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利水功效初探
作者:崔连有 刘有娥
单位:崔连有(河南省焦作市中医药学校 454150);刘有娥(河南省焦作市中医药学校 454150)
关键词:
时珍国医国药000353 六味地黄丸是出自宋代医家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物组成。传统观点认为其功效仅在于滋补肾阴,常作为治疗肾阴不足病证的基本方。然而作者认为:本方既可滋补肾阴,又善渗湿利水,故其功效应谓“滋阴利水”,更是治疗阴虚湿停病证的常用方。其理由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从本方的来源看
六味地黄丸是脱胎于汉代医家张仲景的肾气丸。而肾气丸在仲景的《金匮要略》中主要用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脚气、转胞等证。现代医家也常用此方治疗肾阳不足,水湿内停之水肿、癃闭、鼓胀等证。古今之用足以说明,肾气丸的功效实可谓“温阳利水”。而六味地黄丸是由肾气丸去“微微生火,即生肾气”[1]之桂枝、附子而成。从而变温阳之方为补阴之剂,而利水作用始终未变。因此,两方的变化在功效上充分体现在由肾气丸的温阳利水之功衍化为六味地黄丸的滋阴利水之效,是治疗阴虚湿停病证的常用方。或曰:既有阴虚,何以湿停?答曰: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水液运行正常,能为其所用,则为津、为液、为正气;若水液运行失常,非为其所用,则为水、为湿、为邪气。从此意义上讲,是以邪水停蓄愈多,真阴化生愈少。邪水盛一分,真阴亏一分,故阴虚与湿停、正虚与邪盛只有同时并见之机,绝无对峙之情。
, http://www.100md.com
2 从本方的组成看
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三阴并补,意在复在内之真阴。配以泽泻、茯苓,一则借其甘淡利窍之功,以制阴药滋腻之性,以达补中有泻,以泻助补,使阴药更好地发挥滋补肾阴之功;二则借其渗湿利水之效,更祛在内之水湿。两者合用,体现了滋阴药与利水药同用的基本配伍形成,反映了滋阴与利水并举的基本治疗方法,以达滋阴而不助湿,利水而不伤阴。因此,本方完全具备“滋阴利水”的基本功效,对于阴虚湿停证尤为适宜。
3 从本方临床应用看
现代不少医家单用此方或将其略微变化用于治疗阴虚湿停之鼓胀、水肿、癃闭等证,其收效甚佳。如在《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中载有单用此方治疗肝肾阴虚型水鼓者。如“曾治一闫姓老妇,腹大殊甚,虚热不退,舌光绛如镜,脉细数。断然予地黄丸为方”[2]以滋肝肾之阴,利内停之湿,未入任何分利之品,“水竟渐服渐消,二周后腹水已无。”[2]从以上临床应用可以证明,本方对阴虚湿停病证,确能达到“滋阴利水”的显著功效。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本文从六味地黄丸的来源、组成、临床应用三个不同侧面详尽地阐述了本方的“滋阴利水”之功效,纠正了本方单纯“滋补肾阴”的传统认识,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本方的应用领域,为“滋阴利水”治法的家族中增添新的成员。
参考文献:
[1]吴 谦,刘裕铎,刘 坤,等.医宗金鉴(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56
[2]董建华,王其飞,周平安,等.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第1版)[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77
收稿日期:1999-08-23
修订日期:1999-11-08, 百拇医药
单位:崔连有(河南省焦作市中医药学校 454150);刘有娥(河南省焦作市中医药学校 454150)
关键词:
时珍国医国药000353 六味地黄丸是出自宋代医家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物组成。传统观点认为其功效仅在于滋补肾阴,常作为治疗肾阴不足病证的基本方。然而作者认为:本方既可滋补肾阴,又善渗湿利水,故其功效应谓“滋阴利水”,更是治疗阴虚湿停病证的常用方。其理由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从本方的来源看
六味地黄丸是脱胎于汉代医家张仲景的肾气丸。而肾气丸在仲景的《金匮要略》中主要用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脚气、转胞等证。现代医家也常用此方治疗肾阳不足,水湿内停之水肿、癃闭、鼓胀等证。古今之用足以说明,肾气丸的功效实可谓“温阳利水”。而六味地黄丸是由肾气丸去“微微生火,即生肾气”[1]之桂枝、附子而成。从而变温阳之方为补阴之剂,而利水作用始终未变。因此,两方的变化在功效上充分体现在由肾气丸的温阳利水之功衍化为六味地黄丸的滋阴利水之效,是治疗阴虚湿停病证的常用方。或曰:既有阴虚,何以湿停?答曰: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水液运行正常,能为其所用,则为津、为液、为正气;若水液运行失常,非为其所用,则为水、为湿、为邪气。从此意义上讲,是以邪水停蓄愈多,真阴化生愈少。邪水盛一分,真阴亏一分,故阴虚与湿停、正虚与邪盛只有同时并见之机,绝无对峙之情。
, http://www.100md.com
2 从本方的组成看
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三阴并补,意在复在内之真阴。配以泽泻、茯苓,一则借其甘淡利窍之功,以制阴药滋腻之性,以达补中有泻,以泻助补,使阴药更好地发挥滋补肾阴之功;二则借其渗湿利水之效,更祛在内之水湿。两者合用,体现了滋阴药与利水药同用的基本配伍形成,反映了滋阴与利水并举的基本治疗方法,以达滋阴而不助湿,利水而不伤阴。因此,本方完全具备“滋阴利水”的基本功效,对于阴虚湿停证尤为适宜。
3 从本方临床应用看
现代不少医家单用此方或将其略微变化用于治疗阴虚湿停之鼓胀、水肿、癃闭等证,其收效甚佳。如在《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中载有单用此方治疗肝肾阴虚型水鼓者。如“曾治一闫姓老妇,腹大殊甚,虚热不退,舌光绛如镜,脉细数。断然予地黄丸为方”[2]以滋肝肾之阴,利内停之湿,未入任何分利之品,“水竟渐服渐消,二周后腹水已无。”[2]从以上临床应用可以证明,本方对阴虚湿停病证,确能达到“滋阴利水”的显著功效。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本文从六味地黄丸的来源、组成、临床应用三个不同侧面详尽地阐述了本方的“滋阴利水”之功效,纠正了本方单纯“滋补肾阴”的传统认识,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本方的应用领域,为“滋阴利水”治法的家族中增添新的成员。
参考文献:
[1]吴 谦,刘裕铎,刘 坤,等.医宗金鉴(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56
[2]董建华,王其飞,周平安,等.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第1版)[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77
收稿日期:1999-08-23
修订日期:1999-11-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