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18277
脑出血发病的昼夜规律探讨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2000年第3期
     作者:周解清 罗曼 龙小慧

    单位: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中国湖南 邵阳 422000

    关键词:脑出血;病因学;昼夜节律

    湖南医学000330 [中图分类号] 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3-0205-02

    为了解脑出血发病的昼夜规律,作者观察了本院1992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病人668例,对其发病的具体时间进行回顾性研究,为脑出血的预防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68例中男450例,女218例,年龄15~88岁,其中15~39岁35例;40~49岁54例;50~59岁187例;60~69岁253例;70岁以上者139例。50岁以上579例(86.68%)。668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548例(82.04%)。活动中发病者508例(76.05%)。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 http://www.100md.com
    1.2 伴随疾病 伴高血压心脏病206例,冠心病68例,心律失常351例,糖尿病76例,慢性支气管炎87例,肺心病42例,高血脂18例。

    1.3 计算方法 668例脑出血病例按昼夜24 h每4 h为一时间段,即:~2:00,~6:00,~10:00,~14:00,~18:00,~22:00来计算脑出血的发生率。

    2 结果

    668例中~2:00时间段发病47例,~6:00时间段58例,~10:00时间段200例,~14:00时间段78例,~18:00时间段120例,~22:00时间段165例。脑出血的发病高峰时间段为6:00~10:00时和18:00~22:00时,明显高于其它4个时间段。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有明显的昼夜规律已被许多临床观察证实[1]。人类生物钟变化有一定规律,多数死亡发生在5∶00~9∶00时[2]。脑梗死多发生在6∶00~10∶00时。本组脑出血发病的昼夜规律分布呈“双峰”型:主要发病高峰位于6:00~10:00时,特别是早晨起床后的6:00~8:00时,次要高峰位于18:00~22:00时。其主要原因可能与血压突然升高有直接关系。临床研究已证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血压在每天的24 h中是有规律波动的[3],且昼夜波动规律多数呈“双峰一谷”型。早晨醒后血压急剧上升,血压的晨峰位于6:00~10:00时[3,4];下午傍晚前后又出现一个次峰;午夜0∶00时前后血压处于最低谷。血压这种有规律波动的调控因素与自主神经功能、体液因素、内分泌、躯体活动及外界的不良刺激等有关。早晨血压升高与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迷走神经活动减弱,血浆皮质醇[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上升以及早晨起床以后的体位改变、洗漱等体力活动和情绪思维变化等脑力活动有关。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本组中占82.04%。高血压常伴有高血压血管病变如血管壁透明样变,纤维素样变等易导致小动脉壁脆弱,引起微小动脉瘤[6]。具有上述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基础的患者,其血管反射和血压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在血压急剧升高时可导致脑血管微动脉瘤或受损的脑血管破裂而出血。因而脑出血发病的昼夜规律与血压波动规律的“双峰一谷型”基本一致。作者认为:应尽量说服高血压病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其24 h血压波动规律,并据此合理选择和使用降压药物。对于血压昼夜波动规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主张在早晨醒后立即服用长效降血压药物即可控制其血压急剧升高,降低血压的晨峰,又可平稳地降低24 h血压;不但可减少脑出血的发病率,也可能降低因血压晨峰而触发的其它心脑血管病事件如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高血压病人有关预防脑出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如活动要适度、情绪要稳定等。在发生脑出血的两个高峰时间段尤应注意,这对于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亦有一定意义。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 周解清(1949-),男,湖南邵阳县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医学、冠心病、高血压病及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闫乐京.脑梗塞发病率的昼夜变化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95,28(5):263.

    [2] Smolensky M.Halbery F.Sargent F.Chronoliology of the tife seguence[M].in:Itoh s,Ogata K,Yoshimura H,Adrances,in cli- matic physiology.Tokyo,Igaka shoin and Berlin Heidelbery:New York,Spring-rerlag,1972.281-318.

    [3] 周解清,彭玉梅,欧阳泽伟.高血压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7,8(5):262.

    [4] 龚兰生,刘力生.血压昼夜变异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10(5):323.

    [5] 陈佩筠,周为君.正常人尿游离皮质醇排泄规律与血尿皮质醇昼夜规律关系的比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12):772.

    [6] 隋帮森.脑血管疾病-MR,CT,DSA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07.

    [收稿日期] 1999-10-2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