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43019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42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张锋 杨森昌 周哲慧

    单位:张锋(上海市崇明中心医院,上海 202150);杨森昌(上海市崇明中心医院,上海 202150);周哲慧(上海市崇明中心医院,上海 202150)

    关键词:低血糖;糖尿病;老年

    宁夏医学杂志000222 【摘要】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发生治疗转归情况,结果40例恢复,2例发生不可逆大脑损害。结果提示老年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临床症状隐匿,病情严重不易纠正。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949(2000)02-0101-01

    老年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常发生低血糖反应,症状隐匿不易发现,且病情严重不易纠正,我们总结了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4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老年糖尿病42例,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Ⅱ型糖尿病。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60~80岁;病程半月~20年,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9例(蛋白尿+~,肌酐120~210μmol/L)。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7例。感染7例,胃肠炎3例,饮食不当1例,骨折外伤2例。9例因糖尿病合并肾病、高血压而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例因骨折合并用英太青。42例均出现过血糖<2.78mmol/L,符合低血糖诊断。

    1.2 低血糖表现:29例有不同程度面色苍白、出冷汗、饥饿感、手抖、乏力等症状。9例仅表现烦躁、意识障碍,其中1例合并有偏瘫。4例无症状,治疗过程中复查血糖时发现。

    1.3 用药情况:发生低血糖前交替应用D860、达美康、二甲双胍、消渴丸(含有优降糖)等降糖药物,有时同时用二种以上降糖药及用胰岛素治疗。
, 百拇医药
    1.4 治疗经过:确诊后用50%葡萄糖40~60ml静注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继用10%葡萄糖500~1000ml静滴,如血糖上升不满意或不稳定,则持续静滴24~72小时,同时可加用氢化考的松100mg,72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

    2 结果

    经抢救40例恢复,2例因延误诊断造成可逆性大脑损害。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逐渐减退,胰升血糖素释放减少,生长激素、肾上腺素也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尤其当老年糖尿病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时,胰岛素清除缓慢,易造成降糖药物的积蓄而发生低血糖。最常见为短暂的大脑功能损害,可表现为精神障碍,或嗜睡、谵妄,甚至昏迷。常常是无任何前驱症状即神志丧失[1]。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状的知觉减少,亦增加了老年糖尿病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 http://www.100md.com
    脑组织代谢与血糖供应有密切关系,长期而严重低血糖可引起脑部缺糖、缺氧症状发生,首先大脑皮质受抑制,继而皮质下中枢,最终中脑、延脑受累。一般认为,若低血糖昏迷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脑细胞病变不可逆而致严重损害中枢神经功能,可呈现去大脑皮层的某些特征,或常发生局灶性的异常,特别是偏瘫,病人往往处于不可逆性昏迷状态,进而死亡。即使经治疗血糖恢复正常也会遗留痴呆症[2]。本组病例中有1例低血糖同时出现偏瘫,2例因诊断、治疗不及时而造成不可逆性大脑损害。因此,要早期诊断低血糖,及早给予治疗。当情况紧急而高度怀疑为低血糖者,可在抽血后不等血糖报告,即予静注葡萄糖以争取抢救时间。老年人发生低血糖首先考虑为降糖药过量,或因其他疾病合并应用了ACEI、β受体阻滞剂、非甾体类激素等。有报道合并应用ACEI可引起低血糖,本组低血糖中有9例合用了ACEI。主要是由于ACEI能提高Ⅱ型糖尿病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利用,降低外周胰岛素抵抗,改善葡萄糖代谢[3]。所以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与ACEI合用时,要警惕低血糖发生。
, 百拇医药
    本组部分病人由于选药欠合理造成的,如选用消渴丸。目前认为老年人用降糖剂量应谨慎,尤其是优降糖,低血糖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生却很严重。而且低血糖持续时间长,易引起可逆性脑损害,并且经补充葡萄糖低血糖纠正后,易再次发生低血糖,应防止反复。本组病例中有1例因用消渴丸而症状不明显,延误治疗造成不可逆性脑损害。因此,老年糖尿病尤其是合并有肝、肾功能损害时应慎用优降糖等磺脲类药物。对低血糖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凡意识不清的糖尿病患者均要想到低血糖的可能[4]。但应与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昏迷、高渗性昏迷等相鉴别。同时要严格掌握降糖药物的适应证特别是仅有尿糖阳性,而没有根据血糖结果,就按糖尿病处理,易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新诊断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超体重者,体育运动及饮食控制,使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常可使血糖达到较好控制。急于投用降糖药物,特别是给予足量磺脲类药物,往往发生低血糖反应。因此加强对病人糖尿病知识教育,教会病人合理饮食调配,运动量控制,用药方法,血糖、尿糖自我监测等也是预防低血糖发生的有力措施之一。
, 百拇医药
    责编:马兴忠

    参考文献

    [1]张家庆.低血糖诊断的新进展[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5,15(2):89

    [2]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61

    [3]毛晓明,饶亚萍,辜燕燕,等.依那普利对NIDDM患者糖代谢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13:151

    [4]白耀.低血糖症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8,15(2):60

    (收稿:1999-09-02 修回:1999-11-0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