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20294
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策略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孙树秋

    单位:孙树秋(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 碘缺乏病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关键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000327 [中图分类号] R5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4955(2000)03-0226-02

    根据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现状,参阅同行观点,结合作者现场工作经验与体会,认为防治工作应遵循公益性、科学性和可评估性这3个原则,并提出了操作性的策略方案。

    1 防治现状[1]

    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3年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后,我国逐步实施了以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碘盐生产能力达到620万吨,覆盖率87%。1997年全国碘缺乏病(IDD)病情监测的结果也显示,儿童尿碘中位数除西藏外,均高于100μg/L,甲状腺肿大率平均值降为10.86%。这表明,居民碘营养水平已大幅度提高,病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防治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对孕产妇和婴幼儿这一重点人群的碘营养关注不够;②各地发展不平衡,某些省份的防治工作难度大,进展缓慢;③健康教育是薄弱环节;④有些地区追求达标验收,对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⑤碘盐生产过程中超量加碘现象日见突出,盐碘不匀较为普遍,非碘盐冲销依然存在;⑥应用研究相对滞后;⑦机构改革可能对地方病防治队伍产生一些冲击。
, 百拇医药
    总之,IDD仍然是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 策略的提出

    根据近年来全国IDD监测结果,可以预测在20世纪末中国能够达到实际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标志着我国基本具备了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条件,奠定了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基础。但决不意味着我国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从此可以结束了,因为我国所处的缺碘自然环境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而消除碘缺乏病不同于消除天花,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消除碘缺乏危害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为科学地制定我国21世纪初的防治规划,尽快提出全国未来可持续消除IDD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策略的提出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①公益性:消除IDD是使公众受益的事业,在工作中应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化政府行为,克服以危害人民健康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杜绝为个人和部门利益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②科学性:防治工作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补碘量要建立在国人碘的适宜生理需求量基础上,不能盲目多补;对发现的一些模糊问题及时组织必要的专题研究予以澄清;孕产妇和婴幼儿是需要碘营养保护的重点人群;合格碘盐的供应是整个消除过程的主旋律,碘油丸的使用要慎重。③可评估性:碘盐质量情况、病情消长变化以及防治进程等都需要通过监测来回答。因此,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并使之良好运行是科学防治的关键,也是政府决策的现实依据。
, 百拇医药
    3 策略的内容[2]

    3.1 基本保障

    3.1.1 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依据颁布的《盐业管理条件》、《食盐专营办法》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盐业和卫生部门对碘盐加工与供应分别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和监管,并加强盐政执法力度。

    3.1.2 防治基本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由于经费问题,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监测体系、对重要技术课题和科学研究投入不够、执法监督力度不强、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比较薄弱。在过去的碘缺乏防治工作中,虽然各级财政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经费投入,但始终处于朝不保夕的局面。因此,只有将必要的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计划中,才能保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持续进行。

    3.1.3 合格碘盐的长期足量供应:居民能够随时买到合格碘盐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因此,盐业部门应承诺:在扩大生产碘盐能力的同时,要继续提高碘盐加工的技术水平,严把碘盐质量关。
, 百拇医药
    3.1.4 深入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增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变被动买碘盐为主动选购碘盐。在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以学校为中心面向社区,形成辅射网络;要有计划、按重点地分期分批深入一些地区、普及一片人群、巩固几块阵地。健康教育活动与监督监测同时进行效果更佳。

    3.1.5 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下个世纪初的监测工作建议分两种方式进行。碘盐监测坚持经常性,通过电子信息网络及时发现问题与反馈处理办法;病情监测采用点面结合办法,即各省每年不固定地选择一个病情最严重的县做监测点,全国规模的PPS法监测根据实际需要每5年或10年进行一次。

    3.2 策略的实施

    3.2.1 领导重视、政府行为、部门职责与社会广泛参与:各级政府应该具有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期规划和措施,指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并且每年召开会议,定期下乡检查病情及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盐业部门应对碘盐加工、出入库、销售数量和质量检查结果保存记录;卫生部门每年要制订防治计划,收集监测数据、撰写总结报告;新闻媒体要与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担负起健康教育的任务。
, http://www.100md.com
    3.2.2 队伍与能力建设:省、市、县、乡四级业务人员的人数设置至少为5、4、3、2,并经常接受各种层次、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这样既稳定了队伍,又能更新知识、提高工作效率。

    3.2.3 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扶贫工作是国家总体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人体碘营养水平不但与环境有关,同时与人的整体营养水平和膳食结构也有很大关系,环境与膳食双重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老少边穷地区成为碘缺乏病的重病区。因此,这些地区的碘缺乏病消除工作必须与当地的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持久、可行。建议今后一段时间,应将工作重点集中在一些更为落后的省区。

    3.2.4 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系统: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系统较健全,碘缺乏病的消除工作纳入这一网络进行统筹,才有保障不会因时间、机构、人员的变迁而搁浅。

    [作者简介]孙树秋(1964-),男,博士

    [参考文献]

    [1] 陈吉祥,李忠之,许弘凯,等.’97年中国碘缺乏病监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中国消除碘缺乏病战略国际研讨会纪要[R].1998,10,5-6.

    [收稿日期]1999-05-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