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53157
骶管注射并发椎管内外脓肿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马晓春 陈丹 齐志亭 孙桂森 付崇坤 刘冬

    单位:胜利油田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骨科,山东省东营市 257034

    关键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000248

    分类号:R681.5▲

    患者女,32岁。因腰痛2年于5d前去外地某院就诊,做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行骶管注射(滴注药液250ml)加手法推拿等治疗。术毕回家,1d后觉腰痛逐渐加重,并出现发烧、食欲不振、尿少、便干,至腰骶部剧痛难忍,于1996年4月23日转入我院。查体:精神萎靡,心、肺、腹(一),强迫侧卧位。腰骶部触压痛明显,右侧骶棘肌处肿胀,皮温高。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Hb 131g/L,WBC 21.8×109/L,N 86%,L 14%。尿常规(-)。腰椎X线片未见异常。MRI示:T1WI像腰骶段硬膜内脑脊液信号稍高,椎间盘信号无异常、亦无明显后凸。T1WI像右侧骶棘肌有团块状高信号区。临床诊断:骶管感染并脓肿形成。

    治疗 急症在局部麻醉下行椎板切除减压引流术。术中切开腰背筋膜即见黄色脓液自骶棘肌内缘外溢,部分肌肉变性坏死予以切除,清除椎管外脓液约200ml。切除L5~S3右侧椎板时觉骨质松软,硬脊膜腹侧有黄色稠脓,范围自L4~5间盘水平至S3水平,椎管内脓液约25ml。术中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椎管及切口,放入先锋V号1.0g及丁胺卡那霉素0.2g关闭切口,置一根塑胶管负压引流。术后静点先锋V号、丁胺卡那及甲硝唑抗感染,并加强全身营养支持。细菌培养结果:金黄色萄萄球菌感染。抗感染治疗3周痊愈出院。2年后随访,仍有腰背疼痛。

    讨论:骶管注射已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应用不当,可招致严重后果。本方法用药主要是类固醇激素,主要机理为消炎止痛、松解神经根粘连等。董天祥等(中华外科杂志,1984;22:558)指出:强的松龙类药物引起感染的特点为:发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多在注射后1~3d内发病,脓肿迅速形成和蔓延,范围大,脓量多,全身反应重。并指出,抗生素不易控制感染于炎性浸润阶段,反而形成脓肿。本例发病具有以上特点,其原因可能是穿刺过程中消毒不严格致骶管感染;又因滴入超过骶管解剖容积(25~30ml)的药物,污染的药液外渗。故炎症不只局限于骶管,而且累及椎管外软组织,形成椎管内外脓肿。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蛛网膜下腔炎性反应,重者危及患者生命。笔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慎用骶管注射疗法,尤其是一般劳损性腰腿痛患者,其它多种非手术疗法多能取得较好疗效。骶管注射穿刺点距肛门较近,严格无菌操作至关重要。局部或全身有感染灶者禁用本疗法。若用本方法,治疗后至少应严密观察3d以上,并注意区别治疗后疼痛的性质。一旦发现感染,应嘱病人严格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全身应用足量高效广谱抗生素;一旦脓肿形成,则宜及时切开引流。另外注意,骶管不是“垃圾箱”,药物配制宜精简,以免药物间产生不良反应。■

    E-mail:maxch@dy-public.sd.cninfo.net 收稿日期:1999-07-24

    修回日期:1999-10-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