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46772
氯沙坦钾、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王晓峰 吕朝霞 董海兴 由广旭

    单位:王晓峰 由广旭(沈阳军区大连第一疗养院三科,大连市,116013);吕朝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董海兴(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高血压病;氯沙坦钾;培哚普利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000221

    摘要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培哚普利对104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交叉的方法,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两药均能显著降压。氯沙坦钾降低24小时平均血压和日间平均血压的幅度大于培哚普利,而且夜间降压平缓。两药的降压谷/峰比都超过62%。结论:氯沙坦钾和培哚普利均可做为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常规降压药物,前者更适用于杓型高血压和同时伴有冠心病的患者。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型)拮抗剂氯沙坦钾(科素亚)是一类新型抗高血压药物。为了了解该药物对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随机、单盲和交叉的方法,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了氯沙坦钾与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节律的影响,并进行了比较。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门诊病人104例,,年龄25~62岁,偶测舒张压(DBP)≥90 mmHg,收缩压(SBP)≥140 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 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和交叉设计,110例未经治疗或已治疗而停药的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进入为期2周的安慰剂导入期。于导入期末SBP≥140 mmHg、DBP≥90 mmHg的104例患者进入药物治疗期,他们被随机分为2组,按顺序先后接受培哚普利和氯沙坦钾的治疗各4周。两个药物治疗中间是为期2周的安慰剂洗脱期。

    1.2.1 血压测量:病人于安慰剂导入期末和每个药物治疗期末分别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使用全同步多参数HOLTER,CB-2300心电血压动态监测仪,监测所得参数有24小时、白天(6∶00~22∶00)、夜间(22∶00~6∶00)及每1小时的平均SBP、DBP。
, 百拇医药
    1.2.2 使用药物:治疗药物与安慰剂均为每日晨6时左右顿服,培哚普利的起始剂量为4 mg/日(法国施维雅药厂产品),氯沙坦钾50 mg/日(英国默沙东公司产品)。降压作用谷/峰比的计算,以用药后26小时具有最大降压幅度的邻近2小时均值作为峰值,以下一次用药前2小时的降压均值作为谷值,进行谷/峰比计算[1,2]

    1.3 资料分析

    数据以±s表示,t检验。

    2 结 果

    两种药物治疗前、后24小时血压曲线见图1、2。氯沙坦钾和培哚普利在降压的同时都保持了原有的昼夜节律,氯沙坦钾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分别为70%和62%,培哚普利为80%和69%。氯沙坦钾日间降压明显而夜间降压趋于平缓。
, 百拇医药
    图1 两种药物治疗前、后24小时收缩压变化

    3 讨 论

    一般而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无降压药物影响下,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20%,称为杓型血压。对于杓型高血压或同时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过分降低夜间血压,则有可能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塞[3,4],因而此类病人应选用对夜间降压作用小的药物。我们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氯沙坦钾降低日间平均血压的幅度大,而降低夜间血压的幅度显著低于日间,因而适用于杓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并冠心病的患者。

    图2 两种药物治疗前、后24小时舒张压变化

    人们在降压治疗的过程中注意到不仅血压增高可影响靶器官,同时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亦是高血压对靶器官损伤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5]。FDA提出了降压作用谷/峰比的概念[6],即降压药物在一次用药前的降压值(谷效应)必须是降压最大效应(峰效应)时血压的1/2到2/3以上,目的是希望达到平稳降压,不使血压波动过大。本观察显示,氯沙坦钾和培哚普利的降压谷/峰比都超过65%,达到FDA的标准,因此是适于一日服用一次的降压药。培哚普利的降压谷/峰比略大于氯沙坦钾,但总体降压幅度小于后者,因而氯沙坦钾24小时平稳降压效果更佳。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Zanchetli A.On Behalf of fhe italian nifedipine GITS stady Group.Trough:peak ratio of the blood pressure repsonse to dihyropyridine calcium antagonists.J hyprtens,1994,12(supp18):97~106

    2,Myers MG.Trough-to-peak ratio and 24-hour blood pressure control:Methodologic issue.A M J Hypertens,1995,8:214~219

    3,Floras J S.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nocturnal myocardial ischemia.Lancet,1988,2:994~996
, http://www.100md.com
    4,Tochikubo O,Minamisawa K,Miyakawa T,et al.Blood pressure during sleep: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Am J Cardiol,1991,67:18B~25B

    5,Mancia G,Frattola A,et al.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and endorgan damage in hypertension.J Hypertens,1994,12(supp18):35~42

    6,Rose M,Mc Mahon F G.Some problens with antihypertensive drugs stud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guidelines.Am J Hypertens,1990,3:151~155

    7,李晓东,孙亚清,马淑梅,等.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的影响.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3):39

    (收稿日期:1999-12-0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