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红药子、白药子的品种整理与鉴定
作者:马志刚 张波
单位:兰州医学院生药学教研室,730000
关键词:黄药子;红药子;白药子;品种整理;鉴定
中草药000231 摘 要 对黄药子、红药子、白药子常见品种进行了整理,并对主要品种进行了鉴定,旨在为纠正这3种生药的混乱现象和正确应用提供参考。
Attempts to Straighten out the Differenc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TCM,Huangyaozi, Hongyaozi and Baiyaozi
Ma Zhigang and Zhang Bo
(Section of Pharmacognosy, Lanzhou Medical College Lanzhou 730000)
, 百拇医药
Abstract TCMs Huangyaozi, Hongyaozi and Baiyaozi were very confusing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ities in Chinese names, though they were actually of different plant families. Their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were straightened out to provide a basis for proper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ree crude drugs.
Key words Huangyaozi Hongyaozi Baiyaozi variety collection identification▲
黄药子、红药子、白药子为3种较常用生药,功效分别为:苦平。清热解毒,凉血,消瘿;苦涩,微甘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因药名、功效、生药性状相近,各地使用习惯及古今文献记载不一致等原因,造成了混乱现象。为澄清是非,纠正混乱,我们对3种生药的常见品种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对主要品种进行了鉴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品种整理与鉴定
1.1 黄药子:计有9科10属12种植物,分别是:薯蓣科薯蓣属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1~4]、薯莨D. cirrhosa Icur.[4,5,8];蓼科蓼属毛脉蓼Polygonum ciliinerve (Nakai) Ohwi[4,5];虎杖P.cuspidatum Sieb. et Zucc.[4,8];虎耳草科索骨丹属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4,5];落新妇属水滨落新妇Astilbe rivularis Buch.-Ham.[4],鼠李科鼠李属长叶冻绿Rhamnus crenata Sieb. et Zuzz.[3,4,8];毛茛科铁线莲属圆锥铁线莲Clematis terniflora DC.[4];卫矛科雷公藤属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2,3,5,6];菊科蟹甲草属双舌蟹甲草Cacalia davidii (Franch.) Hand.-Mazz.,葫芦科土贝母属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4];唇形科香薷属垂花香薷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W.Swith[4]。
, http://www.100md.com
1.2 红药子:计有3科4属4种植物,分别是:蓼科蓼属毛脉蓼Polygonum ciliinerve (Nakai) Ohwi[4,5],翼蓼属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er et Diels[4,5],薯蓣科薯蓣属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4,5,8],虎耳草科索骨丹属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4,5]。
1.3 白药子:计有6科6属7种植物,分别是:防己科千金藤属头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千金藤S.Japonica (Thunb.) Miers[3,5,7];薯蓣科薯蓣属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5,8];百合科黄精属湖北黄精Polygonatum zanlanscianense Pamp(《甘肃省中药质量标准》(试行)甘卫药字、(92)417号);蓼科翼蓼属翼蓼F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er et Diels[4];葫芦科栝楼属叉指叶栝楼Trichosanthes pedata Merr. et Chun[7];紫茉莉科紫茉莉属东亚紫茉莉(猪婆蔓,甘肃武都)Mirabilis himalaica (Edgew.) Heim.的根在甘肃天水地区作白药子使用。
, 百拇医药
2 混乱原因初探
2.1 本草记载不一致(内容作另文报道)。
2.2 来源于生药性状的相似性:3种生药的来源因历史原因及文献记载的含混,从而导致了应用上的复杂化,据整理黄药子计有9科12种药用植物的地上或地下部分入药,红药子计有3科4种药用植物的地下部分入药,其中有3种与黄药子混用,白药子计有6科7种药用植物的地下部分入药,各类生药的性状特征都比较相似。
2.3 效用的相似性:黄、红药子多有凉血,止血,消炎,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等作用,白药子多有祛风,解毒,清热止痛,通经活络,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5]。由于效用上的相似性,造成同物异用、异物同用的混乱现象,如毛脉蓼在一些地方作红药子使用,在另一些地方又作黄药子使用;翼蓼在一些地方作红药子使用,同时在有的地方作白药子使用;薯莨既作黄药子又作红药子使用。
, 百拇医药
3 关于“子”的问题
生药学中的“子”系指种子或细小的果实(如地肤子、蛇床子、枸杞子、五味子等)。3种生药应与“子”无关,但又何以称“子”呢?追根溯源可能与古书记载及后人误解有关,唐《新修本草》苏恭在“药实根”项下记载“此药子当今盛用。《本经》用根,恐误载根字……树生,叶似杏,用其核仁”。苏恭认为药实根就是药实(子),《本经》用根是错的,应用其核仁(子)。明李时珍经考《新修本草》曰:“……唐苏恭言,药实根即药子,宋苏颂遂以为黄药之实。然今黄药冬枯春生,开碎花无实。苏恭所谓药子,亦不专指黄药,则苏颂所以言,亦未可凭信也。”李时诊认为苏恭将药实根和药子等同起来,致使苏颂也认为黄药子就是黄药之实,但现今未见黄药结实,苏恭所说的药子又未明确是否为黄药,故苏颂所说亦不可轻信[9]。由于古人对此考究不严或误解,以至以讹传讹,从而使实为地下部分入药不该用“子”的这类生药就有了“子”字之说了。
4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4.1 3种生药使用混乱,孰是孰非,如何定论呢?我们认为首栽(本草)文献应该是用药的原始依据。“黄药子”始载于唐孙思邈的《千金月令》中:“万州黄药子,可疗忽生瘿疾一二年者”。此功效为唐代邕州从事张岩复已试,其验如神”。唐代文人刘禹锡也亲眼目睹,疗效确凿[10]。这与现今所用薯蓣科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功效相符,因此,黄独块茎应视其为正品,从当今权威性文献《中药志》、《中药大辞典》看,已将此品种作为正品以正文收载。至于其它品种,虽其效用与黄独接近,但仍有一定差距,应根据情况作地方习用品或作它用,其中雷公藤因具大毒,其成分与功效则完全不同[6],实属误用,当应避免。“红药子”之名始见于《图经本草》,在“黄药根”项下有:“黄药根生岭南……秦州(今甘肃天水)出者谓之红药子”等的记载,在以后的本草中均未将红药子作为一种独立的生药而专项收载,只因产地不同而分列在白药和黄药根的内容里。另据《图经本草》“秦州红药”附图与文字辨析,该物与当今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毛脉蓼Polygonum ciliinerve (Nakai) Ohwi极为相似。唯《中药大辞典》将红药子作为正名独立收载,毛脉蓼为其主要来源以正文收载,应视其为首载文献是恰当的,主要来源的翼蓼因其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及性味功效与毛脉蓼几乎一致[5],故应将二者均作为“红药子”正品对待是合适的,至于薯莨和鬼灯檠因来源、成分、效用等均与此不同,因地方习惯原因,建议作地方习用或作它用。“白药子”之名见载于唐。《新修本草》。宋。《图经本草》载白药子,“江西出者,叶似乌桕,子如绿豆,至八月其子变赤色”。该描述与防己科头花千金藤基本相符。《本草纲目》中:“蔓及根并似土瓜,叶如钱,根似防己”的陈家白药亦与头花千金藤相似。《植物名实图考》中以通称的别名“金线吊乌龟”作为正名而收载,其描述亦与头花千金藤一致。《中国药典》(1977年版)已将头花千金藤作为白药子之正品正式收载。至于千金藤、翼蓼、黄山药、湖北黄精、栝楼属、紫茉莉属植物因来源、成分、效用等方面均与正品有一定差异,见于有的品种已在一些地方已有使用的习惯,可作为地方习用品对待,有的应作为其它药物更为恰当,故不应再作白药子使用,如翼蓼、叉指叶栝楼等。
, http://www.100md.com
4.2 鉴于3种生药在应用上的混乱现象,建议尽快确立它们的基源、生药的质量标准和鉴别依据,以维持其科学和合理性,同时为科学研究、开发应用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证。■
兰州医学院药学系96届毕业生
马志刚 男,1978年6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药学系,留校工作至今,副教授。现任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主任、系药物分析实验室主任、系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专业方向:天然药物开发利用。在国内有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1篇被收入美国化学文摘(CA)中,1篇被收入中国生物学文摘中。1991~1996年先后主持了甘肃省教委下达的科研课题,分获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参考文献
1,C A, 1969,71:50258b
2,南京药学院编.江苏药材志.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65:83
, http://www.100md.com
3,南京药学院编.中草药学.下册.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0:1339
4,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58
5,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75
6,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315
7,南京药学院编.中草药学.中册.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75:301
8,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730
9,李时珍(明).本草纲目.1979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303
10,何金鹭,等.第六届全国药史本草会议文集.江苏扬州:中国药学会药史专业委员会,1992:114
(1999-01-25 收稿), http://www.100md.com
单位:兰州医学院生药学教研室,730000
关键词:黄药子;红药子;白药子;品种整理;鉴定
中草药000231 摘 要 对黄药子、红药子、白药子常见品种进行了整理,并对主要品种进行了鉴定,旨在为纠正这3种生药的混乱现象和正确应用提供参考。
Attempts to Straighten out the Differenc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TCM,Huangyaozi, Hongyaozi and Baiyaozi
Ma Zhigang and Zhang Bo
(Section of Pharmacognosy, Lanzhou Medical College Lanzhou 730000)
, 百拇医药
Abstract TCMs Huangyaozi, Hongyaozi and Baiyaozi were very confusing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ities in Chinese names, though they were actually of different plant families. Their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were straightened out to provide a basis for proper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ree crude drugs.
Key words Huangyaozi Hongyaozi Baiyaozi variety collection identification▲
黄药子、红药子、白药子为3种较常用生药,功效分别为:苦平。清热解毒,凉血,消瘿;苦涩,微甘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因药名、功效、生药性状相近,各地使用习惯及古今文献记载不一致等原因,造成了混乱现象。为澄清是非,纠正混乱,我们对3种生药的常见品种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对主要品种进行了鉴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品种整理与鉴定
1.1 黄药子:计有9科10属12种植物,分别是:薯蓣科薯蓣属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1~4]、薯莨D. cirrhosa Icur.[4,5,8];蓼科蓼属毛脉蓼Polygonum ciliinerve (Nakai) Ohwi[4,5];虎杖P.cuspidatum Sieb. et Zucc.[4,8];虎耳草科索骨丹属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4,5];落新妇属水滨落新妇Astilbe rivularis Buch.-Ham.[4],鼠李科鼠李属长叶冻绿Rhamnus crenata Sieb. et Zuzz.[3,4,8];毛茛科铁线莲属圆锥铁线莲Clematis terniflora DC.[4];卫矛科雷公藤属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2,3,5,6];菊科蟹甲草属双舌蟹甲草Cacalia davidii (Franch.) Hand.-Mazz.,葫芦科土贝母属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4];唇形科香薷属垂花香薷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W.Swith[4]。
, http://www.100md.com
1.2 红药子:计有3科4属4种植物,分别是:蓼科蓼属毛脉蓼Polygonum ciliinerve (Nakai) Ohwi[4,5],翼蓼属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er et Diels[4,5],薯蓣科薯蓣属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4,5,8],虎耳草科索骨丹属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4,5]。
1.3 白药子:计有6科6属7种植物,分别是:防己科千金藤属头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千金藤S.Japonica (Thunb.) Miers[3,5,7];薯蓣科薯蓣属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5,8];百合科黄精属湖北黄精Polygonatum zanlanscianense Pamp(《甘肃省中药质量标准》(试行)甘卫药字、(92)417号);蓼科翼蓼属翼蓼F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er et Diels[4];葫芦科栝楼属叉指叶栝楼Trichosanthes pedata Merr. et Chun[7];紫茉莉科紫茉莉属东亚紫茉莉(猪婆蔓,甘肃武都)Mirabilis himalaica (Edgew.) Heim.的根在甘肃天水地区作白药子使用。
, 百拇医药
2 混乱原因初探
2.1 本草记载不一致(内容作另文报道)。
2.2 来源于生药性状的相似性:3种生药的来源因历史原因及文献记载的含混,从而导致了应用上的复杂化,据整理黄药子计有9科12种药用植物的地上或地下部分入药,红药子计有3科4种药用植物的地下部分入药,其中有3种与黄药子混用,白药子计有6科7种药用植物的地下部分入药,各类生药的性状特征都比较相似。
2.3 效用的相似性:黄、红药子多有凉血,止血,消炎,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等作用,白药子多有祛风,解毒,清热止痛,通经活络,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5]。由于效用上的相似性,造成同物异用、异物同用的混乱现象,如毛脉蓼在一些地方作红药子使用,在另一些地方又作黄药子使用;翼蓼在一些地方作红药子使用,同时在有的地方作白药子使用;薯莨既作黄药子又作红药子使用。
, 百拇医药
3 关于“子”的问题
生药学中的“子”系指种子或细小的果实(如地肤子、蛇床子、枸杞子、五味子等)。3种生药应与“子”无关,但又何以称“子”呢?追根溯源可能与古书记载及后人误解有关,唐《新修本草》苏恭在“药实根”项下记载“此药子当今盛用。《本经》用根,恐误载根字……树生,叶似杏,用其核仁”。苏恭认为药实根就是药实(子),《本经》用根是错的,应用其核仁(子)。明李时珍经考《新修本草》曰:“……唐苏恭言,药实根即药子,宋苏颂遂以为黄药之实。然今黄药冬枯春生,开碎花无实。苏恭所谓药子,亦不专指黄药,则苏颂所以言,亦未可凭信也。”李时诊认为苏恭将药实根和药子等同起来,致使苏颂也认为黄药子就是黄药之实,但现今未见黄药结实,苏恭所说的药子又未明确是否为黄药,故苏颂所说亦不可轻信[9]。由于古人对此考究不严或误解,以至以讹传讹,从而使实为地下部分入药不该用“子”的这类生药就有了“子”字之说了。
4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4.1 3种生药使用混乱,孰是孰非,如何定论呢?我们认为首栽(本草)文献应该是用药的原始依据。“黄药子”始载于唐孙思邈的《千金月令》中:“万州黄药子,可疗忽生瘿疾一二年者”。此功效为唐代邕州从事张岩复已试,其验如神”。唐代文人刘禹锡也亲眼目睹,疗效确凿[10]。这与现今所用薯蓣科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功效相符,因此,黄独块茎应视其为正品,从当今权威性文献《中药志》、《中药大辞典》看,已将此品种作为正品以正文收载。至于其它品种,虽其效用与黄独接近,但仍有一定差距,应根据情况作地方习用品或作它用,其中雷公藤因具大毒,其成分与功效则完全不同[6],实属误用,当应避免。“红药子”之名始见于《图经本草》,在“黄药根”项下有:“黄药根生岭南……秦州(今甘肃天水)出者谓之红药子”等的记载,在以后的本草中均未将红药子作为一种独立的生药而专项收载,只因产地不同而分列在白药和黄药根的内容里。另据《图经本草》“秦州红药”附图与文字辨析,该物与当今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毛脉蓼Polygonum ciliinerve (Nakai) Ohwi极为相似。唯《中药大辞典》将红药子作为正名独立收载,毛脉蓼为其主要来源以正文收载,应视其为首载文献是恰当的,主要来源的翼蓼因其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及性味功效与毛脉蓼几乎一致[5],故应将二者均作为“红药子”正品对待是合适的,至于薯莨和鬼灯檠因来源、成分、效用等均与此不同,因地方习惯原因,建议作地方习用或作它用。“白药子”之名见载于唐。《新修本草》。宋。《图经本草》载白药子,“江西出者,叶似乌桕,子如绿豆,至八月其子变赤色”。该描述与防己科头花千金藤基本相符。《本草纲目》中:“蔓及根并似土瓜,叶如钱,根似防己”的陈家白药亦与头花千金藤相似。《植物名实图考》中以通称的别名“金线吊乌龟”作为正名而收载,其描述亦与头花千金藤一致。《中国药典》(1977年版)已将头花千金藤作为白药子之正品正式收载。至于千金藤、翼蓼、黄山药、湖北黄精、栝楼属、紫茉莉属植物因来源、成分、效用等方面均与正品有一定差异,见于有的品种已在一些地方已有使用的习惯,可作为地方习用品对待,有的应作为其它药物更为恰当,故不应再作白药子使用,如翼蓼、叉指叶栝楼等。
, http://www.100md.com
4.2 鉴于3种生药在应用上的混乱现象,建议尽快确立它们的基源、生药的质量标准和鉴别依据,以维持其科学和合理性,同时为科学研究、开发应用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证。■
兰州医学院药学系96届毕业生
马志刚 男,1978年6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药学系,留校工作至今,副教授。现任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主任、系药物分析实验室主任、系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专业方向:天然药物开发利用。在国内有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1篇被收入美国化学文摘(CA)中,1篇被收入中国生物学文摘中。1991~1996年先后主持了甘肃省教委下达的科研课题,分获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参考文献
1,C A, 1969,71:50258b
2,南京药学院编.江苏药材志.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65:83
, http://www.100md.com
3,南京药学院编.中草药学.下册.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0:1339
4,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58
5,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75
6,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315
7,南京药学院编.中草药学.中册.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75:301
8,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730
9,李时珍(明).本草纲目.1979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303
10,何金鹭,等.第六届全国药史本草会议文集.江苏扬州:中国药学会药史专业委员会,1992:114
(1999-01-25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