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CT疗效评估
作者:韩庆森 赵力 朱谦
单位:韩庆森(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赵力(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朱谦(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365
随着CT应用的普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与治疗方法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对于中频电并磁热中药透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响值得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经过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检查,并进行CT检查确诊[1]。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其中:有外伤史26例,单纯腰痛18例,伴下肢疼痛、麻木29例,椎旁压痛31例,患肢直腿抬高试验〈30°例,31°~61°24例,61°~90°6例,阴性9例。漆反射减弱16例,跟腱反射减轻13例,消失7例。表1患者一般情况 分型
, 百拇医药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
病程(月)
突值对照(mm)
伴黄韧带钙化例数
男
女
〈6
6~18
〉18
中央型
23
, http://www.100md.com
13
10
38.4
8
10
5
7.63
7
侧后型
25
16
9
41.8
6
, http://www.100md.com
11
8
6.90
9
合计
48
29
19
40.2
14
21
13
7.25
16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首先采用北京产K89-2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患者俯卧于治疗床,将一组治疗电极并置腰背患处,另一组治疗电极置患肢处,采用内储处方,电流耐受限,每次15~20min。治疗结束后,再进行磁热中药透入治疗,采用庆华仪器厂产场效应治疗仪及其中药垫(主要成分有红花、羌活等),将一组治疗垫及中药垫置腰背患处,另一组置患肢处,温热量,每次30min。上述治疗均每日1次,10d1疗程。
临床疗效评定:采用百分法,其中疼痛和麻木20分,行走能力16分,生活及工作能力16分,压痛16分,直腿抬高试验16分,膝、跟腱反射16分。痊愈>90分,显效75~90分,好转50~74分,无效〉90分,显效75~90分,好转50~74分,无效〈50分。
CT评价:治疗后2~12个月进行随访。治疗前后采用同-CT机,摄片方法及技术条件相同,采用直尺、圆规测量CT片示腰椎间盘突出物的最大矢径。
中央型与侧后型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对照采用Ridit分析,CT片示腰椎间盘突出物的最大矢径治疗前后对照采用t检。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治疗后的临床结果和CT随访对照见表2。
分析中央型与侧后型的临床疗效发现,两者疗效未见差异,Ridit统计u=0.32,P>0.05。痊愈加显效率为72.92%;对照腰椎间盘突出物治疗前后的CT对照值,中央型与侧后型及两者合计的统计分析,均有显著的变化(P〈0.01)。
表2治疗结果及CT随访对照 分型
例数
临床疗效
突出物平均后突值(mm)
痊愈
显效
好转
, 百拇医药
无效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中央型
23
6
11
3
3
7.63±0.47
4.62±0.35
, 百拇医药
5.01
〈0.01
侧后型
25
7
10
4
3
6.90±0.42
4.73±0.38
3.83
〈0.01
合计
, 百拇医药
48
13
21
7
6
7.25±0.31
4.68±0.27
6.25
〈0.0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的CT量化评价一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此应用直接测量矢径的方法进行评价分,还是极有临床意义的。
腰椎间盘突出可致上下椎间距缩小。正常情况下脊柱后伸可使黄韧带松弛,由于预张力的作用,黄韧带不会出现皱褶或弯曲而凸入椎管压迫神经根[2],但是如果腰椎间盘突出时间较长以致预张力消失,此时黄韧带则会出现皱褶或弯曲而凸入椎管内,韧带内小血管迂曲变形,血流受阻,使弹力纤维退行性变,黄韧带肥厚。腰椎间盘突出致破裂组织释放组织胺引起化学炎症,髓核组织引起自身免疫性炎症,神经根受压引起创伤性炎症,使神经根与破裂口突出物发生粘连和纤维化,继发感觉和运动障碍。
, http://www.100md.com
中频电有松解粘连,镇痛解挛,加速血液流动,加快局部组织代谢,消除局部炎症的作用[3]。磁热中药入渍可使局部组织在热效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草药的作用,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共同作用,加速了组织的修复过程,对腰椎的黄韧带的修复以及腰椎内环境的生物学平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良好的临床疗效说明了这一点。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物治疗前后的CT对照值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有显著的差异(P均〈0.01)在治疗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的CT量化评价时,部分侧突型的矢径不易测量,因此面积测量法和腰椎间盘论突出指数测量法,以及其他更科学的测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丹庆,蔡祖龙主编.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19
[2]戴立扬,杜晓兵.黄韧带退行性改变的组织学观察及其与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关系[J].中华骨科杂志,1995,16:197
[3]郭万学主编.理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95,947
收稿日期:2000-01-06, http://www.100md.com
单位:韩庆森(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赵力(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朱谦(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365
随着CT应用的普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与治疗方法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对于中频电并磁热中药透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响值得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经过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检查,并进行CT检查确诊[1]。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其中:有外伤史26例,单纯腰痛18例,伴下肢疼痛、麻木29例,椎旁压痛31例,患肢直腿抬高试验〈30°例,31°~61°24例,61°~90°6例,阴性9例。漆反射减弱16例,跟腱反射减轻13例,消失7例。表1患者一般情况 分型
, 百拇医药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
病程(月)
突值对照(mm)
伴黄韧带钙化例数
男
女
〈6
6~18
〉18
中央型
23
, http://www.100md.com
13
10
38.4
8
10
5
7.63
7
侧后型
25
16
9
41.8
6
, http://www.100md.com
11
8
6.90
9
合计
48
29
19
40.2
14
21
13
7.25
16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首先采用北京产K89-2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患者俯卧于治疗床,将一组治疗电极并置腰背患处,另一组治疗电极置患肢处,采用内储处方,电流耐受限,每次15~20min。治疗结束后,再进行磁热中药透入治疗,采用庆华仪器厂产场效应治疗仪及其中药垫(主要成分有红花、羌活等),将一组治疗垫及中药垫置腰背患处,另一组置患肢处,温热量,每次30min。上述治疗均每日1次,10d1疗程。
临床疗效评定:采用百分法,其中疼痛和麻木20分,行走能力16分,生活及工作能力16分,压痛16分,直腿抬高试验16分,膝、跟腱反射16分。痊愈>90分,显效75~90分,好转50~74分,无效〉90分,显效75~90分,好转50~74分,无效〈50分。
CT评价:治疗后2~12个月进行随访。治疗前后采用同-CT机,摄片方法及技术条件相同,采用直尺、圆规测量CT片示腰椎间盘突出物的最大矢径。
中央型与侧后型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对照采用Ridit分析,CT片示腰椎间盘突出物的最大矢径治疗前后对照采用t检。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治疗后的临床结果和CT随访对照见表2。
分析中央型与侧后型的临床疗效发现,两者疗效未见差异,Ridit统计u=0.32,P>0.05。痊愈加显效率为72.92%;对照腰椎间盘突出物治疗前后的CT对照值,中央型与侧后型及两者合计的统计分析,均有显著的变化(P〈0.01)。
表2治疗结果及CT随访对照 分型
例数
临床疗效
突出物平均后突值(mm)
痊愈
显效
好转
, 百拇医药
无效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中央型
23
6
11
3
3
7.63±0.47
4.62±0.35
, 百拇医药
5.01
〈0.01
侧后型
25
7
10
4
3
6.90±0.42
4.73±0.38
3.83
〈0.01
合计
, 百拇医药
48
13
21
7
6
7.25±0.31
4.68±0.27
6.25
〈0.0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的CT量化评价一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此应用直接测量矢径的方法进行评价分,还是极有临床意义的。
腰椎间盘突出可致上下椎间距缩小。正常情况下脊柱后伸可使黄韧带松弛,由于预张力的作用,黄韧带不会出现皱褶或弯曲而凸入椎管压迫神经根[2],但是如果腰椎间盘突出时间较长以致预张力消失,此时黄韧带则会出现皱褶或弯曲而凸入椎管内,韧带内小血管迂曲变形,血流受阻,使弹力纤维退行性变,黄韧带肥厚。腰椎间盘突出致破裂组织释放组织胺引起化学炎症,髓核组织引起自身免疫性炎症,神经根受压引起创伤性炎症,使神经根与破裂口突出物发生粘连和纤维化,继发感觉和运动障碍。
, http://www.100md.com
中频电有松解粘连,镇痛解挛,加速血液流动,加快局部组织代谢,消除局部炎症的作用[3]。磁热中药入渍可使局部组织在热效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草药的作用,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共同作用,加速了组织的修复过程,对腰椎的黄韧带的修复以及腰椎内环境的生物学平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良好的临床疗效说明了这一点。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物治疗前后的CT对照值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有显著的差异(P均〈0.01)在治疗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的CT量化评价时,部分侧突型的矢径不易测量,因此面积测量法和腰椎间盘论突出指数测量法,以及其他更科学的测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丹庆,蔡祖龙主编.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19
[2]戴立扬,杜晓兵.黄韧带退行性改变的组织学观察及其与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关系[J].中华骨科杂志,1995,16:197
[3]郭万学主编.理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95,947
收稿日期:2000-01-0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