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罗德云 张世雯 李晓华 邱萌 李潞 鄢希 任莉 侯梅 周清华 董国良
单位:罗德云 张世雯 李晓华 邱萌 李潞 鄢希 任莉 侯梅 周清华(610041 成都,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董国良(新都县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中心)
关键词:
中国肺癌杂志000216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与生命。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地增长[1]。我们将我院肿瘤中心化疗科1996年1月至1999年3月间收治的194例肺癌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了系统的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结果
1.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中男性158例,女性36例,男女之比为4.4∶1。该组患者就诊时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85岁,中位年龄63.9岁,其中在50~79岁者占80.9%。194例中141例有吸烟史,吸烟指数范围为90~2 600支.年,超过400支.年者有115例,占吸烟者的81.6%。具体分布为100支.年以下者1例,100~200支.年者4例,200~300支.年者12例,300~400支.年者9例,400~600支.年者33例,600~800支.年者32例,800~1 000支.年者28例,1 000支.年以上者22例。死亡时患者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50岁以上者占85.6%。
, 百拇医药
表1 194例肺癌死亡时年龄分布
Tab 1 Death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194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ge range (years)
<30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
No. of cases
, 百拇医药
3
7
18
40
68
49
9
%
1.5
3.6
9.3
20.6
35.1
25.3
, 百拇医药
4.6
1.2 诊断与病理类型 患者的诊断分2种情况,一是有直接的病理证据;另一部分无病理证据。前者包括:①能手术者的术后病理;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③转移病灶病理活检或穿刺;④恶性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的细胞学检查。后者诊断依赖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片或CT检查或MRI检查、转移灶的相应影像学检查(如肝脏B超或CT,头部CT或MRI检查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全组中39例为手术后病理确诊,35例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30例为体表转移灶活检病理确诊,28例为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鳞癌57例,占29.4%;腺癌38例,占19.6%;小细胞肺癌26例,占13.4%;腺鳞癌5例,占2.6%;未分型6例,占3.1%。有62例患者因身体状况或病变部位无法获得直接病理依据。
1.3 分期情况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如胸部X线片、CT片、MRI检查、B超、骨扫描显像等)综合分析,手术者则进行术后病理分期,并参照1988年国际抗癌联盟公布的TNM分期标准分期[2],小细胞肺癌的分期还参照1989年6月第三届国际肺癌研究会标准分成局限期和广泛期[3]。本组患者有39例系术后病理分期,其余患者系诊断时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影像检查结果后确定的临床分期。全组有Ⅰ期1例(0.5%),Ⅱ期4例(2.1%),ⅢA期31例(16.0%),ⅢB期45例(23.2%),Ⅳ期113例(58.2%),Ⅲ期以上占97.4%(189/194)。26例小细胞肺癌中局限期10例,广泛期16例。
, 百拇医药
1.4 首发症状或体征 本组病例首发症状依次为干咳77例次(39.7%),咳嗽咯血52例次(26.8%),胸痛30例次(15.5%),骨痛15例次(7.7%),呼吸困难13例次(6.7%),头痛6例次(3.1%),头面部浮肿5例次(2.6%),上肢麻木3例次(1.5%),腹痛2例次(1.0%),以及腹部肿块、背部肿块、肌痛、复视、声嘶、癫痫发作各1例(0.5%),有14例(7.2%)患者系体检时发现肺部肿块而就诊。从出现首发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为1周至4年,中位就诊时间为3.3周(体检者除外)。
1.5 原发灶部位分布情况 病灶位于左上肺者52例(26.8%),左下肺32例(16.5%),右上肺55例(28.3%),右中肺20例(10.3%),右肺下叶35例(18.0%);周围型93例(47.9%),中央型101例(52.1%)。
1.6 转移情况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影像检查资料分析后确定,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是胸部X线、CT、头颅CT或MRI,腹部B超或CT,疑有骨转移者作相应部位X线检查和全身骨扫描显像检查。全组患者转移情况见表2,表中的其他指肾上腺、肾、腋下、骨髓、颊粘膜转移各1例。全组转移率为95.9%(186例),其中远处的转移率高达76.8%(149例)。在骨转移的51例患者中累及脊柱者36例(70.6%),肋骨25例(49.0%),骨盆21例(41.2%),四肢骨16例(31.4%),颅骨5例(2.6%),锁骨、肩胛骨、胸骨各2例(1.0%)。
, 百拇医药
按病理分类,鳞癌的总转移率为92.6%(50/57),腺癌为100%(38/38),小细胞肺癌为100%(26/26),腺鳞癌为80%(4/5)(表3)。表2 194例肺癌死亡患者转移情况
Tab 2 Metastatic status of the 194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etastatic site
No. of cases
Incidence rate(%)
Mediastinum
133
68.6
Intracranial
, 百拇医药
53
27.3
Bone
51
26.3
Lung
45
23.2
Liver
41
21.1
Supraclavicular
36
, 百拇医药
18.6
Subderma
20
10.3
Peritoneal cavity
9
4.6
Others
5
2.6
表3 病理分类与转移部位
Tab 3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metastatic site of the 194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etastatic site
, 百拇医药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denocarcinoma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n=57)
(n=38)
(n=26)
(n=5)
No. of cases
%
No. of cases
, 百拇医药
%
No. of cases
%
No. of cases
%
Mediastinum
34
59.6
26
68.4
18
69.2
3
, http://www.100md.com
60
Bone
15
26.3
13
34.2
3
11.5
2
40
Supraclavicular
11
19.3
, 百拇医药
8
21.1
10
38.5
0
Intracranial
12
21.1
11
28.9
9
34.6
2
, 百拇医药
40
Lung
9
15.8
10
26.3
7
26.9
2
40
Liver
8
14.0
, 百拇医药 7
18.4
12
46.2
2
40
Subderma
5
8.8
4
10.5
3
11.5
1
, http://www.100md.com
20
1.7 治疗情况 本组患者中因病期太晚或身体状况太差未进行放疗、手术和化疗者达91例(46.9%);单纯手术治疗者8例,单纯放疗者5例,单纯化疗者41例;手术加放疗者7例,手术加化疗者7例,放疗加化疗者18例,行手术加放疗者17例,即综合治疗者49例。在上述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抗感染,以及中医中药治疗。
手术方法主要是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放疗主要针对原发灶,纵隔淋巴结、锁骨上区或和其他转移灶区,选用60Co γ线或直线加速器的8 MV X线。病灶剂量多在50~60 Gy。化疗药物主要应用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顺铂(DDP)、卡铂(CBP)、足叶乙甙(VP-16)等。
1.8 生存期 每例患者均有详细病史及治疗、演变记录,从出现首发症状到死亡计为发病生存期,从确诊为肺癌到死亡计为诊断后生存期,统计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以及相应病理类型的中位生存期、不同分期的中位生存期。全组患者的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5.3月,最短3 d,最长49个月;发病生存期的中位生存期为8.7月,最短15d,最长60余月;鳞癌的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6.0月,腺癌为6.4月,小细胞肺癌为11月;手术者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13.8月,未手术者为3.9月;TNM分期中Ⅰ期中位生存期为1月(Ⅰ期患者仅1例,死于合并症,与肿瘤无关),Ⅱ期为13月,ⅢA期为9.2月,ⅢB期为4.7月,Ⅳ期仅3.8月。
, 百拇医药
1.9 死亡原因 根据患者的死亡前临床演变加以判定患者死亡原因,每例患者死亡后均有相应科室的讨论记录,依据讨论结果加以确定死因,同时判定死亡与肺癌有无关系。全组中因肺部感染引起呼吸衰竭死亡者有143例(73.7%);脑转移引起脑疝致死者21例(10.8%);肿瘤进展,压迫气道窒息者13例(6.7%);大出血12例(6.2%),其中大咯血9例,消化道大出血3例;心包积液填塞致死者2例(1.0%);另外3例(1.5%)死于合并症,与肿瘤无直接关系。
1.10 肿瘤控制情况 所有患者在死亡时肿瘤病灶均存在,没有1例肿瘤得到控制。
2 讨论
普遍认为肺癌累及的人群主要是中老年,并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吸烟者高于非吸烟者。本组资料中50岁以上者占80%以上,男女之比4.4∶1,而吸烟者占72.7%。
, 百拇医药
肺癌的首发症状主要系胸部病变引起的表现,如干咳、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及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引起的头颈部浮肿等,部分患者(16.0%)一开始就表现为由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即肺癌的肺外表现,依次有骨痛、头痛、上肢麻木、腹痛、癫痫发作、复视,另有少数患者表现为肌肉疼痛,与文献[4~6]报道一致。这部分患者由于缺乏肺部症状和体征,常常导致误诊,而一旦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治疗机会,因此临床医生对这部分患者必须特别谨慎,及时拍摄胸部X线片,使患者得到诊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本组患者在就诊时多数已是晚期,Ⅲ期以上者占绝大多数,高达95%以上,一方面因为诊断偏晚,从出现症状到诊断的中位时间为3.3月,最长的达4年多,即一半的患者是在出现症状后3个多月才能得到诊断;另一方面由于肺的代偿功能强,特别是周围型肺癌,病变需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引起临床表现,因此延误了诊断。提高肺癌的确诊率,尤其是早期肺癌的诊断,仍是肺癌研究急待解决的难题。
, http://www.100md.com 肺癌的转移发生率极高,本组95.9%的患者发生了转移,除纵隔外发生远处转移者达76.8%,在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均是100%发生转移,可见远处转移是导致本组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从转移的部位上看依次为纵隔、颅内、骨、肺内、肝、锁骨上、皮下及腹腔。本组资料再次提示肺癌恶性程度高,极易发生远处转移,甚至在早期时已发生微转移[7]。因此在对肺癌原发灶进行治疗时,还应注意经常搜寻转移病灶,并给予相应治疗,甚至在未明确转移病灶前就给予转移预防措施。
肺癌的治疗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期进行选择,其疗效与组织类型及期别密切相关[8]。手术治疗效果最好,但适于早期(Ⅰ、Ⅱ期及部分Ⅲ期)患者;其余的Ⅲ期患者适于放疗结合化疗;Ⅳ期预后最差,治疗目的是为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因此宜为化疗为主,辅以支持疗法。本组患者就诊后近一半的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一方面是病期晚,另一方面是因为患者多是老年患者,有合并症存在,潜在身体状况差。能手术的只有20.1%(39/194),因此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5.3月。将手术者与未手术者对比,前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后者(分别是13.8月和3.9月),可见手术仍是治疗肺癌最有效的手段。在1996年的第六届全国肺癌会议上,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报道,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和/或放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均不理想,高达89.3%的患者无效或进展,只有10.7%的患者在早期达PR,且生存质量差者高达82.1%,而姑息治疗者生存质量高于放化疗患者,在生存期方面姑息治疗者反而高于化疗和/或放疗者[9]。本组资料也显示晚期肺癌患者虽经放化疗,治疗效果亦较差。可见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尚需进一步探索。
, 百拇医药
从死亡原因上看本组患者均是直接或间接与肿瘤未能控制有关,只有3例死于合并症(与肿瘤无关)。因此,提高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尽早发现肺癌并及时手术切除,控制肿瘤转移,对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定时体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周清华主编.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
2,孙燕,周际昌主编.临床肿瘤学手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1-152.
3,Stahel R, et al.Staging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ung Cancer,1989,5(2)∶119-124.
4,沈尔兢,仇欣荪,赵业志.肺癌脑转移的外科治疗.中华肿瘤杂志,1990,12(3)∶210-212.
, 百拇医药
5,苏守元,尹兴家,刘汉绂,等.肺癌的肺外表现25例报告.中华外科杂志,1982,20(12)∶752-754.
6,张天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88-2492.
7,Maruyama R, Sugio K, Mitsudomi J,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recurrence and micrometastases in the lymph nodes of patients with stage Ⅰ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Thora Cardiovasc Surg,1997,114(4)∶535-542.
8,廖美琳主编.肺癌现代治疗.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5-7.
9,高薇薇,卜建玲,高宁.晚期肺腺癌病人治疗探讨.肿瘤,1996,16(2增刊)∶325-326.
(收稿:1999-04-28 修回:1999-09-30), http://www.100md.com
单位:罗德云 张世雯 李晓华 邱萌 李潞 鄢希 任莉 侯梅 周清华(610041 成都,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董国良(新都县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中心)
关键词:
中国肺癌杂志000216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与生命。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地增长[1]。我们将我院肿瘤中心化疗科1996年1月至1999年3月间收治的194例肺癌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了系统的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结果
1.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中男性158例,女性36例,男女之比为4.4∶1。该组患者就诊时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85岁,中位年龄63.9岁,其中在50~79岁者占80.9%。194例中141例有吸烟史,吸烟指数范围为90~2 600支.年,超过400支.年者有115例,占吸烟者的81.6%。具体分布为100支.年以下者1例,100~200支.年者4例,200~300支.年者12例,300~400支.年者9例,400~600支.年者33例,600~800支.年者32例,800~1 000支.年者28例,1 000支.年以上者22例。死亡时患者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50岁以上者占85.6%。
, 百拇医药
表1 194例肺癌死亡时年龄分布
Tab 1 Death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194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ge range (years)
<30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
No. of cases
, 百拇医药
3
7
18
40
68
49
9
%
1.5
3.6
9.3
20.6
35.1
25.3
, 百拇医药
4.6
1.2 诊断与病理类型 患者的诊断分2种情况,一是有直接的病理证据;另一部分无病理证据。前者包括:①能手术者的术后病理;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③转移病灶病理活检或穿刺;④恶性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的细胞学检查。后者诊断依赖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片或CT检查或MRI检查、转移灶的相应影像学检查(如肝脏B超或CT,头部CT或MRI检查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全组中39例为手术后病理确诊,35例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30例为体表转移灶活检病理确诊,28例为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鳞癌57例,占29.4%;腺癌38例,占19.6%;小细胞肺癌26例,占13.4%;腺鳞癌5例,占2.6%;未分型6例,占3.1%。有62例患者因身体状况或病变部位无法获得直接病理依据。
1.3 分期情况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如胸部X线片、CT片、MRI检查、B超、骨扫描显像等)综合分析,手术者则进行术后病理分期,并参照1988年国际抗癌联盟公布的TNM分期标准分期[2],小细胞肺癌的分期还参照1989年6月第三届国际肺癌研究会标准分成局限期和广泛期[3]。本组患者有39例系术后病理分期,其余患者系诊断时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影像检查结果后确定的临床分期。全组有Ⅰ期1例(0.5%),Ⅱ期4例(2.1%),ⅢA期31例(16.0%),ⅢB期45例(23.2%),Ⅳ期113例(58.2%),Ⅲ期以上占97.4%(189/194)。26例小细胞肺癌中局限期10例,广泛期16例。
, 百拇医药
1.4 首发症状或体征 本组病例首发症状依次为干咳77例次(39.7%),咳嗽咯血52例次(26.8%),胸痛30例次(15.5%),骨痛15例次(7.7%),呼吸困难13例次(6.7%),头痛6例次(3.1%),头面部浮肿5例次(2.6%),上肢麻木3例次(1.5%),腹痛2例次(1.0%),以及腹部肿块、背部肿块、肌痛、复视、声嘶、癫痫发作各1例(0.5%),有14例(7.2%)患者系体检时发现肺部肿块而就诊。从出现首发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为1周至4年,中位就诊时间为3.3周(体检者除外)。
1.5 原发灶部位分布情况 病灶位于左上肺者52例(26.8%),左下肺32例(16.5%),右上肺55例(28.3%),右中肺20例(10.3%),右肺下叶35例(18.0%);周围型93例(47.9%),中央型101例(52.1%)。
1.6 转移情况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影像检查资料分析后确定,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是胸部X线、CT、头颅CT或MRI,腹部B超或CT,疑有骨转移者作相应部位X线检查和全身骨扫描显像检查。全组患者转移情况见表2,表中的其他指肾上腺、肾、腋下、骨髓、颊粘膜转移各1例。全组转移率为95.9%(186例),其中远处的转移率高达76.8%(149例)。在骨转移的51例患者中累及脊柱者36例(70.6%),肋骨25例(49.0%),骨盆21例(41.2%),四肢骨16例(31.4%),颅骨5例(2.6%),锁骨、肩胛骨、胸骨各2例(1.0%)。
, 百拇医药
按病理分类,鳞癌的总转移率为92.6%(50/57),腺癌为100%(38/38),小细胞肺癌为100%(26/26),腺鳞癌为80%(4/5)(表3)。表2 194例肺癌死亡患者转移情况
Tab 2 Metastatic status of the 194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etastatic site
No. of cases
Incidence rate(%)
Mediastinum
133
68.6
Intracranial
, 百拇医药
53
27.3
Bone
51
26.3
Lung
45
23.2
Liver
41
21.1
Supraclavicular
36
, 百拇医药
18.6
Subderma
20
10.3
Peritoneal cavity
9
4.6
Others
5
2.6
表3 病理分类与转移部位
Tab 3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metastatic site of the 194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etastatic site
, 百拇医药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denocarcinoma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n=57)
(n=38)
(n=26)
(n=5)
No. of cases
%
No. of cases
, 百拇医药
%
No. of cases
%
No. of cases
%
Mediastinum
34
59.6
26
68.4
18
69.2
3
, http://www.100md.com
60
Bone
15
26.3
13
34.2
3
11.5
2
40
Supraclavicular
11
19.3
, 百拇医药
8
21.1
10
38.5
0
Intracranial
12
21.1
11
28.9
9
34.6
2
, 百拇医药
40
Lung
9
15.8
10
26.3
7
26.9
2
40
Liver
8
14.0
, 百拇医药 7
18.4
12
46.2
2
40
Subderma
5
8.8
4
10.5
3
11.5
1
, http://www.100md.com
20
1.7 治疗情况 本组患者中因病期太晚或身体状况太差未进行放疗、手术和化疗者达91例(46.9%);单纯手术治疗者8例,单纯放疗者5例,单纯化疗者41例;手术加放疗者7例,手术加化疗者7例,放疗加化疗者18例,行手术加放疗者17例,即综合治疗者49例。在上述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抗感染,以及中医中药治疗。
手术方法主要是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放疗主要针对原发灶,纵隔淋巴结、锁骨上区或和其他转移灶区,选用60Co γ线或直线加速器的8 MV X线。病灶剂量多在50~60 Gy。化疗药物主要应用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顺铂(DDP)、卡铂(CBP)、足叶乙甙(VP-16)等。
1.8 生存期 每例患者均有详细病史及治疗、演变记录,从出现首发症状到死亡计为发病生存期,从确诊为肺癌到死亡计为诊断后生存期,统计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以及相应病理类型的中位生存期、不同分期的中位生存期。全组患者的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5.3月,最短3 d,最长49个月;发病生存期的中位生存期为8.7月,最短15d,最长60余月;鳞癌的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6.0月,腺癌为6.4月,小细胞肺癌为11月;手术者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13.8月,未手术者为3.9月;TNM分期中Ⅰ期中位生存期为1月(Ⅰ期患者仅1例,死于合并症,与肿瘤无关),Ⅱ期为13月,ⅢA期为9.2月,ⅢB期为4.7月,Ⅳ期仅3.8月。
, 百拇医药
1.9 死亡原因 根据患者的死亡前临床演变加以判定患者死亡原因,每例患者死亡后均有相应科室的讨论记录,依据讨论结果加以确定死因,同时判定死亡与肺癌有无关系。全组中因肺部感染引起呼吸衰竭死亡者有143例(73.7%);脑转移引起脑疝致死者21例(10.8%);肿瘤进展,压迫气道窒息者13例(6.7%);大出血12例(6.2%),其中大咯血9例,消化道大出血3例;心包积液填塞致死者2例(1.0%);另外3例(1.5%)死于合并症,与肿瘤无直接关系。
1.10 肿瘤控制情况 所有患者在死亡时肿瘤病灶均存在,没有1例肿瘤得到控制。
2 讨论
普遍认为肺癌累及的人群主要是中老年,并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吸烟者高于非吸烟者。本组资料中50岁以上者占80%以上,男女之比4.4∶1,而吸烟者占72.7%。
, 百拇医药
肺癌的首发症状主要系胸部病变引起的表现,如干咳、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及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引起的头颈部浮肿等,部分患者(16.0%)一开始就表现为由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即肺癌的肺外表现,依次有骨痛、头痛、上肢麻木、腹痛、癫痫发作、复视,另有少数患者表现为肌肉疼痛,与文献[4~6]报道一致。这部分患者由于缺乏肺部症状和体征,常常导致误诊,而一旦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治疗机会,因此临床医生对这部分患者必须特别谨慎,及时拍摄胸部X线片,使患者得到诊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本组患者在就诊时多数已是晚期,Ⅲ期以上者占绝大多数,高达95%以上,一方面因为诊断偏晚,从出现症状到诊断的中位时间为3.3月,最长的达4年多,即一半的患者是在出现症状后3个多月才能得到诊断;另一方面由于肺的代偿功能强,特别是周围型肺癌,病变需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引起临床表现,因此延误了诊断。提高肺癌的确诊率,尤其是早期肺癌的诊断,仍是肺癌研究急待解决的难题。
, http://www.100md.com 肺癌的转移发生率极高,本组95.9%的患者发生了转移,除纵隔外发生远处转移者达76.8%,在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均是100%发生转移,可见远处转移是导致本组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从转移的部位上看依次为纵隔、颅内、骨、肺内、肝、锁骨上、皮下及腹腔。本组资料再次提示肺癌恶性程度高,极易发生远处转移,甚至在早期时已发生微转移[7]。因此在对肺癌原发灶进行治疗时,还应注意经常搜寻转移病灶,并给予相应治疗,甚至在未明确转移病灶前就给予转移预防措施。
肺癌的治疗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期进行选择,其疗效与组织类型及期别密切相关[8]。手术治疗效果最好,但适于早期(Ⅰ、Ⅱ期及部分Ⅲ期)患者;其余的Ⅲ期患者适于放疗结合化疗;Ⅳ期预后最差,治疗目的是为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因此宜为化疗为主,辅以支持疗法。本组患者就诊后近一半的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一方面是病期晚,另一方面是因为患者多是老年患者,有合并症存在,潜在身体状况差。能手术的只有20.1%(39/194),因此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5.3月。将手术者与未手术者对比,前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后者(分别是13.8月和3.9月),可见手术仍是治疗肺癌最有效的手段。在1996年的第六届全国肺癌会议上,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报道,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和/或放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均不理想,高达89.3%的患者无效或进展,只有10.7%的患者在早期达PR,且生存质量差者高达82.1%,而姑息治疗者生存质量高于放化疗患者,在生存期方面姑息治疗者反而高于化疗和/或放疗者[9]。本组资料也显示晚期肺癌患者虽经放化疗,治疗效果亦较差。可见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尚需进一步探索。
, 百拇医药
从死亡原因上看本组患者均是直接或间接与肿瘤未能控制有关,只有3例死于合并症(与肿瘤无关)。因此,提高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尽早发现肺癌并及时手术切除,控制肿瘤转移,对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定时体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周清华主编.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
2,孙燕,周际昌主编.临床肿瘤学手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1-152.
3,Stahel R, et al.Staging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ung Cancer,1989,5(2)∶119-124.
4,沈尔兢,仇欣荪,赵业志.肺癌脑转移的外科治疗.中华肿瘤杂志,1990,12(3)∶210-212.
, 百拇医药
5,苏守元,尹兴家,刘汉绂,等.肺癌的肺外表现25例报告.中华外科杂志,1982,20(12)∶752-754.
6,张天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88-2492.
7,Maruyama R, Sugio K, Mitsudomi J,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recurrence and micrometastases in the lymph nodes of patients with stage Ⅰ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Thora Cardiovasc Surg,1997,114(4)∶535-542.
8,廖美琳主编.肺癌现代治疗.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5-7.
9,高薇薇,卜建玲,高宁.晚期肺腺癌病人治疗探讨.肿瘤,1996,16(2增刊)∶325-326.
(收稿:1999-04-28 修回:1999-09-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