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09524
综合疗法治疗翼状胬肉65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袁慧敏 张建华 郝进 胡卫群

    单位: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眼科 432100

    关键词: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000318

    翼状胬肉是一层自球结膜向角膜侵犯的三角形纤维血管性组织,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若手术粗糙、简单,术后复发率很高。笔者采用细致的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综合治疗方法,明显降低了其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72眼,其中男27例、女38例;年龄为36岁至70岁。原发性翼状胬肉61例6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4例4眼。所有病例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翼状胬肉为进行性、肥厚且充血;②翼状胬肉已侵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③防碍美观要求手术。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1.2.1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施行手术。均采用0.5%的卡因作眼球表面麻醉,并于翼状胬肉颈部及体部结膜下适量注量注射2%利多卡因。用剃须刀改制的小尖刀片从角膜床上分离翼状胬肉的头部及颈部。应非常小心地完成浅层角膜切除,去除所有的增生组织而不宜过深地分离角膜层。从结膜下分离翼状胬肉体部直到半月皱襞,将体部在半月皱襞处剪断。垂直剪除覆有部分菲薄结膜的翼状胬肉颈部和头部。用湿野电透热法对暴露于巩膜范围内的血管轻轻地烧灼,并用刀片刮除,直至巩膜面干净、平整。给予丝裂霉素C后,利用上方或下方球结膜做成一带蒂的结膜瓣,带蒂结膜瓣的边缘距角膜缘1.0mm,结膜瓣应彻底分离直至象葱皮样菲薄。将带蒂结膜瓣转位置于裸露的巩膜上,用10\|0尼龙线连续缝合并在一些部位固定于浅层巩膜上,在角膜缘亦是如此。

    1.2.2 丝裂霉素C的应用 胬肉切除后将一块5mm×5mm浸有0.2mg/ml丝裂霉素C的棉片置于胬肉分离后的巩膜面及角膜缘,持续3分钟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创面及结膜囊。
, 百拇医药
    1.2.3 术后处理 用氧氟沙星眼液及地塞米松眼液每天各4次交替点眼,持续1个月。术后7天拆除结膜缝线。

    2 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14个月(平均8.5个月)。有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11个月复发,复发率为2.78%。术后1周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痛、畏光、流泪,1周后消失。有2例术后发现浅层点状角膜炎,经治疗痊愈。1例结膜愈合延迟至术后10天。全部病例均未见其它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和全身不良反应。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结膜常见病中最复杂和最难治疗的一种疾病。其复发率可高达30%~69%[1]。目前对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尚不甚明确,有多种学说。对原发性、复发性胬肉组织行中丝蛋白抗体免疫组化分析,证实本病变是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的转化了的角膜缘干细胞,即“翼状胬肉细胞”。本病的复发是由于未将侵入角膜、结膜及角膜缘周围上皮层的“翼状胬肉细胞”切除干净,并非因手术损伤、纤维血管组织增生所致[2]。因此,必须强调手术应在显微镜下细致地操作。
, http://www.100md.com
    其次,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纤维增殖药物,能与DNA分子交联,破坏其结构和功能,可抑制DNA复制,对有丝分裂率高的细胞具有较大抗增殖效应。丝裂霉素C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短暂接触后产生有效的、长时间的抗纤维增殖作用[3]。本组病例均于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是一种安全、有效,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的辅助措施。

    采用结膜移植也可使复发率降低。Riordan等[4]分别行原发性胬肉切除后巩膜暴露、单纯结膜缝合、球结膜移植3种术式共117眼,观察3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70%、69%和14%。健康的转位结膜能加速创面的愈合,并起隔离作用,阻断了可能残留的胬肉组织向角膜方向延伸。

    本组65例72眼,经综合治疗仅2眼复发,复发率为2.78%。显示此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2):116

    2,刘阳.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9;23(4):203

    3,夏晓波.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5;19(1):18

    4,Riordan EP,Kielhorn I,Ficker LA,et al.Conjunctival autografting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terygium[J].Eye,1993;7(5):634

    (2000-01-07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