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病致皮肤损害的治疗
作者:唐建群
单位:唐建群(江苏常熟市中医院外科,江苏 常熟 215500)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性改变
现代诊断与治疗000318 分类号:R6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00)03-0166-01
我院1990~1998年共收治下肢静脉曲张症120例,其中伴色素沉着、脱屑、湿疹、慢性溃疡形成等皮肤营养性改变98例,占81.50%,与文献报告符合[1]。现将98例伴肢体营养性改变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77例,女21例。左下肢46例,右下肢37例,双下肢15例。年龄40~65(平均53.50)岁。病程1~20(平均10.17)年。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 本组98例均有下肢浅静脉曲张。小腿慢性溃疡63例,脱屑并湿疹28例,伴色素沉着72例。溃疡好发于内踝或足靴内侧缘,直径0.5~3.5cm,平均2cm。皮炎湿疹改变则往往见于色素沉着区域或溃疡周围;色素沉着以足靴区内侧和小腿下2/3最多见。
1.3 检测和诊断 本组病例通过血管造影检查,提示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1例为深静脉血液倒流,属Ⅲ或Ⅳ级;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完全再通型1例。
2 方法和结果
2.1 治疗方法 90例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术,溃疡和色素沉着区及其周围曲张静脉结扎术,以及经小腿溃疡或其上下纵形切口结扎深筋膜下病变交通支静脉。其余8例先行静脉外肌袢瓣膜替代术,然后行上述手术方式治疗。
2.2 结果 本组98例术后随访1~60个月。61例溃疡愈合;2例复发,其中1例为术后仍从事重体力劳动,于术后3年在一次外伤后引起内踝处溃疡复发,另1例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半年后复发。色素明显减退者80例。皮炎及湿疹消失者88例。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引起下肢皮肤营养性改变的原因 下肢静脉营养性改变过去一直被认为下肢静脉曲张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2]。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随着技术设备和实验条件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尤其是各种血管检测手段的开展,对下肢静脉性溃疡及其一系列皮肤营养性改变均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修正了传统看法。有关文献报道[2],下肢静脉性皮肤营养性改变的发生,主要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导致血液逆流,长期瘀滞的血液使下肢静脉压力增高,一方面致下肢浅静脉曲张,可破坏交通支静脉引起交通支静脉瓣关闭不全;另一方面,下肢静脉曲张高压状态促使纤维蛋白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周围堆积,使内皮细胞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影响血液和组织间的氧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交换,造成组织代谢障碍,出现皮肤营养不良表现,如组织肿胀、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或慢性溃疡形成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在皮肤营养改变及溃疡形成中,具有特别意义。有关资料表明,下肢静脉曲张是否并发溃疡,与该区域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有关,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其皮肤营养性改变的好发率显著高于无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3]。
, http://www.100md.com
3.2 手术方法的改进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症及瘀血性溃疡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此方法就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而言,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但是,下肢静脉营养性改变往往伴有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需纠正深静脉的倒流及阻断交通支的逆流,改善下肢静脉的瘀血及高压状态,达到治疗病因的目的。本组72例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曲张病变静脉、结扎病变交通支静脉以及静脉外肌袢形成术等纠正深静脉的倒流,取得了满意效果就是例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组治疗者均为2cm左右小溃疡,4cm以上、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大溃疡,还需植皮等治疗方能愈合。还有其它治疗方法如深静脉瓣膜修复术、自体带瓣静脉段股静脉移植术、股静脉瓣膜包窄术等统称为深静脉瓣膜重建术,对下肢静脉曲张性皮肤营养性改变均有肯定的疗效。静脉郁血性下肢溃疡,一般均小于4cm,因此都能在基层医院治愈。
3.3 血管造影术对深静脉倒流程度及交通支的定位具有特别意义 本组98例均作下肢静脉的顺行或逆行造影,其价值为:(1)能明确下肢血管病变的原因;(2)确定病变的性质、程度和类型;(3)起定位作用等,对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张培华教授 审)
参考文献:
[1]孙建民,张培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6,6(1):9.
[2]金云法.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意义[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4,14(1):1-3.
[3]张伯根.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144例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1986,24(1):6.
收稿日期:1999-09-06, 百拇医药
单位:唐建群(江苏常熟市中医院外科,江苏 常熟 215500)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性改变
现代诊断与治疗000318 分类号:R6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00)03-0166-01
我院1990~1998年共收治下肢静脉曲张症120例,其中伴色素沉着、脱屑、湿疹、慢性溃疡形成等皮肤营养性改变98例,占81.50%,与文献报告符合[1]。现将98例伴肢体营养性改变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77例,女21例。左下肢46例,右下肢37例,双下肢15例。年龄40~65(平均53.50)岁。病程1~20(平均10.17)年。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 本组98例均有下肢浅静脉曲张。小腿慢性溃疡63例,脱屑并湿疹28例,伴色素沉着72例。溃疡好发于内踝或足靴内侧缘,直径0.5~3.5cm,平均2cm。皮炎湿疹改变则往往见于色素沉着区域或溃疡周围;色素沉着以足靴区内侧和小腿下2/3最多见。
1.3 检测和诊断 本组病例通过血管造影检查,提示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1例为深静脉血液倒流,属Ⅲ或Ⅳ级;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完全再通型1例。
2 方法和结果
2.1 治疗方法 90例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术,溃疡和色素沉着区及其周围曲张静脉结扎术,以及经小腿溃疡或其上下纵形切口结扎深筋膜下病变交通支静脉。其余8例先行静脉外肌袢瓣膜替代术,然后行上述手术方式治疗。
2.2 结果 本组98例术后随访1~60个月。61例溃疡愈合;2例复发,其中1例为术后仍从事重体力劳动,于术后3年在一次外伤后引起内踝处溃疡复发,另1例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半年后复发。色素明显减退者80例。皮炎及湿疹消失者88例。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引起下肢皮肤营养性改变的原因 下肢静脉营养性改变过去一直被认为下肢静脉曲张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2]。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随着技术设备和实验条件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尤其是各种血管检测手段的开展,对下肢静脉性溃疡及其一系列皮肤营养性改变均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修正了传统看法。有关文献报道[2],下肢静脉性皮肤营养性改变的发生,主要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导致血液逆流,长期瘀滞的血液使下肢静脉压力增高,一方面致下肢浅静脉曲张,可破坏交通支静脉引起交通支静脉瓣关闭不全;另一方面,下肢静脉曲张高压状态促使纤维蛋白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周围堆积,使内皮细胞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影响血液和组织间的氧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交换,造成组织代谢障碍,出现皮肤营养不良表现,如组织肿胀、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或慢性溃疡形成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在皮肤营养改变及溃疡形成中,具有特别意义。有关资料表明,下肢静脉曲张是否并发溃疡,与该区域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有关,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其皮肤营养性改变的好发率显著高于无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3]。
, http://www.100md.com
3.2 手术方法的改进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症及瘀血性溃疡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此方法就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而言,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但是,下肢静脉营养性改变往往伴有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需纠正深静脉的倒流及阻断交通支的逆流,改善下肢静脉的瘀血及高压状态,达到治疗病因的目的。本组72例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曲张病变静脉、结扎病变交通支静脉以及静脉外肌袢形成术等纠正深静脉的倒流,取得了满意效果就是例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组治疗者均为2cm左右小溃疡,4cm以上、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大溃疡,还需植皮等治疗方能愈合。还有其它治疗方法如深静脉瓣膜修复术、自体带瓣静脉段股静脉移植术、股静脉瓣膜包窄术等统称为深静脉瓣膜重建术,对下肢静脉曲张性皮肤营养性改变均有肯定的疗效。静脉郁血性下肢溃疡,一般均小于4cm,因此都能在基层医院治愈。
3.3 血管造影术对深静脉倒流程度及交通支的定位具有特别意义 本组98例均作下肢静脉的顺行或逆行造影,其价值为:(1)能明确下肢血管病变的原因;(2)确定病变的性质、程度和类型;(3)起定位作用等,对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张培华教授 审)
参考文献:
[1]孙建民,张培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6,6(1):9.
[2]金云法.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意义[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4,14(1):1-3.
[3]张伯根.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144例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1986,24(1):6.
收稿日期:1999-09-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