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50285
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临床CT特点及救治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郑少钦 杨应明 章斐然

    单位:郑少钦(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515041);杨应明(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515041);章斐然(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515041)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0230 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近年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我院1989~1998年收治该病30例,治疗效果尚属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8例,女12例,年龄18天~7月,其中1个月内者3例,1~3月25例,3月以上2例;母乳喂养22例,母乳加米汤、米糊喂养7例,人工喂养1例;起病前有明确感染史(肠炎,上呼吸道炎等)14例,合并肝胆道畸形1例,合并营养不良3例。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 昏迷13例,烦躁不安15例,全身或局灶性抽搐18例,呕吐22例,发热8例,黄疸1例。前囟饱满25例,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8例,肢体肌张力增高16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0例,合并其他部位(皮下、针眼、消化道等)出血25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

    1.3 辅助检查 头颅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其中合并硬膜下血肿15例,并硬膜下及脑实质内血肿5例,脑室内出血1例;普遍存在缺血缺氧性脑病,其中伴发大面积脑梗死10例。血红旦白测定结果3.9 g/L~9.5 g/L,平均5.6 g/L,PT检查结果20例延长,10例正常(检查前已注射过维生素K)。

    1.4 治疗方法及结果 本组30例,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10例(脑疝者8例)。本组治愈25例(治愈率约占83.3%),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反应迟钝等后遗症(发生率约20%,5:25)。死亡3例(病死率10%),家属放弃治疗2例。
, 百拇医药
    2 讨论

    人体维生素K的主要来源通过饮食和肠内细菌群的合成,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病因与单纯母乳喂养、感染(由其是肠道感染)、肝胆道畸形等有关。合并颅内出血患者常表现为多部位出血、贫血、昏迷、抽搐、呕吐、以至脑疝形成。病情危重,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较高。涉及对本病的影像学特征与早期诊断、治疗问题,下面着重予以讨论。

    2.1 临床特点 本病主要临床特点为①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婴儿。本组29例,特别是1~3个月婴儿(25/29例)。②起病前或病程中有感染史、抗生素使用史(14例),或合并有肝胆道疾病。③突发出血倾向和急骤性贫血。④出现神经系统症侯群。⑤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和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活性明显降低[1]。⑥头颅CT检查显示以颅内脑实质外出血、积血为主要特征性。⑦接受维生素K治疗后短时间内出血倾向停止。本组病例具有上述特点,诊断明确。
, http://www.100md.com
    2.2 CT特点及产生机理 ①以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伴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合并脑梗死等多种表现;少数则以脑室内出血积血合并脑积水为表现。由于维生素K缺乏,影响机体凝血生理功能,产生了出血倾向;加之婴儿脑发育迅速,其血管及周围组织改变较快,这可能是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好发及出血形式多样原因。②缺血缺氧性脑病普遍存在,伴发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较高,出现时间较早,出血、积血部位多见于皮质边缘带,以顶枕部为甚。成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的脑血管痉挛或梗死高峰在出血后4~6天,小儿脑出血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往往在出血后即发生,本组伴发大面积脑梗死10例,发生率高达33%。其发生机理在于:①维生素K缺乏所致出血范围广泛,出血量较多,容易发生贫血,导致血液携氧功能障碍。②婴儿由于血容量少,对失血及缺水耐受性较差,容易发生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循环系统功能障碍。③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导致脑血管痉挛及继发性脑梗死。目前认为除物理因素刺激外(如脑组织移位血管的机械性牵拉),某些化学介质(如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等等)也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脑疝形成导致知名血管痉挛梗死是另一主要因素,也已成为定论。④小儿脑血管纤细,植物神经功能发育不健全,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的特点容易出现脑血管痉挛,也是易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2]。⑤频繁癫痫发作,导致脑耗氧量增加,也是另一重要的因素。
, 百拇医药
    2.3 救治 保守治疗: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量少,伴或不伴硬膜下或脑内小血肿,无明显占位效应,一般情况较好者,可行保守治疗。①给予及时补充维生素K;输新鲜血或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控制活动性出血,纠正贫血,维持循环稳定。②保证气道通畅、积极的抗癫痫治疗及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等。③自由基清除剂(如甘露醇)及激素的应用。④早期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⑤积血清散期及早行高压氧治疗。本组该类患者20例占66.6%,均行保守治疗治愈。积极微创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对于颅内出血、积血较多致颅高压,占位效应明显或伴脑疝者,或脑室内出血者(本组共有10例),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虽然病情危重,但仍有70%抢救成功率。手术应在充分术前准备,快速补充维生素K,活动性出血停止,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及早进行。因患儿病情危重,耐受性较差。我们采用微创手术方法—单个或多个小骨窗(1~2 cm)钻颅血肿清除,达到创伤小,出血少,继发损伤轻的目的。手术意义在于:清除脑表积血,既有利于解除脑受压、降低颅内压又有利于缓解皮层血管的痉挛;术区引流管的放置有利于进一步排除脑表血液,增强手术效果;同时引流脑脊液,带走部分内源性损害因子,减轻脑损害,从而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高压[3]
, 百拇医药
    总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病人病情危重。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均较高,正确认识其CT特点及产生机理,选择上述相应处理方法,可望提高疗效。本组遵循上述原则,治疗效果尚属满意。■

    参考文献:

    [1]赵雅泉,张小丽,李炳照,等.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221例综合报告.实用儿科杂志,1988,3(1):29-30.

    [2]杨应明,蚁克明,赖润龙.小儿外伤性血管痉挛与梗死关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3,14(6):351-352.

    [3]杨应明,郑少钦,许益民.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损伤.中国全科医学杂志,1998,1(3):166-168.

    收稿日期:1999-03-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