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18291
脑性瘫痪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2000年第3期
     作者:阳伟红

    单位:阳伟红(湖南省儿童医院,中国湖南 长沙 410007)

    关键词:脑性瘫痪/护理

    湖南医学000352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3-0234-01

    脑性瘫痪(cerebal palsy,CP)的治疗难度大,疗效缓慢。本院自1995年设立脑瘫康复中心以来,收治病人748例,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加强其护理,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48例,其中男性508例,女性240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7个月15天,<6个月者434例(58%),平均1.1岁。痉挛型464例(62%),手足徐动型105例(26.1%),共济失调型37例(4.9%),肌强直型49例(6.6%),混合型3例(0.4%)。有缺氧窒息史302例(40.4%),早产儿102例(13.6%),双胞胎16例(2.1%)。平均住院135.5 d。
, 百拇医药
    2 讨论

    随着新生儿医护技术的迅速提高,使许多因早产、畸形或伤病而濒于死亡的患者保存了生命,却留下了CP。据报道[1],CP在新生儿中发生率为0.5‰~2.0‰,全国约有400万余患者。CP是儿童时期一种主要致残性疾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院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PT物理治疗、ST语言治疗、针炙、血液光量子疗法、周期静脉滴注脑活素、高压氧治疗(HBO)。

    2.1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本组6个月以前第一次入院者434例,占58%,此时患儿脑组织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脑组织受到损害以后,根据LuriaAR脑的可塑性理论,患儿的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尚未固定,故在反复刺激后容易形成新的突触和神经环路,重组一个神经细胞功能集团的网络系统,使损伤的功能得以代偿[2]。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2.2 坚持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 本组748例,患儿均采用Vojta手法,Bobath手术每天被动运动30 min,主动运动40 min,不包括健康教育中家属参与的运动治疗。根据CP的类型,选择运动的手法、器械、时间、体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患儿尽量不哭吵,精神状态好,无饥饿的状态下进行。坚持肢体的功能锻炼与日常生活训练相结合。例如:练习患儿的姿势平衡时,可采用爬楼梯、骑脚踏车的方法。锻炼手指的肌力可以练习撕纸、抓玩具。语言智力训练可同时进行,工作人员在训练时,用唱儿歌,做游戏的方式安抚小孩。休息时间或静脉滴注时播放相应年龄的儿歌等,鼓励患儿母亲多与小孩交流。智力低下儿童、不能发音的患儿进入特殊训练室训练。血液光量子疗法,家属不愿接受,本组仅10例在神经内科接受该项治疗。物理治疗采用经络导平。CP患儿虽有神经冲动,但不能产生正常的、随意的收缩运动,如给予恰当形式、适量、适时的电刺激,即可产生相应的肌肉收缩。本疗法必须与心理、精神治疗相结合,充分调动患儿的积极性、持之以恒。针灸疗法具有疗效确切、简便安全,副作用少的特点。本组病人中40例,因年龄小于3个月,第一疗程未接受针炙治疗。针炙采用头针、体针、水针相结合,根据病情选择穴位、行针手法、留针时间,水针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乙酰谷酰胺,当归注射液、脑复康。
, 百拇医药
    2.3 加强心理护理 本组患儿年龄从婴儿期到幼儿期,主要心理问题在家属,表现为焦虑、惊慌、挫折、绝望。针对以上情绪提供舒适的环境,给患儿家庭关心和同情,满足自尊要求,消除其自卑感,对每一阶段的疗效给予鼓励和肯定;在护理操作上,以精湛的技术取得家属的信任。

    2.4 加强饮食护理 进入综合康复治疗后,患儿体力消耗增大,而消化吸收能力相对不足。在护理上鼓励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并认真做好奶具、餐具的消毒。与医院营养食堂合作,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饮食。

    [作者简介] 阳伟红(1967-),女,湖南湘乡人,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陈崇文.脑性瘫痪[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36

    [2] 缪鸿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J].中国康复,1998,13(1):3.

    [收稿日期] 1999-10-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