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11377
脂肪肉瘤变性12例的超声显像与病理变化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卓忠雄 高云华 严鸿瑜 杨浩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400037)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330 脂肪肉瘤(Liposarcoma)是脂肪组织轻度恶性肿瘤。笔者对脂肪肉瘤以及变性时的声像图特征与其病理基础之关系作重点探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989年10月~1999年3月,经手术证实为脂肪肉瘤为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30岁~68岁,平均52岁。分布部位:腹膜后间隙7例,肠系膜3例,右腰部1例,右乳房1例。

    1.2 仪器与方法 aloka630型、超九HDI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4-MHz,常规超声检查,一旦发现肿块,仔细观察、判断其位置、大小、形态、有无包膜、边界、内部回声以及毗邻关系;彩色多谱勒显像检测血供情况。根据声像图回声强弱差异分组,低回声组7例(均为脂肪肉瘤),高回声组5例(4例为脂肪肉瘤伴硬化,1例为脂肪肉瘤坏死)。病理切片,了解肿瘤病理结构含量与其声像图改变之关系。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2.1 脂肪肉瘤声像图主要为低回声或中等回声为主,纤维组织增生或硬化性改变时,呈不均匀强回声改变,有坏死液化时,可见透声暗区。4例经彩色多谱勒检测肿块内部无丰富彩色血液信号,未见树枝状血管伸入。

    2.2 脂肪肉瘤声像图表现与其病理结构的相互关系见表1:

    表1 脂肪肉瘤声像图特征与其病理结构之关系 分组

    例数

    声学特征

    光镜表现

    病理诊断

    低回声

    7
, 百拇医药
    低、中

    大量形态、大小基本一致、分布均匀的肿瘤细胞,少量纤维组织

    脂肪肉瘤

    高回声

    5

    高回声

    大量纤维组织,少量形态、大小

    有异、分布不均匀的肿瘤细胞,出血、坏死灶、液化

    脂肪肉瘤、硬化脂肪肉瘤

    3 讨论

    3.1 脂肪肉瘤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脂肪组织,但大部分来源于腹膜后,该组病例58.5%(7/12),其次是四肢及其它部位。腹膜后肿瘤中脂肪肉瘤的发病率高居第一位,其次为平滑肌肉瘤及纤维肉瘤。多数脂肪肉瘤是原发性的,极少数良性脂肪瘤恶变为脂肪肉瘤,该组病例仅有一例。脂肪肉瘤一般无症状,倾向于形成较大肿块后才能发现,尤其是发生在腹膜后者;巨大肿瘤易使临近器官移位,或间接压迫征象。脂肪肉瘤仅在局部浸润生长,不发生远处转移。术后复发率较高。Lachachi认为该病的定性诊断超声强于CT[1],Yamen认为CT与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结合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率[2],Lopez确认为只有细针活检才能明确诊断[3]
, 百拇医药
    3.2 笔者认为仅凭超声图像对脂肪肉瘤作出病理诊断,仍有一定困难,需作深入研究,尤其是伴有硬化变性或出血坏死者。总结该组病例,脂肪肉瘤声像图特点粗略归纳如下:瘤体呈椭圆形,分叶状,单发性生长,体积较大,尤其是生长在腹腔或腹膜后者;形态规则,边界清楚;有或无完整包膜反射;内部于均匀一致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光点小而腻。极少数脂肪肉瘤形态不规则,呈浸润生长,甚至可见卫星病灶。瘤体较大者内部可见不规则片状透声暗区或伴 有不均匀强回声。硬化性脂肪肉瘤呈不均匀强回声表现。临近器官受压、移位是该病的间接征像。肿块内部彩色血流信号不丰富,未发现血管枝伸入肿瘤内部。

    3.3 脂肪肉瘤肿瘤细胞增生活跃,大小形态基本一致,分布均匀,间质含量少,故声像图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低或中等回声,光点小而细腻。一旦瘤体过大,瘤组织供血不足,缺血坏死、出血,故可见不规则片状透声暗区;坏死灶被胶原纤维代替,声像图呈不均匀强回声表现。硬化脂肪肉瘤,因肿瘤细胞含量相对少,胶原纤维含量大。所以,声像图也呈不均匀强回声表现[4]。脂肪肉瘤之所以胶原纤维组织含量大,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肿瘤组织内胶源纤维组织原含量大,二是坏死的肿瘤组织被胶原纤维组织所代替。脂肪肉瘤也具脂肪组织的特性,血管含量少,增生的血管少,故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肿瘤组织内部彩色血流信号不丰富,不易发现树枝状血管伸入肿瘤内部。
, 百拇医药
    结论:脂肪肉瘤声像图呈低或中等回声;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或硬化性变呈强回声;坏死液化呈液性暗区;彩色血流信号不丰富。

    参考文献

    1,Lachachi F, Antarieu S, Valleix D, et al. Voluminous retroperitioneal liposarcoma. Apropos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Chir-Pars,1995,Jun-jul,132(6-7):309

    2,Yaman O, Soygur T, Ozer G, et al. Renal liposarcoma of the sinus renalis. Int-Urol-Nophrol,1996,28(4):477

    3,Lopes Filho GJ, Carvalho SM, Scalabrini M, et al. Abdominal Liposarcoma. Rev-Assoc-Med-Bras, 1995,May-Jun,41(3):219

    4,卓忠雄,杨浩.子宫肌瘤声像图与其病理结构的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4,3(4):26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