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治疗中的重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
http://www.100md.com
德国临床用药 2000年第3期第3卷 植物药篇
作者:
单位:
关键词:
德国临床用药000305 Rekombinantes Mistellektin in der Tumortherapie
根据最新数据的研究,对于癌症,槲寄生仍然属于选择治疗药。1999年10月26日科隆Madaus股份公司的Hans Lentzen教授、博士和Zwingenberg Brain有限公司的Holger Zinke博士在Greifswald大学药学院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俩的报告称"重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从提取物制剂到合理治疗的开端"。
80年前Rudolf Steiner创立了槲寄生疗法。1938/39年间,在受人智学影响的医学之外,出现了第一个槲寄生制剂Plenosol®,1989年,人们对槲寄生进行了深入的药理研究,使迄今对槲寄生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因为这些研究表明,槲寄生植物血凝素不仅提高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而且增强吞噬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相关,槲寄生植物血凝素浓度-作用曲线呈钟形,有效剂量为1ng/kg(体重)。超过此量,疗效就下降,甚至起相反作用(免疫抑制)。
根据这些研究结果以及由此而修订的制剂要求,Madaus公司把其槲寄生制剂(Lektinol®)以槲寄生植物血凝素进行标准化,同时与Brain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分离出重组单体的试验。
现在植物血凝素被称为致核糖体失活蛋白(RIP)。槲寄生植物血凝素分为I型和II型。如其它研究所显示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有二区域结构,带一个A链和一个B链。它的作用原理象特洛伊马:B链与受体结合;随后此两链分开,A链使核糖体失活。
槲寄生这种结鲜亮浆果的常青半寄生植物,可提供抗癌物质-有免疫调节和细胞毒性作用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在此期间,这种植物血凝素已用基因技术制备,据说在几年内将被批准上市。
在弄清槲寄生植物血凝素的结晶学结构后,技术上的制备就不成问题。对重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r-Viscumin)的深入研究表明,它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和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在多项体外和体内试验中,槲寄生植物血凝素对几种癌的抑制作用优于当时的标准治疗剂(大多与阿霉素比较)。
重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可望2006年在欧洲被批准上市。
M. Erhardt, A. Karwot, Greifswald
This article is published with authorization from Deutsche Apotheker Zeitung Vo1.139 No.46 (1999), 百拇医药
单位:
关键词:
德国临床用药000305 Rekombinantes Mistellektin in der Tumortherapie
根据最新数据的研究,对于癌症,槲寄生仍然属于选择治疗药。1999年10月26日科隆Madaus股份公司的Hans Lentzen教授、博士和Zwingenberg Brain有限公司的Holger Zinke博士在Greifswald大学药学院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俩的报告称"重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从提取物制剂到合理治疗的开端"。
80年前Rudolf Steiner创立了槲寄生疗法。1938/39年间,在受人智学影响的医学之外,出现了第一个槲寄生制剂Plenosol®,1989年,人们对槲寄生进行了深入的药理研究,使迄今对槲寄生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因为这些研究表明,槲寄生植物血凝素不仅提高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而且增强吞噬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相关,槲寄生植物血凝素浓度-作用曲线呈钟形,有效剂量为1ng/kg(体重)。超过此量,疗效就下降,甚至起相反作用(免疫抑制)。
根据这些研究结果以及由此而修订的制剂要求,Madaus公司把其槲寄生制剂(Lektinol®)以槲寄生植物血凝素进行标准化,同时与Brain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分离出重组单体的试验。
现在植物血凝素被称为致核糖体失活蛋白(RIP)。槲寄生植物血凝素分为I型和II型。如其它研究所显示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有二区域结构,带一个A链和一个B链。它的作用原理象特洛伊马:B链与受体结合;随后此两链分开,A链使核糖体失活。
槲寄生这种结鲜亮浆果的常青半寄生植物,可提供抗癌物质-有免疫调节和细胞毒性作用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在此期间,这种植物血凝素已用基因技术制备,据说在几年内将被批准上市。
在弄清槲寄生植物血凝素的结晶学结构后,技术上的制备就不成问题。对重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r-Viscumin)的深入研究表明,它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和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在多项体外和体内试验中,槲寄生植物血凝素对几种癌的抑制作用优于当时的标准治疗剂(大多与阿霉素比较)。
重组槲寄生植物血凝素,可望2006年在欧洲被批准上市。
M. Erhardt, A. Karwot, Greifswald
This article is published with authorization from Deutsche Apotheker Zeitung Vo1.139 No.46 (199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