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比利与吗叮啉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对照观察
作者:顾洁 王珉珉 杨锡敏
单位:顾洁(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王珉珉(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杨锡敏(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关键词:西沙比利;吗叮啉;胃食管返流
宁夏医学杂志000323 【摘要】 42例新生儿胃食管返流患儿随机分为A(西沙比利组,20例)和B(吗叮啉组,22例)两组,分别给西沙比利及吗叮啉治疗,观察疗效。结果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0.91%,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副作用。结果提示西沙比利和吗叮啉均为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理想药物。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1-5949(2000)03-0168-02
, 百拇医药
胃食管返流(简称GER)是新生儿时期较常见疾病,常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已日益受到重视。我科采用西沙比利治疗与吗叮啉治疗比较,疗效均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42例GER患儿均系1996年6月~1999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住院患儿,男26例,女16例,其中早产儿14例。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呕吐、体重不增、食管炎及吸入综合征。所有患儿均经食管钡剂造影证实,符合黄氏新生儿GER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西沙比利组20例,B组为吗叮啉组22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重及临床表现(见表1)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新生儿GER临床表现的比较
呕吐情况
合并症
, 百拇医药
单纯乳汁
含黄色胃
内容物
含咖啡样物
次数
频繁
肺炎
体重不增
或减轻
电解质
紊乱
窒息
贫血
, 百拇医药
n(%)
n(%)
n(%)
n(%)
n(%)
n(%)
n(%)
n(%)
n(%)
A组(n=20)
7(35)
10(50)
3(15)
, 百拇医药
17(85)
15(75)
8(40)
4(20)
2(10)
1(5)
B组(n=22)
7(31.8)
11(50)
4(18.20)
18(81.8)
16(72.70)
, 百拇医药
9(40.9)
5(22.7)
2(9.1)
2(9.1)
1.2 治疗方法:两组一般治疗方法相同,均包括喂以稠厚乳汁,少量多餐及对症支持治疗。A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西沙比利0.1~0.2mg/(kg.次),于喂奶前15~20分钟口服或鼻饲,每8小时一次,B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吗叮啉0.2~0.3mg/(kg.次),于喂奶前15~20分钟口服或鼻饲,每8小时一次,疗程均为5~7天。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溢乳、呕吐症状在治疗后2天内控制。②有效:溢乳、呕吐症状在治疗后7天内控制。③无效:溢乳、呕吐症状在治疗后7天仍未控制。
, 百拇医药
2.2 治疗效果:见表2。结果显示A、B两组显效率分别为65.00%和63.64%,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0.91%,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显效率(χ2=0.008)和总有效率(χ2=0.26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A
20
13
, 百拇医药
6
1
95.00
B
22
14
6
2
90.91
3 讨论
胃食管返流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简称LES)功能不全,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的一种病理状态,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以早产儿为多见,可引起呼吸暂停,吸入综合征,也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GER的发生与食管蠕动,食管末端粘膜瓣,膈食管韧带,腹段食管长度,横膈脚肌钳夹作用及HIS角等有关,但首要的是LES抗返流屏障[2]。LES由环状肌组成,位于食管穿越膈肌处,形成一长约1~4cm高压带,将胃和食管分隔。在静息状态下保持有一定的压力,使下端食管关闭。在吞咽时LES反射性地舒张,压力下降使食物进入胃内,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到食管。LES压力与日龄(胎龄+出生后天数)呈正相关,与出生体重、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生后疾病关系不大。另外新生儿由于胃容量较小,HIS角较钝,解剖上食管腹腔段很短,吊索纤维发育不完善,胃底低位水平和粘膜发育不成熟,未能建立有效的防返流屏障均为易发生GER的因素。新生儿LES压力较低,至少到生后6周达到成人水平(0.75kPa),早产儿则需2~3月胃食管功能才能成熟,建立起有效的抗返流屏障[1]。以往我们单纯采用体位治疗效果不佳。
, 百拇医药
西沙比利是一种新型全胃肠动力促进药物,主要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的肌间神经丛,是5-羟色胺4的拟似剂,类同胆碱能机能,增加肌肉神经丛中释放乙酰胆碱,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促进食管蠕动,胃排空及全胃肠蠕动和协调,不引起胃酸分泌,不与毒蕈碱和多巴胺受体结合;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用于治疗成人返流性食管炎有良好疗效[5]。吗叮啉是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胃和十二指肠近端,提高LES张力,促进食管蠕动及胃的排空。不通过血脑屏障,无神经系统毒副作用。杨氏等证实吗叮啉对于促进早产儿胃排空有良好疗效[4]。本组应用西沙比利及吗叮啉治疗,无需特殊体位,均取得良好疗效,大多数患儿呕吐、溢乳症状均在5日内得到控制,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过程中仅发现西沙比利组1例大便次数明显增加,停药后缓解,考虑与西沙比利有促进全胃肠道蠕动的作用有关,未发现其它毒副作用。本文结果表明:西沙比利与吗叮啉均为治疗新生儿GER的理想药物。
责编:马兴忠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08
[2] 陈树宝,施成仁.儿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414
[3] 李毓.治疗返流性食管炎药物疗效比较[J].西北药学杂志,1997,12(1):33
[4] 杨琳琳,陈自励.吗叮啉促进早产儿胃排空疗效观察[J].新生儿科杂志,1997,12(2):81~82
(收稿:1999—09—01 修回:1999—10—14), http://www.100md.com
单位:顾洁(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王珉珉(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杨锡敏(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关键词:西沙比利;吗叮啉;胃食管返流
宁夏医学杂志000323 【摘要】 42例新生儿胃食管返流患儿随机分为A(西沙比利组,20例)和B(吗叮啉组,22例)两组,分别给西沙比利及吗叮啉治疗,观察疗效。结果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0.91%,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副作用。结果提示西沙比利和吗叮啉均为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理想药物。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1-5949(2000)03-0168-02
, 百拇医药
胃食管返流(简称GER)是新生儿时期较常见疾病,常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已日益受到重视。我科采用西沙比利治疗与吗叮啉治疗比较,疗效均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42例GER患儿均系1996年6月~1999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住院患儿,男26例,女16例,其中早产儿14例。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呕吐、体重不增、食管炎及吸入综合征。所有患儿均经食管钡剂造影证实,符合黄氏新生儿GER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西沙比利组20例,B组为吗叮啉组22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重及临床表现(见表1)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新生儿GER临床表现的比较
呕吐情况
合并症
, 百拇医药
单纯乳汁
含黄色胃
内容物
含咖啡样物
次数
频繁
肺炎
体重不增
或减轻
电解质
紊乱
窒息
贫血
, 百拇医药
n(%)
n(%)
n(%)
n(%)
n(%)
n(%)
n(%)
n(%)
n(%)
A组(n=20)
7(35)
10(50)
3(15)
, 百拇医药
17(85)
15(75)
8(40)
4(20)
2(10)
1(5)
B组(n=22)
7(31.8)
11(50)
4(18.20)
18(81.8)
16(72.70)
, 百拇医药
9(40.9)
5(22.7)
2(9.1)
2(9.1)
1.2 治疗方法:两组一般治疗方法相同,均包括喂以稠厚乳汁,少量多餐及对症支持治疗。A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西沙比利0.1~0.2mg/(kg.次),于喂奶前15~20分钟口服或鼻饲,每8小时一次,B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吗叮啉0.2~0.3mg/(kg.次),于喂奶前15~20分钟口服或鼻饲,每8小时一次,疗程均为5~7天。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溢乳、呕吐症状在治疗后2天内控制。②有效:溢乳、呕吐症状在治疗后7天内控制。③无效:溢乳、呕吐症状在治疗后7天仍未控制。
, 百拇医药
2.2 治疗效果:见表2。结果显示A、B两组显效率分别为65.00%和63.64%,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0.91%,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显效率(χ2=0.008)和总有效率(χ2=0.26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A
20
13
, 百拇医药
6
1
95.00
B
22
14
6
2
90.91
3 讨论
胃食管返流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简称LES)功能不全,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的一种病理状态,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以早产儿为多见,可引起呼吸暂停,吸入综合征,也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GER的发生与食管蠕动,食管末端粘膜瓣,膈食管韧带,腹段食管长度,横膈脚肌钳夹作用及HIS角等有关,但首要的是LES抗返流屏障[2]。LES由环状肌组成,位于食管穿越膈肌处,形成一长约1~4cm高压带,将胃和食管分隔。在静息状态下保持有一定的压力,使下端食管关闭。在吞咽时LES反射性地舒张,压力下降使食物进入胃内,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到食管。LES压力与日龄(胎龄+出生后天数)呈正相关,与出生体重、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生后疾病关系不大。另外新生儿由于胃容量较小,HIS角较钝,解剖上食管腹腔段很短,吊索纤维发育不完善,胃底低位水平和粘膜发育不成熟,未能建立有效的防返流屏障均为易发生GER的因素。新生儿LES压力较低,至少到生后6周达到成人水平(0.75kPa),早产儿则需2~3月胃食管功能才能成熟,建立起有效的抗返流屏障[1]。以往我们单纯采用体位治疗效果不佳。
, 百拇医药
西沙比利是一种新型全胃肠动力促进药物,主要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的肌间神经丛,是5-羟色胺4的拟似剂,类同胆碱能机能,增加肌肉神经丛中释放乙酰胆碱,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促进食管蠕动,胃排空及全胃肠蠕动和协调,不引起胃酸分泌,不与毒蕈碱和多巴胺受体结合;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用于治疗成人返流性食管炎有良好疗效[5]。吗叮啉是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胃和十二指肠近端,提高LES张力,促进食管蠕动及胃的排空。不通过血脑屏障,无神经系统毒副作用。杨氏等证实吗叮啉对于促进早产儿胃排空有良好疗效[4]。本组应用西沙比利及吗叮啉治疗,无需特殊体位,均取得良好疗效,大多数患儿呕吐、溢乳症状均在5日内得到控制,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过程中仅发现西沙比利组1例大便次数明显增加,停药后缓解,考虑与西沙比利有促进全胃肠道蠕动的作用有关,未发现其它毒副作用。本文结果表明:西沙比利与吗叮啉均为治疗新生儿GER的理想药物。
责编:马兴忠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08
[2] 陈树宝,施成仁.儿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414
[3] 李毓.治疗返流性食管炎药物疗效比较[J].西北药学杂志,1997,12(1):33
[4] 杨琳琳,陈自励.吗叮啉促进早产儿胃排空疗效观察[J].新生儿科杂志,1997,12(2):81~82
(收稿:1999—09—01 修回:1999—10—1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