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肌上皮癌1例
作者:吴丽莉 林万和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433)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例报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000339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2000)03-0262-01
患者女,48岁。发现左乳肿块1周就诊。体检:一般情况佳,左乳头无凹陷,皮肤未见桔皮样改变。于外上象限触及一肿块,大小约3 cm×3 cm×2 cm,边缘较清,质中。临床诊断:左乳纤维腺瘤。在门诊行肿块切除术。
病理检查 肉眼观察:灰白色结节状肿物1个,大小2.5 cm×2.5 cm×1 cm,无包膜,切面呈灰白色,质地中等。光镜观察:肿瘤组织呈片块状、束状排列,部分肿瘤细胞为梭形,核大、异型、深染;部分肿瘤细胞为圆形、卵圆形、多边形,胞浆透明(图1),核为圆形、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肿瘤组织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标记:CK(±),Vim(+), S\|100蛋白(+)(图2),SMA(+),LCA(-),PCNA(+)。
病理诊断:左乳腺肌上皮癌。
图1 肿瘤细胞为短梭形或多边形。HE×200
图2 免疫组化染色S-100蛋白(+)。S-P×200
讨论 肌上皮源性肿瘤较多见于唾液腺,发生于乳腺的恶性肌上皮肿瘤罕见。国内外仅有个别报道,患者年龄40~60岁,巨检情况与本例类似。光镜下有多种组织学表现,部分由单一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由浆细胞样细胞及梭形细胞构成,部分还伴有上皮成分。核分裂象多见,局部有浸润,出现坏死,少数病例局部切除后复发或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鉴别诊断方面需同乳腺梭形细胞癌、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神经鞘瘤等区别。免疫组化:S-100蛋白(+),SMA(+),Vim(+),LCA(-)。电镜下在肿瘤细胞胞浆内找到肌丝及密体均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本例行乳腺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
收稿日期:1999-11-25, 百拇医药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433)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例报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000339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2000)03-0262-01
患者女,48岁。发现左乳肿块1周就诊。体检:一般情况佳,左乳头无凹陷,皮肤未见桔皮样改变。于外上象限触及一肿块,大小约3 cm×3 cm×2 cm,边缘较清,质中。临床诊断:左乳纤维腺瘤。在门诊行肿块切除术。
病理检查 肉眼观察:灰白色结节状肿物1个,大小2.5 cm×2.5 cm×1 cm,无包膜,切面呈灰白色,质地中等。光镜观察:肿瘤组织呈片块状、束状排列,部分肿瘤细胞为梭形,核大、异型、深染;部分肿瘤细胞为圆形、卵圆形、多边形,胞浆透明(图1),核为圆形、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肿瘤组织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标记:CK(±),Vim(+), S\|100蛋白(+)(图2),SMA(+),LCA(-),PCNA(+)。
病理诊断:左乳腺肌上皮癌。
图1 肿瘤细胞为短梭形或多边形。HE×200
图2 免疫组化染色S-100蛋白(+)。S-P×200
讨论 肌上皮源性肿瘤较多见于唾液腺,发生于乳腺的恶性肌上皮肿瘤罕见。国内外仅有个别报道,患者年龄40~60岁,巨检情况与本例类似。光镜下有多种组织学表现,部分由单一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由浆细胞样细胞及梭形细胞构成,部分还伴有上皮成分。核分裂象多见,局部有浸润,出现坏死,少数病例局部切除后复发或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鉴别诊断方面需同乳腺梭形细胞癌、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神经鞘瘤等区别。免疫组化:S-100蛋白(+),SMA(+),Vim(+),LCA(-)。电镜下在肿瘤细胞胞浆内找到肌丝及密体均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本例行乳腺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
收稿日期:1999-11-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