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监护体会
作者:邱取珍
单位:安徽省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233004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监护
淮海医药000255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654.1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的新方法。本方法仅在浅低温下完成,不用心脏停搏液,对心脏不产生再灌注损伤,有利于心脏恢复,并发症少,本组病例经精心监护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为我院1998年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36岁。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6例。16例均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右进胸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
, http://www.100md.com
2 手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术前常有恐惧心理,思想负担重,易出现心律异常,影响手术麻醉,我们通过已康复患者做实地解说,使其减少恐惧,同时带病人参观复苏室,介绍术后如何配合医护治疗,使其增强手术信心。
2.2 吸氧疗法 术前吸氧能明显提高患者通气循环携氧功能,常为每天2次,每次30 min,共吸氧7 d。一般能使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其预后良好。若低于90%预后不良。
2.3 心肌极化液的应用 应用心肌极化液(10%GS 500 ml,胰岛素10 u,氯化钾15 ml,25%硫酸镁5 ml)每天1次,应用5~7 d。可改善心肌功能,利于围术期恢复。
3 手术后监护
3.1 严密管理呼吸系统 改善气体交换,预防呼吸衰竭,患者回复苏室后常规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应用西门子呼吸机(900 c)控制呼吸,技术参数为潮气量10 ml*kg-1体重,呼吸频率,成人12~14次/min,小儿16~18次/min,吸氧浓度为40%~50%,吸气压为10~15 cmH2O,呼吸比为2∶1,吸气时间1 s。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患者呼吸与呼吸机对抗或在吸痰时患者躁动,可致肺动脉压力急剧上升而诱发右心衰竭,我们采用安定100 mg或吗啡10 mg静脉注射(小儿减半量),保持患者安静。如患者已安全清醒,可用语言或手势告诉保持头部正确位置,避免导管滑脱影响呼吸机正常工作。②呼吸道湿化,呼吸机湿化器内加庆大霉素16万u及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10 mg,去离子水100 ml进行雾化吸入。③定时吸痰,每30 min1次(或酌情),吸痰管应旋转进出,避免伤及呼吸道粘膜。气管导管拔除后,可雾化吸入,定时翻身,拍背,以利排痰。
, 百拇医药
3.2 血液动力学监护 患者进复苏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电介质、桡动脉压、末梢循环、24 h出入量等。还应注意:①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特别是血压与心率能提示心输出量的改变。②血管活性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剂量应根据血液动力学变化调整输液泵内速度(多巴胺要求为5~10 μg*min-1*Kg-1,硝普钠要求1~5 μg*min-1*Kg-1),根据要求和药物浓度调整输液泵内每小时入量的参数。
4 体会
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冠状血流不中断,心肌继续保持氧压,血流供应,但心肌不作功,并继续保持有规律跳动,在体外循环下,血流量灌注充分,心肌缺血损伤少,对机体病理生理改变影响明显减少,术后临床表现较为稳定。
采用该方法,术后2~3 h患者意识、瞳孔均逐渐恢复正常,未因左心排气欠佳,出现微小脑血管空气栓塞,出现脑部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本组手术患者术后心率基本恢复在80~120次/min,血压75~120/60~75 mmHg之间,这因浅低温心肌耗氧少,无缺氧。术后1 h采血气分析,氧饱和度监测均在正常范围。心脏不停跳,手术时间短,血容量丢失少,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能及时调整补充。
尿量的多少,常间接反映心脏功能和有效循环血量充足与否,采用该手术的患者术后每小时尿量 60~100 ml,如出现术后尿量少,是否与血压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暂时性肾血灌注不良有关,以便及时补充血容量。
该手术为右进胸术后留置胸引管一根。一般引流量24 h为200 ml(血性),每隔30 min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扭曲,保持通畅。如在1 h内引流总量超过150 ml,就要严密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因术中转机时间短,血液中各种成份破坏少,一般术后24~48 h即可拔管。
采用右进胸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痊愈后对该切口非常满意,特别女性患者,改变以往胸骨正中切口带来的心理上不良刺激。, 百拇医药
单位:安徽省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233004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监护
淮海医药000255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654.1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的新方法。本方法仅在浅低温下完成,不用心脏停搏液,对心脏不产生再灌注损伤,有利于心脏恢复,并发症少,本组病例经精心监护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为我院1998年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36岁。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6例。16例均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右进胸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
, http://www.100md.com
2 手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术前常有恐惧心理,思想负担重,易出现心律异常,影响手术麻醉,我们通过已康复患者做实地解说,使其减少恐惧,同时带病人参观复苏室,介绍术后如何配合医护治疗,使其增强手术信心。
2.2 吸氧疗法 术前吸氧能明显提高患者通气循环携氧功能,常为每天2次,每次30 min,共吸氧7 d。一般能使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其预后良好。若低于90%预后不良。
2.3 心肌极化液的应用 应用心肌极化液(10%GS 500 ml,胰岛素10 u,氯化钾15 ml,25%硫酸镁5 ml)每天1次,应用5~7 d。可改善心肌功能,利于围术期恢复。
3 手术后监护
3.1 严密管理呼吸系统 改善气体交换,预防呼吸衰竭,患者回复苏室后常规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应用西门子呼吸机(900 c)控制呼吸,技术参数为潮气量10 ml*kg-1体重,呼吸频率,成人12~14次/min,小儿16~18次/min,吸氧浓度为40%~50%,吸气压为10~15 cmH2O,呼吸比为2∶1,吸气时间1 s。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患者呼吸与呼吸机对抗或在吸痰时患者躁动,可致肺动脉压力急剧上升而诱发右心衰竭,我们采用安定100 mg或吗啡10 mg静脉注射(小儿减半量),保持患者安静。如患者已安全清醒,可用语言或手势告诉保持头部正确位置,避免导管滑脱影响呼吸机正常工作。②呼吸道湿化,呼吸机湿化器内加庆大霉素16万u及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10 mg,去离子水100 ml进行雾化吸入。③定时吸痰,每30 min1次(或酌情),吸痰管应旋转进出,避免伤及呼吸道粘膜。气管导管拔除后,可雾化吸入,定时翻身,拍背,以利排痰。
, 百拇医药
3.2 血液动力学监护 患者进复苏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电介质、桡动脉压、末梢循环、24 h出入量等。还应注意:①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特别是血压与心率能提示心输出量的改变。②血管活性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剂量应根据血液动力学变化调整输液泵内速度(多巴胺要求为5~10 μg*min-1*Kg-1,硝普钠要求1~5 μg*min-1*Kg-1),根据要求和药物浓度调整输液泵内每小时入量的参数。
4 体会
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冠状血流不中断,心肌继续保持氧压,血流供应,但心肌不作功,并继续保持有规律跳动,在体外循环下,血流量灌注充分,心肌缺血损伤少,对机体病理生理改变影响明显减少,术后临床表现较为稳定。
采用该方法,术后2~3 h患者意识、瞳孔均逐渐恢复正常,未因左心排气欠佳,出现微小脑血管空气栓塞,出现脑部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本组手术患者术后心率基本恢复在80~120次/min,血压75~120/60~75 mmHg之间,这因浅低温心肌耗氧少,无缺氧。术后1 h采血气分析,氧饱和度监测均在正常范围。心脏不停跳,手术时间短,血容量丢失少,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能及时调整补充。
尿量的多少,常间接反映心脏功能和有效循环血量充足与否,采用该手术的患者术后每小时尿量 60~100 ml,如出现术后尿量少,是否与血压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暂时性肾血灌注不良有关,以便及时补充血容量。
该手术为右进胸术后留置胸引管一根。一般引流量24 h为200 ml(血性),每隔30 min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扭曲,保持通畅。如在1 h内引流总量超过150 ml,就要严密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因术中转机时间短,血液中各种成份破坏少,一般术后24~48 h即可拔管。
采用右进胸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痊愈后对该切口非常满意,特别女性患者,改变以往胸骨正中切口带来的心理上不良刺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