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32531
胆道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膜脂变化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朱建平 林昀 沈子威 徐智

    单位:朱建平(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外科,北京 100083);徐智(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外科,北京 100083);林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100080);沈子威(清华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关键词:胆汁郁积/病理生理学;胆红素/血液;引流;红细胞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000222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的胆道引流手术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胆红素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梗阻性黄疸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质谱法测定其胆道引流术前后的红细胞膜脂变化。结果 胆道内引流术后2周,病人红细胞膜脂的长链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增多,双键含量增加,膜脂成分趋向正常;而外引流术后膜脂成分也有所好转,但变化缓慢,病人早期恢复不明显。结论 胆道内引流术能较快改善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细胞膜结构与功能,有利于疾病的及早恢复。
, 百拇医药
    分类号:R575;Q59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947(2000)02-0166-02▲

    梗阻性黄疸(梗黄)病人手术前后常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其原因尚不完全明确[1]。免疫功能损害[2]是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MOF的发生可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损害有关。作者采用质谱法检测了梗黄病人不同胆道引流术前后的红细胞膜脂变化,以探讨梗黄病人细胞膜的损伤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梗黄病人(胆管癌、胰头癌)12例(胆道内引流7例、外引流5例); 男7例,女5例。年龄51~ 71岁,平均65岁。分别于术前,术后10~14d空腹抽血2~3ml,肝素抗凝、4℃保存; 正常对照(输血员)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5~42岁, 平均38岁。
, http://www.100md.com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HP 5890/Finigan-MAT800气质联用仪,SGEBP-20石英毛细管柱。甲醇,氯仿,正己烷,Tris-HCl等试剂皆为国产分析纯。

    1.3 检查项目

    1.3.1 血清胆红素测定 血清0.5ml,重氮法,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3.2 红细胞膜脂主要脂肪酸测定 按文献方法[3]提取红细胞膜和进一步提取膜脂脂肪酸及甲酯化,应用HP 5890/Finigan-MAT800气质联用仪,SGEBP-20石英毛细管柱,检测膜脂脂肪酸的不同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采用t检验处理。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2.1 手术前后胆红素变化

    胆道内,外引流手术组术后血胆红素值均有明显下降(P<0.01,表1)。

    表1 手术前后血红胆红素变化(±s,μmol/L) 组 别

    n

    术前

    术后

    P值

    内引流术

    7

, 百拇医药     312.8±95.7

    124.3±23.2

    <0.01

    外引流术

    5

    369.2±98.5

    139.2±30.1

    <0.01

    2.2 手术前后膜脂主要脂肪酸含量分析

    胆道内引流术后病人红细胞膜的膜脂主要脂肪酸含量与正常人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引流术前与外引流术前膜脂脂肪酸的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表现为棕榈酸(C16∶0)含量显著增加(P<0.01),油酸(C18∶1)(P<0.001),花生四烯酸(C20∶4)(P<0.05)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减少,双腱含量减少;胆道内引流术后2周,其膜脂的双腱含量增加,长链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增多。外引流术后虽然C16∶0含量下降,而C18∶1和C20∶4也稍有增加,但变化缓慢,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手术前后红细胞膜脂主要脂肪酸含量变化(±s,%) 组 份
, http://www.100md.com
    n

    棕榈酸(C16∶0)

    硬脂酸(C18∶0)

    油酸(C18∶1)

    亚油酸(C18∶2)

    花生四烯酸(C20∶4)

    内引流术前

    7

    55.90±5.23

    15.77±2.00

    11.05±1.32

    12.08±3.96
, 百拇医药
    5.20±2.60

    内引流术后

    7

    43.45±1.92

    15.85±1.51

    18.40±1.02

    13.00±1.94

    9.30±0.91

    外引流术后

    5

    56.03±4.83

    14.86±2.18
, 百拇医药
    11.04±1.32

    12.98±3.69

    5.09±2.87

    外引流术后

    5

    52.23±3.52

    15.49±2.30

    12.88±1.02

    13.70±2.96

    5.70±2.78

    正常对照

    5
, 百拇医药
    43.83±3.72

    15.42±2.35

    18.57±1.55

    13.10±2.79

    9.08±0.81

    3 讨 论

    梗阻性高胆红素血症时,红细胞膜脂因脂质过氧化等作用[4],使不饱和脂肪酸被过氧化降解,致使其含量降低,细胞膜脂的饱和脂肪酸C16∶0增加,以及C18∶1,C20∶4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使膜稳定性降低,细胞易于破裂,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我们已证实[4]良性梗阻与恶性梗阻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对红细胞膜脂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以及手术后荷瘤与无瘤状态,对红细胞膜脂的变化也无明显差异。
, http://www.100md.com
    本组结果显示,在梗阻性高胆红素血症时,胆道内引流术后,随着胆道梗阻的解除,膜脂长链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增多,双腱含量增加,膜脂成分趋向正常,细胞功能改善,有利于病人的及早康复。而外引术后膜脂组分也可改善,但变化缓慢,对病人的及早康复作用不明显。提示在临床上对于一般状况差,不能行根治手术的梗阻性黄疸病人,应尽可能行胆道内引流术,以期能及早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和细胞功能[3,5],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胆道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早期的不同影响,提示术后胆汁的大量丢失对病人极其不利,也提示胆汁内是否含有其它促进病人恢复的重要因子,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朱建平(1966-),男,浙江乐清人,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主治医师,从事肝胆外科,危重病医学方面研究。

    参考文献:

    [1]Lacaine F, Fourtanier G, Fingerhut A, et al. Surgic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A prospective multivariate 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ery, 1995,161(10):729~734.
, http://www.100md.com
    [2]杨晓发,李开宗,付由池,等.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5,33(7):416~416.

    [3]朱建平,林昀,沈子威,等.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膜脂变化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15(2):121~122.

    [4]刘湘陶,沈莉萍,王夔,等.胆红素自由基对人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报,1993,25(5):369~370.

    [5]Kawarada Y, Higashiguchi T, YoKoi H, et al. 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ge in obstructive jaundice[J]. Hepato-Gastroenterology, 1995,42(4):300~307.

    收稿日期:1998-06-13

    修稿日期:2000-02-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