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51872
复方藤茶的抗菌试验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
     作者:林芹 林英辉

    单位:林芹(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 南宁 530023);林英辉(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南宁 530023)

    关键词:复方藤茶;抗菌;MIC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000226

    摘要 用对倍稀释法观察了复方藤茶煎剂的抑菌试验,证明对8种常见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葡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奈氏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85.5

    复方藤茶是由藤茶Ampelosis grossdentata(hand Mazz) W.t.Wand和芒果叶(Mangifara indica.linn)等中草药构成(两种药物均经刘寿养、韦松基两位副教授鉴定)。藤茶又名田婆茶系葡萄科显齿蛇葡萄,性凉,味甘淡,具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产于福建,湖南,广西桂北地区等地,民间常用于治疗感冒,退热,咽喉肿痛,风湿等病症,部分研究单位研究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退热等作用[1,2],对家兔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3],用于治疗化脓性皮肤疾病有效率达到90%以上[4],其中含有杨梅树皮素和双氢杨梅树皮素等多种成份[5,6]。芒果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及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广西的百色地区大量栽培,具有万亩果园之称,该品树叶性凉,味酸甘,经部分单位研究表明该品含有芒果甙,异芒果甙等成份外,还含有多种其它成份,据报导,该品可用防治流感和治疗慢性气管炎[8~10],抗单纯疱疹等[11]。为探索该品的抗菌消炎的药理作用,本文就其抗菌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试验材料

    1.1 药物制备 为了观察两种药物抗菌作用,把藤茶与芒果按不同比例分为A药和B药(下同)。取一定量阴干藤茶(采自桂林地区龙胜县)和芒果叶(带细枝),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粉碎,用自来水煮3次,第一次用10倍水煮开后再煮1h,过滤,第二,第三次分别加水5倍煮开后再煮30min过滤,去渣,合并三次滤液,浓缩备用。

    1.2 药品及试剂 各种细菌培养基。

    1.3 仪器 培养箱,平皿。

    1.4 菌种 见表1。

    2 方法及结果

    固体稀释法:将药液对倍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加入定量的营养琼脂养基中,均匀混合制成含各种不同药物浓度的培养基然后接种各种不同试验菌于培养基上,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各菌生长情况,结果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复方藤茶抑菌浓度MIC(mg生药/ml) 菌名/药物

    A药

    B药

    乙型链球菌

    31.25

    187.5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

    0.98

    11.72

    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209

    1.95

    23.43
, http://www.100md.com
    白色葡萄球菌

    0.49

    2.93

    奈氏菌

    1.95

    46.88

    大肠杆菌

    3.9

    23.43

    福氏痢疾杆菌

    3.9

    46.88

    伤寒杆菌
, 百拇医药
    1.95

    23.43

    绿脓杆菌

    1.95

    23.43

    3 分析与讨论

    从表中结果显示两药均有较好的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A药MIC较小,表示抑菌作用较好,B药的菌制作用不如A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方面条件均相同,其中唯一的原因是A药中藤茶含量较多,B药含量较少。呼吸系统常由于细菌感染,出现咳嗽,喘息、咳痰等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局部炎症,而致支气管损伤,分泌炎症产物。

    由于局部损伤及炎症产物堆积,刺激支气管管壁而致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通过抑制或 杀灭病原微生物则所有症状往往得到减轻或消除。本实验结果,对呼吸系统以及一些革氏阴 性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很值得开发和研究的药物,特别是A药。
, http://www.100md.com
    (本文得 到肖健老师及微生物教研室的老师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周雪仙,曾湘华,李秋娥,等.江华瑶族藤茶的药理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 志.1996,2(4):37

    [2] 林建蜂,李双官,朱 惠,郑幼兰.藤茶抗炎、镇痛作用研究.福建医药杂 志.1995,17(4):39

    [3] 刘建新,周天达.瑶族藤茶对兔肠平滑肌的影响和解酒试验研究.中国民族 药杂志.1998,4(2):43

    [4] 董明娇.藤茶散治疗化脓性皮肤病33例.广西中医药.1997,20(5):39

    [5] 袁阿兴,黄攸美.显齿蛇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中国中药杂志.1998,2 3(6):359
, http://www.100md.com
    [6] 覃洁萍,许学健,李剑江.广西藤茶化学成分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7,9(4):41

    [7] 陆仲毅,毛钅 宏德,何孟如,等.芒 果叶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1982,(3):3

    [8] 沈仲霖,扬钅 分.芒果叶冲剂治疗流 感.378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12):21

    [9] 叶惠珍,徐海娣,黄明辉,等.芒果冲剂药理作用初步探讨.中成药研究.1 982,(1):32

    [10] 陆存蕴.治疗慢性气管炎药物,芒果甙鉴定会报导.医药工业.1979,(17) :151

    [11] 刘名实,陆仲毅.芒果甙与异芒果甙的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中国药理学报 .1989,10(1):85

    收稿日期:2000-02-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