4699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管理(摘要)
http://www.100md.com 《齐鲁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柴洁 黄耀辉 王学智

    单位:柴洁(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青岛 266003);黄耀辉(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青岛 266003);王学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青岛 266003)

    关键词:心脏病;体外循环;外科手术

    齐鲁医学杂志000265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341(2000)02-0104-01

    1980年8月~1997年8月,我科共行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174例,体外循环采用中、重度血液稀释,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法,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74例病人中,男118例,女56例;年龄300d~35岁,平均(11.5±6.4)岁;体质量8.5~71.0kg,平均(28.72±14.31)kg.心功能Ⅱ级50例,Ⅲ级97例,Ⅳ级27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静息发绀、杵状指(趾)和阵发性呼吸困难,少数病人活动后有低氧发作。体外循环采用中、重度血液稀释(Hb稀释后不低于术前的50%),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法。开始以每分钟2.6~2.8L/m2流量灌注,使血流降温至鼻咽温(22.5±2.3)℃,肛温(27.0±2.2)℃,转中维持灌注流量达每分钟2.6~3.0L/m2.心脏复跳后待辅助循环时间和体温达要求后,血流动力学调整稳定后停机。心肌保护采用主动脉根部灌注高钾冷晶停搏液及局部心表面加冰屑降温的方法,首次灌注量10~15mL/kg体质量,每隔30min重复灌注半量。

    结果显示,本组44例病人转前放血平均(13.6±4.7)mL/kg体质量;64例体质量30kg以下的病人给予库血预充,平均(19.6±4.6)mL/kg体质量;转中Hb均值(70.2±12.3)g/L;HCT(0.277±0.111),胶晶比值在1.0∶0.8左右。体外循环时间(122.9±41.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6.6±33.0)min,辅助循环时间占主动脉阻断时间的1/3~1/2.心脏自动复搏率69.5%(121/174);死亡14例,病死率8.1%.其中1990年前病死率为12.9%(8/62),1990年后为5.4%(6/122).

    讨论 本组174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占我院同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病人的15.4%(174/1 120).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侧支循环丰富,体外循环期间心内回血多,为保证手术野清晰,减少肺部并发症,减少组织氧耗和补体激活,我们采用中、重度血液稀释及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法,其优点为:①降低血液黏滞度,减轻血液破坏;②避免体外循环期间外周血管和其他脏器灌注不足,保证良好的心肌局部低温保护;③手术成功率高,无脑神经损害等并发症发生;④为术后提供了一部分新鲜未损伤的自体血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作者简介 柴洁,女,1956年1月生,副主任医师

    (1999-07-23收稿 2000-03-27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