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
作者:洪流 沈志祥 罗和生 余保平 冉宗学 于皆平 彭善友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430060
关键词:嗜酸性肉芽肿;胃溃疡;胃癌
中国内镜杂志000316 为了提高胃嗜酸性肉芽肿诊断与治疗水平,该文对1976年1月~1998年4月收治的41例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发病率高,40岁以下者占62.3%。患者病史较长,无消瘦,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外,亦无贫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并发溃疡率高(92.68%),其中15例作X线钡餐检查,误诊为胃癌8例,胃溃疡7例。41例均作内镜检查,经胃镜确诊者仅16例(39.02%)。该疾病术前误诊率高,但只要仔细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与内镜下溃疡形态学特点,同时对可疑病变多处取材,行挖掘式活检,并作病理检查,就能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在治疗上,手术切除为首选疗法。
, 百拇医药
分类号 R573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患胃粘膜下层及肌层受到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病变,临床少见,极易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为了探讨该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本文对41例经内镜和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胃嗜酸性肉芽肿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76的1月~1998年4月收治的胃嗜酸性肉芽肿,共41例,均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其中男35例,女6例。年龄12~67岁,平均40.8岁。
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为呕血和(或)黑便21例(51.22%);上腹痛伴反酸11例(26.83%);恶心呕吐6例(14.64%),其中伴有上腹部肿块3例;上腹饱胀、厌食3例(7.31%)等。发病至确诊时间:15d~30年,平均9.8年。15例作X线钡餐检查,误诊为胃癌8例,胃溃疡7例。34例作末梢血渚酸细胞计数,正常者32例(94.12%);增高者(无蒂息肉型)2例(5.88%)。41例均作内镜检查,胃镜确诊者仅16例;另25例在内镜下分别诊断为胃癌或巨大胃溃疡癌变18例,良性溃疡4例,胃息肉3例。
, 百拇医药
1.2 病理组织学
有粘膜坏死形成溃疡。粘膜下与肌间可见大量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内有纤维组织周绕血管增生,可见纤维瘢痕及玻璃样变。小动脉、小静脉和淋巴管大量增生。肌层被嗜酸细胞分隔、挤压、甚至达浆膜层。
1.3 结果
本组施行胃大部分切除者36例,经胸全胃切除者2例,根治性胃切除者3例,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均治愈。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
2.1.1 发病情况 本组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其中62.3%为40岁以下者,而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但两者均以男性多见,本组男性达35例。因此凡男性青壮年胃内发生大溃疡时,应考虑有嗜酸性肉芽肿的可能。
, http://www.100md.com
2.1.2 病史与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病史长,最长达30年,平均9.8年,但无消瘦,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外,亦无贫血。
2.1.3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主要症状为呕血和(或)黑便(51.22%);上腹疼痛伴反酸(26.83%),上腹痛多无规律,与进食无关,出血后上腹痛未减轻;其次为恶心呕吐(14.64%),其中合并幽门梗阻3例,上腹饱胀,厌食(7.31%)。文献报道嗜酸性胃肠炎或肉芽肿患者中约半数有过敏史[1]。
2.1.4 并发溃疡率高 本组41例中有38例合并溃疡(92.68%)。形成原因可能有3种:本组病变的85.37%发生于胃窦部,当病变导致胃壁增厚或形成局限性肿块时,可引起幽门功能障碍及溃疡形成[1]。由于胃排空障碍,食物淤积,持续与胃窦部粘膜接触,导致胃泌素与胃酸分泌增加,使胃粘膜受损而形成溃疡;病理检查示肉芽组织内有纤维组织绕血管增生,可见纤维瘢痕及玻璃样变,以致胃壁血循环不良,粘液分泌不足,氢离子逆向扩散,造成粘膜损害;胃窦及胃小弯侧粘膜较薄弱,不像胃体大弯和胃底粘膜那样肥厚和迂曲,对损害因子的抵抗力弱,这可能是溃疡发生率高的原因之一。
, 百拇医药
2.2 内镜下溃疡形态特点
多为大溃疡,其直径多数在3cm以上(56.10%),小于2cm的溃疡仅7例(17.07%);溃疡型胃癌之溃疡一般较该溃疡直径为小。
溃疡底部覆有灰白色或灰黄色苔,较厚,但较干净,污秽感不显著,如伴有血痂或霉菌感染时,苔的污秽感增加。此外,常见高低不平的细小结节状隆起,此系肉芽组织增生所致;溃疡型胃癌,不论有无出血,其溃疡底部多覆有灰褐色或灰绿色污秽苔,底部相对较平整,常无细小结节状隆起。
溃疡与周边粘膜分界较清晰,周边粘膜可有充血、水肿或肥厚等表现无显著性结节状隆起;溃疡型胃癌之溃疡边缘多不平整,似虫蚀状浸润或周边呈大小不等的结节隆起;此系癌细胞浸润周边正常胃粘膜所致。
活检时,组织虽较硬,但有韧性,脆性无显著增加,活检局部出血较少,溃疡型胃癌,活检时病变组织僵硬,脆性明显增加,且易出血,溃疡周边多处取材时较易发现癌细胞。
, 百拇医药
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应在可疑病变部位的溃疡周边多处活检,至少应取标本6块,并行挖掘式活检,因嗜酸性细胞主要浸润在粘膜下层,多数病人因此明确诊断。对可疑病变活检结果为阴性者,而平时有慢性消化系统症状,同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既往有过敏史或有过敏性疾病史,应近再次行内镜下活检。最近文献报导在超声波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嗜酸性胃肠炎[2]。
2.3 病理改变
本病的多数由手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病变主要位于胃窦部(85.37%);其次分别位于小弯侧胃体部(7.32%),胃底部(4.88%),小弯侧胃窦与胃体交界部(2.43%)。
组织病理学特点[4]:病变间质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间质内有大量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偶有淋巴滤泡形成;间质有小动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存在;病变处胃粘膜可有溃疡形成。
, http://www.100md.com
2.4 手术切除为首选疗法
本病的病史较长,且有较多而严重的并发症如大溃疡、出血、梗阻和癌变等,药物治疗,其效果差。有文献报导[5]12例胃嗜酸性肉芽肿,均经手术治疗,术后未复发。本组病例大部分施行胃大部切除与胃空肠吻合术,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因此,作者认为该病一旦确诊,宜首先选择手术切除术,如术中怀疑或经快速切片检查证实有癌变,应酌情行全胃或根治性胃切除术。
参 考 文 献
1,Sleisenger MH, Fordfron JS.Gastroentestinal disease.Eosinophilic Gastroenferitis.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1993:1224
2,Marco Domenech SF,Gil Sanchez S,Jornef Fayos J,et al.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fis:percufanous biopsy under ulfra sound guidance.Abdom Imaging,1998;3(3):286~288
3,陈灏珠主编.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6:361
4,田家乐,彭善友,江世虎,等.胃嗜酸性肉芽肿.中华消化杂志,1985;4:254
5,Wang J,Wu J,Chu G.Gasfric eosinophilic granuloma:report on 12 patients.Chung Hua wai ko tsa chih, 1995;33(12):770~771
1999-12-23收稿, http://www.100md.com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430060
关键词:嗜酸性肉芽肿;胃溃疡;胃癌
中国内镜杂志000316 为了提高胃嗜酸性肉芽肿诊断与治疗水平,该文对1976年1月~1998年4月收治的41例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发病率高,40岁以下者占62.3%。患者病史较长,无消瘦,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外,亦无贫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并发溃疡率高(92.68%),其中15例作X线钡餐检查,误诊为胃癌8例,胃溃疡7例。41例均作内镜检查,经胃镜确诊者仅16例(39.02%)。该疾病术前误诊率高,但只要仔细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与内镜下溃疡形态学特点,同时对可疑病变多处取材,行挖掘式活检,并作病理检查,就能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在治疗上,手术切除为首选疗法。
, 百拇医药
分类号 R573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患胃粘膜下层及肌层受到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病变,临床少见,极易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为了探讨该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本文对41例经内镜和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胃嗜酸性肉芽肿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76的1月~1998年4月收治的胃嗜酸性肉芽肿,共41例,均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其中男35例,女6例。年龄12~67岁,平均40.8岁。
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为呕血和(或)黑便21例(51.22%);上腹痛伴反酸11例(26.83%);恶心呕吐6例(14.64%),其中伴有上腹部肿块3例;上腹饱胀、厌食3例(7.31%)等。发病至确诊时间:15d~30年,平均9.8年。15例作X线钡餐检查,误诊为胃癌8例,胃溃疡7例。34例作末梢血渚酸细胞计数,正常者32例(94.12%);增高者(无蒂息肉型)2例(5.88%)。41例均作内镜检查,胃镜确诊者仅16例;另25例在内镜下分别诊断为胃癌或巨大胃溃疡癌变18例,良性溃疡4例,胃息肉3例。
, 百拇医药
1.2 病理组织学
有粘膜坏死形成溃疡。粘膜下与肌间可见大量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内有纤维组织周绕血管增生,可见纤维瘢痕及玻璃样变。小动脉、小静脉和淋巴管大量增生。肌层被嗜酸细胞分隔、挤压、甚至达浆膜层。
1.3 结果
本组施行胃大部分切除者36例,经胸全胃切除者2例,根治性胃切除者3例,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均治愈。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
2.1.1 发病情况 本组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其中62.3%为40岁以下者,而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但两者均以男性多见,本组男性达35例。因此凡男性青壮年胃内发生大溃疡时,应考虑有嗜酸性肉芽肿的可能。
, http://www.100md.com
2.1.2 病史与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病史长,最长达30年,平均9.8年,但无消瘦,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外,亦无贫血。
2.1.3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主要症状为呕血和(或)黑便(51.22%);上腹疼痛伴反酸(26.83%),上腹痛多无规律,与进食无关,出血后上腹痛未减轻;其次为恶心呕吐(14.64%),其中合并幽门梗阻3例,上腹饱胀,厌食(7.31%)。文献报道嗜酸性胃肠炎或肉芽肿患者中约半数有过敏史[1]。
2.1.4 并发溃疡率高 本组41例中有38例合并溃疡(92.68%)。形成原因可能有3种:本组病变的85.37%发生于胃窦部,当病变导致胃壁增厚或形成局限性肿块时,可引起幽门功能障碍及溃疡形成[1]。由于胃排空障碍,食物淤积,持续与胃窦部粘膜接触,导致胃泌素与胃酸分泌增加,使胃粘膜受损而形成溃疡;病理检查示肉芽组织内有纤维组织绕血管增生,可见纤维瘢痕及玻璃样变,以致胃壁血循环不良,粘液分泌不足,氢离子逆向扩散,造成粘膜损害;胃窦及胃小弯侧粘膜较薄弱,不像胃体大弯和胃底粘膜那样肥厚和迂曲,对损害因子的抵抗力弱,这可能是溃疡发生率高的原因之一。
, 百拇医药
2.2 内镜下溃疡形态特点
多为大溃疡,其直径多数在3cm以上(56.10%),小于2cm的溃疡仅7例(17.07%);溃疡型胃癌之溃疡一般较该溃疡直径为小。
溃疡底部覆有灰白色或灰黄色苔,较厚,但较干净,污秽感不显著,如伴有血痂或霉菌感染时,苔的污秽感增加。此外,常见高低不平的细小结节状隆起,此系肉芽组织增生所致;溃疡型胃癌,不论有无出血,其溃疡底部多覆有灰褐色或灰绿色污秽苔,底部相对较平整,常无细小结节状隆起。
溃疡与周边粘膜分界较清晰,周边粘膜可有充血、水肿或肥厚等表现无显著性结节状隆起;溃疡型胃癌之溃疡边缘多不平整,似虫蚀状浸润或周边呈大小不等的结节隆起;此系癌细胞浸润周边正常胃粘膜所致。
活检时,组织虽较硬,但有韧性,脆性无显著增加,活检局部出血较少,溃疡型胃癌,活检时病变组织僵硬,脆性明显增加,且易出血,溃疡周边多处取材时较易发现癌细胞。
, 百拇医药
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应在可疑病变部位的溃疡周边多处活检,至少应取标本6块,并行挖掘式活检,因嗜酸性细胞主要浸润在粘膜下层,多数病人因此明确诊断。对可疑病变活检结果为阴性者,而平时有慢性消化系统症状,同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既往有过敏史或有过敏性疾病史,应近再次行内镜下活检。最近文献报导在超声波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嗜酸性胃肠炎[2]。
2.3 病理改变
本病的多数由手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病变主要位于胃窦部(85.37%);其次分别位于小弯侧胃体部(7.32%),胃底部(4.88%),小弯侧胃窦与胃体交界部(2.43%)。
组织病理学特点[4]:病变间质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间质内有大量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偶有淋巴滤泡形成;间质有小动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存在;病变处胃粘膜可有溃疡形成。
, http://www.100md.com
2.4 手术切除为首选疗法
本病的病史较长,且有较多而严重的并发症如大溃疡、出血、梗阻和癌变等,药物治疗,其效果差。有文献报导[5]12例胃嗜酸性肉芽肿,均经手术治疗,术后未复发。本组病例大部分施行胃大部切除与胃空肠吻合术,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因此,作者认为该病一旦确诊,宜首先选择手术切除术,如术中怀疑或经快速切片检查证实有癌变,应酌情行全胃或根治性胃切除术。
参 考 文 献
1,Sleisenger MH, Fordfron JS.Gastroentestinal disease.Eosinophilic Gastroenferitis.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1993:1224
2,Marco Domenech SF,Gil Sanchez S,Jornef Fayos J,et al.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fis:percufanous biopsy under ulfra sound guidance.Abdom Imaging,1998;3(3):286~288
3,陈灏珠主编.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6:361
4,田家乐,彭善友,江世虎,等.胃嗜酸性肉芽肿.中华消化杂志,1985;4:254
5,Wang J,Wu J,Chu G.Gasfric eosinophilic granuloma:report on 12 patients.Chung Hua wai ko tsa chih, 1995;33(12):770~771
1999-12-23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