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淮海医药》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39971
微泵静脉输注国产阿曲库铵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淮海医药》 2000年第3期
     作者:王震 杜筱玲

    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41000

    关键词:国产阿曲库铵;持续静脉输注

    淮海医药000354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971

    本文报道使用江苏恒瑞公司生产[批号:(97)卫药准字X-167号]的阿曲库铵(Atracurium)微泵静脉输注临床应用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Ⅰ~Ⅲ级择期手术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8~81岁,平均年龄36.8岁,平均体重54.2 kg。麻醉持续时间36~382 min,按麻醉维持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Ⅰ组(n=34)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Ⅱ组(n=34),安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组。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术前用药均为巴比妥钠2 mg.kg-1,阿托品0.01mg.kg-1。麻醉诱导两组均为咪唑安定0.01 mg.kg-1,异丙酚2.5mg.kg-1,阿曲库铵0.5mg.kg-1。Ⅰ组麻醉维持使用0.15%的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硬膜外注药,初量8~15ml,追加量减半,静脉用药为氟芬合剂,异丙酚。Ⅱ组间断吸入安氟醚,静脉用氟芬合剂、异丙酚、氯胺酮维持。两组阿曲库铵维持用量均为0.2mg.kg-1.h-1,诱导插管后当四个成串刺激(TOF)恢复第一个颤搐,立即开始用德国B,Braun微泵持续静注阿曲库铵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

, 百拇医药     1.2.2 监测方法 68例病人均使用Datex cadiocap Ⅱ型多功能监护仪监测NIBP、HR、ECG、SPO2,其中12例行桡动脉或背动脉穿刺直接测压,3例行颈内静脉穿刺监测CUP。肌松监测采用Mgotest神经刺激器输出四个成串刺激(TOF),通过表面电极刺激R神经,并监测拇指内收肌张力;记录肌松药的起效时间(静脉注药至T1完全消失所用的时间),停药后肌颤搐T1的10%、25%、50%、75%的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RI),统计分析用配对±检验,全部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起效时间 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为162.72±48.7 s,插管时肌松良好,无呛咳。

    2.2 肌松恢复情况 从停注阿曲库铵至肌颤搐T1的恢复见表1,Ⅱ组恢复较Ⅰ组明显延长。
, http://www.100md.com
    表1 肌松作用恢复时间(min)(±s)

    10%

    25%

    50%

    75%

    RI

    Ⅰ组

    15.24±7.51

    18.25±9.89

    27.86±12.27

    34.45±12.85
, 百拇医药
    14.06±4.28

    Ⅱ 组

    18.61±8.11

    24.28±9.65

    33.85±13.23

    41.72±13.25

    17.65±5.12

    与Ⅰ组比较,P<0.052.3 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有3例患者在诱导给药后出现颈前皮肤潮红,血压一过性下降。其他患者诱导及麻醉维持过程中,HR、NIBP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

    3 体会

    本实验观察的68例患者,使用国产阿曲库铵0.5mg.kg-1诱导插管162.72±48.7s起效,肌松效果满意,插管均能顺利完成。麻醉维持由于采用肌松监测下微泵持续静脉输注0.2mg.kg-1.h-1,保持了较为稳定的血药浓度,术中经过平稳,避免了由于间断静注而易产生的因药物衔接不当而导致患者燥动。麻醉恢复时间Ⅱ组较Ⅰ组明显延长,是与安氟醚有关,吸入麻醉药延长非去极化肌松药产生神经肌肉阻滞有效间期的部位主要在接头后膜,TOF的T1呈现时间会延长,七氟醚和安氟醚最明显,提示安氟醚复合全麻组的患者阿曲库铵的停用时间可适当提前,以减少术毕等待恢复的时间。
, 百拇医药
    在Pasta和Scott等人的研究中,小剂量阿曲库铵(≤0.5mg.kg-1)缓慢静注不引起在临床有显著意义的组胺释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1]。本组病例采用微泵持续静脉输注0.2 mg.kg-1.h-1维持,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但在使用阿曲库铵0.5mg.kg-1诱导插管时有3例患者出现颈前皮肤潮红,血压一过性下降,心率增加,这可能是阿曲库铵引起组胺释放造成血管扩张有关。由于改变短暂,不经处理可自行恢复。

    参 考 文 献

    1,张 野,刘 威,徐建青,等.关于阿曲可林的最新研究.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95,16(3):185

    (收稿:1999-08-20 修回:1999-11-0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