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15924
开展医科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吴建玲 黄钢

    单位:吴建玲(广东医学院 教务处;黄钢(德育教研室,湛江 524023)

    关键词:

    广东医学院学报0003104 文章编号:1005-4057(2000)03-0324-01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从多层面、多渠道进行。本文拟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网络、注重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如何开展医科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的和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是教育目标得以具体实现的基础。因此,构建心理素质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本途径无疑是课程教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如何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心理素质启示了方向。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有以下的体会。
, http://www.100md.com
    1.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必要

    对在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笔者拟从三方面论述。

    1.1.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最近,我们对600多个在校生进行调查,有522名(占87%)表示曾有过心理困扰问题,其中部分学生因心理问题的困扰而致精神不振、学业受影响。1995~1999年以来,我院由于心理、精神因素而休学、退学者占了休、退学人数的45.1%。大学生是一个积极、智力因素较高的群体,但是在对挫折的承受力、情绪的控制和调节、意志品质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等方面都是参差不齐、不平衡的。在将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的压力和恋爱、学习等因素所致的心理困扰问题就更多了。因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锻炼和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便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1.1.2 优化知识结构,拓宽专业面 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更突出了心理学的作用,医学、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揭示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内在联系。作为医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利用心理因素来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方法,拓宽了专业面,更能适应21世纪不断变化的医疗形势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 百拇医药
    1.1.3 挖掘潜能,自我实现 学习心理健康课程,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己,发掘自我潜能,实现自我创造。众所周知,创造活动是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它与一个人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在最佳的健康心理状况下,也就是在极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下,创造的才能才可以充分发挥,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锻炼他们的创造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1.2 有的放矢,精选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课程和工作,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我们认为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经常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我们曾就困扰学生心理问题的11个主要方面对600个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对情绪影响排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就业前途和人际关系。有214名学生(占36%)认为,学习压力、考试负担是困扰自己的首要问题。这与医学院校课程多,而学生学习又多注重知识的记忆,忽视了主动学习有关,另方面也反映了我院课程设置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另分别有24%、2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困扰学生心理问题第一位原因是就业前途和人际关系,其他依次为经济问题、恋爱问题、社会上的腐败问题、“性”的问题、体形外貌等。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根据实际,确立了:(1) 心理素质是人生成功的关键;(2)认识自己,挖掘潜能;(3)调适自己,学会沟通——大学生人际关系;(4)珍惜友谊和爱情;(5)走出“性”的困惑——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6)驾驭学习压力,减轻考试焦虑;(7)走向社会,推介自己;(8)驾驭认知,减轻烦恼;(9)认识个性特征,防范心理障碍等九个专题。由于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我们顾及了教学“主体”的需要,联系热点,内容丰富。尽管是新开设的选修课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今年报选修的学生就有400多人,占了全年级学生的60%多。
, 百拇医药
    1.3 以建构主义思想,设计课程教学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挖掘潜能。因此,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我们教学的原则。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以建构主义思想,认真设计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3.1 案例教学,参与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多辅以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案例中的问题,分析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如在调适自己,学会沟通一讲中,分析一中国留美研究生(卢刚)在行凶枪杀自己的导师和另一中国留美研究生后自杀一案,学生们分析了卢刚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指出他的人格缺陷,提出防范这种恶性事故应注意的问题,从中接受教训,从而得到了自我教育。

    1.3.2 提出问题,引发思维 如在讲授如何认识自己,挖掘潜能时,我们向学生提出“我是谁”二十问,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回答自己是谁。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增强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发掘了自己平时不太注意的优点。学生通过面对全班同学,讲述“我是谁”,提高了自信心,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 百拇医药
    1.3.3 创设情景,积极投入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模拟教学的方法,即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如在讲到“挖掘你的金矿”时,我们设定课室的另一头是大连,如何到达目的地,规定使用三种交通工具,但不能重复。结果,全班几十个学生都能按规定到达“大连”。在这一次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要有自信,才能及时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2 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网络

    我们认为,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网络,是构建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方面已经成熟,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他们内心世界出现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和行为的困扰时,要给他们以了解、帮助、引导和支持。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网络,使学生在需要帮助时,能及时得到关心,这是提高“心理问题”学生认知能力,合理调适情绪的一项有效措施。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网络,我们认为一是要发挥学生辅导员的作用;二要完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的建设。
, http://www.100md.com
    2.1 发挥学生辅导员的作用

    年级学生辅导员对学生情况较了解,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融合起来,是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特点之一。

    2.2 加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建设

    我院在几年前已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有了一支基本的队伍。为有利于学生求询,我们除了安排值班以外,还向学生公布了心理咨询教师的电话号码。学生可以通过门诊、电话、书信等形式咨询。我们两位任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也是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医生。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压力大、谈恋爱时遇到麻烦、人际交往有障碍等都愿意找我们谈。不管是电话还是面谈,我们都不厌其烦地倾听他们的诉说,给他们以理解、启发和鼓励。在加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上,我们认为,我院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硬件建设还有待加强,要添置设备,改善环境,还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素质。

    3 当好自己的心理医生
, http://www.100md.com
    提高心理素质,当好自己的心理医生,是构建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目的。

    我们曾就困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我院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458个学生(占调查人数76%)的答案是进行自我调节;117个学生(占调查人数19%)是找亲朋好友倾诉,只有不到2%的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去找心理医生。其结果与申荷永的调查数据[1]接近。要使大学生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3.1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板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当好自己的心理医生,对调适不良情绪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为了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教会他们游泳,提高游泳技巧,熟悉水性,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3.2 加强社会实践,提高承挫力
, 百拇医药
    我们认为,投身社会实践,经受社会的锻炼,是提高心理素质、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不可忽视的一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面对纷杂繁复的社会实际,学会分析,学会生存,经受磨难,使他们提高承受挫折与失败的阈值,是预防心理疾患,不断完善自我,成为自身心理医生的良策之一。

    本文在资料收集时得到邓梅英、侯永梅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作者简介:吴建玲,女,1951年10月出生,大学,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申荷永,高岚.心理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55~56

    收稿日期:2000-04-17

    修订日期:2000-05-1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