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癌症》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28948
消化道类癌23例临床分析陆锋 叶圣诞
http://www.100md.com 《癌症》 2000年第3期
     作者:

    单位:陆锋(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叶圣诞(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

    关键词:消化道;类癌;临床分析

    癌症000333

    分类号:R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67X(2000)03-0288-01▲

    我院外科自1975年1月至1999年6月共诊治23例消化道类癌,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现报道及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26~84岁,中位年龄53岁。良性类癌9例(39.1%),恶性类癌14例(60.9%)。部位分布:食管1例,胃6例,大肠12例(升结肠2例,直肠10例),阑尾4例。
, http://www.100md.com
    肿瘤大小:直径<2cm 10例,>2cm13例,最小0.5cm×0.5cm×0.5cm,最大10cm×6cm×6cm。肿瘤侵及肌层和浆膜层1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6例,1例伴肝脏转移。病程2周~6年,平均17月。

    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14例,急性、慢性阑尾炎症状各2例,排便习惯改变2例,腹部包块、进食噎梗感及不完全性肠梗阻各1例。类癌综合征表现2例,分别表现为面色潮红、心悸、心脏杂音和腹泻。

    手术方式:经肛门直肠类癌局部切除7例,右半结肠切除及胃大部切除各4例,左半结肠切除、全胃切除及阑尾切除各2例,Miles手术及食管癌根治术各1例。本组17例获随访,随访率73.9%,9例良性肿瘤中6例健在,分别生存4~12年,3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8例恶性类癌中4例生存,2年2例,5年以上2例,另4例分别于术后半年至2年内死于肿瘤复发。

    2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本组除2例伴有类癌综合征外,皆缺乏特有的临床症状,术前7例作胃镜检查被误诊为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1例,无一例诊断为类癌;6例作结肠镜检查,仅1例确诊为类癌,作钡餐检查及钡灌造影各7例,被误诊为胃肠道癌13例,粘膜下肿瘤1例,提示术前对类癌的诊断是较为困难的。内镜检查是直接发现病灶并搜取活检标本的重要手段,要提高诊断正确率,有赖于内镜医师对类癌的警惕和活检操作的实际经验和多处多点或1点多处深取等。消化道X线钡造影检查,虽难以确定病变的病理性质却对发现病灶部位,选择术式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肝脏或腹腔有否转移灶,我们常借助B超或CT检查,据报道核素扫描可检出经以上检查难以发现的肝脏微小转移灶,阳性率可达80%~90%[1],我们尚无此体会。

    本组曾发现一例<2cm直肠恶性类癌患者,病变却已侵及肌层并伴周围淋巴结转移。证明通常以病灶的大小判断其良恶性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认为以病变的浸润程度和所属区域淋巴结是否转移来区分良恶性比较适宜。

    本病无论属良性或恶性,一经确诊皆应尽早手术治疗为妥,可依据肿瘤大小、浸润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癌灶转移来选择术式[2]。如病灶<2cm,未侵及肌层又无淋巴结转移,可作局部切除或内镜电灼切除即可,本组7例直肠类癌按此法治疗,经随访皆未见复发,如病灶>2cm并已侵及肌层或区域淋巴结,则采用根治性切除,如发现肝转移,尽可能同时切除转移灶,仍能取得满意疗效,对肝脏难以切除的多发性转移灶,作肝动脉插管或皮下埋置化疗泵术后作介入化疗可达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我们曾对1例多发性肝转移灶患者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对转移灶以无水酒精注射,术后辅以化疗,使患者生存达7月之久,其疗效尚难作出评价。
, http://www.100md.com
    通讯作者:陆锋:Tel:86-21-65799347 Fax:86-21-65430520 E-mail:LuFeng85onlinesh.CN

    参考文献:

    [1]Kisker O, Weinal RJ, Geks J, et al. Value of somatostain receptor scintigra phy for preoperative localization of carcinoids [J]. World J Surg, 1996, 20: 162~ 167.

    [2]张振寰,朱预,刘彤华.消化道类癌瘤36例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1992,30:478~480.

    收稿日期:1999-08-23

    修稿日期:1999-09-2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