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术134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东霞
单位:刘东霞(宁津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山东省宁津县 25340 0)
关键词:剖宫产术;手术方法;对比研究
齐鲁医学杂志000235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341(2000)02-0135-01
我院于1998年1月开始采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1],行剖宫产1 34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1999年1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共800例,年龄21~38岁,平均26.5岁。 孕周36~42周,平均39周。手术176例,剖宫产率22%,其中行新式剖宫产术134例(新式组 ),行传统横弧形腹壁切口剖宫产术42例(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手术指征无显 著性差异。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按文献[2]方法操作。新式组采用文献[1]的方 法:①切口选择两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做一横行直切口,约长1 2~15cm.②横行直切开皮肤后,于切口正中切开脂肪层2~3cm,深达筋膜层,并将筋膜层 切开2cm.③将剪刀尖稍张开,剪刀的一页在筋膜上,一页在筋膜下,术者推动剪刀向两侧 将筋膜剪开。注意将剪刀尖略向上翘,以免损伤筋膜下肌肉组织,造成出血。④直血管钳自 腹白线处上下分开腹直肌3~4cm,术者及助手将双手示、中指重叠后,向两侧用力拉开腹直 肌及未剪开的脂肪层,钝性分离腹膜外脂肪,小指将腹膜拨开一小口,然后上下撕开腹膜, 暴露子宫下段。切开子宫娩出胎儿方法同一般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⑤用1号合成可吸 收缝 线(美国进口)连续锁扣单层缝合子宫全肌层,不缝合子宫浆膜层及腹膜,将大网膜覆盖子 宫切口,相同的肠线连续缝合筋膜层。注意从术者一方开始,缝线从筋膜上缘内侧进针,外 侧出针,从下缘外侧进针,内侧出针,将线结打在筋膜下,以减少对皮下组织的刺激,勿损 伤切口的血管及神经。⑥4号丝线间断褥式全层缝合皮肤和皮下脂肪3针,间隔处Allis钳 钳夹5min,取下,术毕。术后留置导尿管24h,静滴抗生素2d,以预防感染,不用腹带,5 d拆线。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疼痛情况、术后病率及切口 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
1.4 治疗结果
新式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 t=9.461~48.144,P<0.001)。见表1.新式组术后轻、中、重度疼痛者为125,9,0例, 而对照组为32,7,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9.702,P<0.01 )。新式组术后病率为6.71%(9/134),对照组为19.04%(8/4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5.572,P<0.01),而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剖宫产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及Apgar评分比较(±s) 组别
, 百拇医药
n
手术时间
(t/min)
术 中出血量
(V/mL)
术后排气
时间(t/h)
Apgar评分
(分)
对照组
42
72.3±6.2
24 2.3±35.2
, 百拇医药
36.5±4.1
9.3±0.2
新式组
134
26.5±5.1*
189.2±30.3*
12.3±3.1*
9.3±0.2
与对照组比较,*t=9.461~48.144,P<0.001
2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新式组手术总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 痛程度新式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式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短,对肠管刺激小,术后胃肠功能 恢复快,产妇下床活动早,精神、食欲好,乳汁分泌旺盛,有利于母乳喂养;手术瘢痕易被 腹壁皱褶遮盖,不影响体表之美观,产妇心理压力小,易于接受;拆线时间短,住院时间少 ,可降低医疗费用。 ①新式剖宫产术切口较下腹横弧形切口位置高,分离皮下脂肪及腹直肌易撕拉,使神 经、血管借助于本身的弹性保留下来,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②腹膜钝 性扩大,不易损伤膀胱。由于腹膜主要由间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中含有丰富的 胶原弹力纤维,腹膜破裂后,切口边缘的间皮细胞可以迅速再生,而形成一层新的腹膜[1 ]。剖 宫产术中不缝合脏腹膜可以减少腹膜边缘组织缺血、坏死及炎症反应,从而降低了粘连的 发生。由于不缝合腹膜,术后腹膜无张力,因而减轻了术后切口疼痛的程度。同时由于不 缝合腹膜,使关腹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盆腔术野暴露时间,因而减少了切口感染机会,降 低了术后病率。③因子宫肌层及筋膜采用进口合成1号可吸收线缝合,减少了常规丝线缝合 的异物反应,不易形成皮下硬结。全层褥式间断缝合皮肤、皮下脂肪,针数减少,有利于渗 出物的排出,减少了肉芽组织及瘢痕形成,极少形成硬结。从而降低了术后病率。
作者简介 刘东霞,女,1953年9月生,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马彦彦主编.新式剖宫产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2
2,胡家骆.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50例临床小结[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0,6(2):87
(2000-01-13收稿 2000-04-26修回), 百拇医药
单位:刘东霞(宁津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山东省宁津县 25340 0)
关键词:剖宫产术;手术方法;对比研究
齐鲁医学杂志000235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341(2000)02-0135-01
我院于1998年1月开始采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1],行剖宫产1 34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1999年1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共800例,年龄21~38岁,平均26.5岁。 孕周36~42周,平均39周。手术176例,剖宫产率22%,其中行新式剖宫产术134例(新式组 ),行传统横弧形腹壁切口剖宫产术42例(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手术指征无显 著性差异。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按文献[2]方法操作。新式组采用文献[1]的方 法:①切口选择两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做一横行直切口,约长1 2~15cm.②横行直切开皮肤后,于切口正中切开脂肪层2~3cm,深达筋膜层,并将筋膜层 切开2cm.③将剪刀尖稍张开,剪刀的一页在筋膜上,一页在筋膜下,术者推动剪刀向两侧 将筋膜剪开。注意将剪刀尖略向上翘,以免损伤筋膜下肌肉组织,造成出血。④直血管钳自 腹白线处上下分开腹直肌3~4cm,术者及助手将双手示、中指重叠后,向两侧用力拉开腹直 肌及未剪开的脂肪层,钝性分离腹膜外脂肪,小指将腹膜拨开一小口,然后上下撕开腹膜, 暴露子宫下段。切开子宫娩出胎儿方法同一般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⑤用1号合成可吸 收缝 线(美国进口)连续锁扣单层缝合子宫全肌层,不缝合子宫浆膜层及腹膜,将大网膜覆盖子 宫切口,相同的肠线连续缝合筋膜层。注意从术者一方开始,缝线从筋膜上缘内侧进针,外 侧出针,从下缘外侧进针,内侧出针,将线结打在筋膜下,以减少对皮下组织的刺激,勿损 伤切口的血管及神经。⑥4号丝线间断褥式全层缝合皮肤和皮下脂肪3针,间隔处Allis钳 钳夹5min,取下,术毕。术后留置导尿管24h,静滴抗生素2d,以预防感染,不用腹带,5 d拆线。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疼痛情况、术后病率及切口 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
1.4 治疗结果
新式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 t=9.461~48.144,P<0.001)。见表1.新式组术后轻、中、重度疼痛者为125,9,0例, 而对照组为32,7,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9.702,P<0.01 )。新式组术后病率为6.71%(9/134),对照组为19.04%(8/4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5.572,P<0.01),而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剖宫产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及Apgar评分比较(±s) 组别
, 百拇医药
n
手术时间
(t/min)
术 中出血量
(V/mL)
术后排气
时间(t/h)
Apgar评分
(分)
对照组
42
72.3±6.2
24 2.3±35.2
, 百拇医药
36.5±4.1
9.3±0.2
新式组
134
26.5±5.1*
189.2±30.3*
12.3±3.1*
9.3±0.2
与对照组比较,*t=9.461~48.144,P<0.001
2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新式组手术总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 痛程度新式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式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短,对肠管刺激小,术后胃肠功能 恢复快,产妇下床活动早,精神、食欲好,乳汁分泌旺盛,有利于母乳喂养;手术瘢痕易被 腹壁皱褶遮盖,不影响体表之美观,产妇心理压力小,易于接受;拆线时间短,住院时间少 ,可降低医疗费用。 ①新式剖宫产术切口较下腹横弧形切口位置高,分离皮下脂肪及腹直肌易撕拉,使神 经、血管借助于本身的弹性保留下来,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②腹膜钝 性扩大,不易损伤膀胱。由于腹膜主要由间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中含有丰富的 胶原弹力纤维,腹膜破裂后,切口边缘的间皮细胞可以迅速再生,而形成一层新的腹膜[1 ]。剖 宫产术中不缝合脏腹膜可以减少腹膜边缘组织缺血、坏死及炎症反应,从而降低了粘连的 发生。由于不缝合腹膜,术后腹膜无张力,因而减轻了术后切口疼痛的程度。同时由于不 缝合腹膜,使关腹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盆腔术野暴露时间,因而减少了切口感染机会,降 低了术后病率。③因子宫肌层及筋膜采用进口合成1号可吸收线缝合,减少了常规丝线缝合 的异物反应,不易形成皮下硬结。全层褥式间断缝合皮肤、皮下脂肪,针数减少,有利于渗 出物的排出,减少了肉芽组织及瘢痕形成,极少形成硬结。从而降低了术后病率。
作者简介 刘东霞,女,1953年9月生,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马彦彦主编.新式剖宫产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2
2,胡家骆.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50例临床小结[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0,6(2):87
(2000-01-13收稿 2000-04-26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