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骨科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52785
读者.作者.编者
http://www.100md.com 《临床骨科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临床骨科杂志编辑部

    单位:临床骨科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临床骨科杂志000348 撰写论文应注意保留图片

    《临床骨科杂志》自创刊以来,得到了广大作者的厚爱和支持,收到很多质量较好的稿件。但有些稿件因缺乏必要的图片而不能被刊用,甚为遗憾。本刊注重图文并茂,图片在论文中具有实证性和自明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希望广大作者在撰文之前务必注意保留原始照片,尤其是术前、术后X线照片,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刊用率。

    对“外踝骨移植重建尺骨冠状突”一文商榷

    编辑部:

    读了贵刊1999年第2卷第1期“外踝骨移植重建尺骨冠状突”一文,结合我们1例类似的病例,我们谈一些不同看法。
, http://www.100md.com
    患者,男性,28岁,1999年11月中旬,因高处坠落致右肘肿痛,畸形,活动受限,到外院就诊,摄片示“右尺骨上段、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急诊行右桡骨小头切除、尺骨上段克氏针内固定。切口愈合出院后,患者常有右肘“脱臼”感,且能够自复位。到我院检查,摄片示(见图1):右尺骨冠状突毁损性骨折,右肘关节后脱位,右桡骨小头缺如,肱骨小头完整。我们取肘前外侧切口进入,暴露尺骨冠状突后见已不可修复。用摆锯取肱骨小头带有关节面的部分骨质,予以修整后重建尺骨冠状突,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术后2个月复查,右肘关节活动度15°135°,见图2。患侧上肢能够胜任日常生活。

    对于尺骨冠状突毁损、桡骨小头已摘除的患者,为防止引起肘关节的

    图1 右肘损伤,习惯性后脱位 图2 部分肱骨小头重建尺骨冠状突术后2个月

    习惯性脱位,常需行尺骨冠状突重建或挡骨手术。对于此类损伤,由于桡骨小头已摘除,肱骨小头对于整个肘关节的稳定来讲并不重要,即使肱骨小头有部分骨折,也可以利用。而要切取有部分关节面的外踝,毕竟需要切开并未损伤的踝关节,创伤较大。
, http://www.100md.com
    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尺骨冠状突毁损性骨折,而桡骨小头需切除或已切除的患者,采用前外侧切口入路,并利用肱骨小头部分带关节面的骨质重建尺骨冠状突,似乎更为满意。

    以上是我们的一点意见,愿和该文作者商榷,不妥处请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宁波百丈骨伤医院骨科

    赵刘军 崔 勇 毛为民

    2000-04-21

    答复“对‘外踝骨移植重建尺骨冠状突’一文商榷”的问题

    编辑部:

    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特别是合并冠状突已毁损桡骨小头缺如的患者,治疗非常困难。《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中David等描述可考虑做桡骨头假体置换术,使肘关节能取得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否则,对此尚缺乏治疗经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其造成脱位功能障碍的原因,无非是尺骨冠状突的阻挡作用消失所致,于是产生了重建骨阻挡的想法。但是,解决了关节静态下的脱位问题,还要考虑复位后的滑车运转情况,特别是桡骨小头缺如后,滑车关节易摆动松弛,否则,虽然“在位”,但因“咬合”不全,极易并发创伤性关节炎。怎样才能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呢?我们从标本上观察,外踝骨的内侧面,可见其关节面上有一由后上斜向前下的骨嵴,其两侧凹陷,此解剖形态与尺骨滑车切迹上的拱形嵴相似,可与滑车的中央沟和两侧的凸缘相吻合,形成波浪式关节,能够满足重建后的稳定作用。另外,该患者合并有下肢骨折,近期内不能活动,不存在负重受限的负担。因此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在其个例上采用了同侧部分外踝骨作移植的供区。
, http://www.100md.com
    赵刘军等采用不参与运动的肱骨小头作移植材料,在同一切口内由受区附近即可完成两步手术,具有损伤小、简单方便的优点,并在临床上亦实现了“挡骨”作用,收到了使肘关节复位满意的效果。但因肱骨小头在解剖形态上是一半球形关节面,很难切取到在其剖面上呈“Ω”的形态,移植后与滑车的“齿合”关系不完善,因此虽具有肘关节前方的“挡骨”作用,而在两侧却缺乏“扶手”作用,易出现摆动不稳,日后并发损伤性关节炎的可能。笔者所报道的病例是在文章发表前已有5年的随访史,而利用肱骨小头重建的病例至现在为止,还不足半年的时间,远期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观察。

    总之,无论采用何处取材,只要能满足于其所替代的功能,又不带来供区的危害,且简单方便即可。赵刘军等同志的有益探索确实值得借鉴,在此笔者真诚地感谢其所提出的不同意见。

    四平市中心医院骨科

    陈晓明

    2000-05-12
, http://www.100md.com
    编者按

    尺骨冠突尖骨折和不超过冠突1/2水平高度的骨折,不影响肱尺关节的稳定。如骨折超过1/2冠突水平高度,会显示肱尺关节不稳,并可遭致反复肱尺关节前脱位及自复位。处理的方法是:(1)及时将冠突骨折手法复位。(2)手法复位不满意时,应切开复位,加用经尺骨背侧插入的螺钉将冠突固定。(3)冠突过小时,采用钢丝或强化的缝合线缝扎固定复位于屈肘位,使肱肌的作用力减弱。(4)冠突骨折毁损时,采用同侧肱骨小头或外踝部分关节面重建均未必妥当,可采用髂骨块重建。髂骨块虽无软骨面,但重建后关节面将由纤维软骨代偿,多在伸肘位显示抵触重建冠突并维持肱尺关节稳定性。

    须知桡骨小头在成人不得已时切除。切除后应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肘关节不稳定,宜设法重建其稳定性。故在某种程度上说,桡骨小头切除应予避免。一旦切除桡骨小头,一般用人工桡骨小头假体(如硅胶块或金属假体)植入替代。切取已无桡骨小头对应的肱骨小头部分关节面骨重建冠突,看似合理,实则不如考虑冠突重建时同时植入人工桡骨小头更为合理。
, 百拇医药
    股骨颈骨折的综合分型及其临床应用

    王培刚 王庆荣 吴 昊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多发病,骨折类型决定其治疗方法。现临床上通用的股骨颈骨折分型有3种。第1种是按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及基底型。该分型能明确骨折部位,但不能反映骨折移位程度及稳定性。第2种是按骨折线走行分内收、中间、外展型。该分型反映骨折稳定性,不能反映骨折部位及移位程度。第3种是按骨折移位程度分GardenⅠ~Ⅳ型。它反映骨折移位程度,但不能反映骨折部位及骨折线走行。上述3种分型方法各有优点,又都有片面性,临床应用时不利于病例统计及分析,更影响不同治疗效果的可比性。我们将这3种方法结合在一起,采用新的综合分型更具优越性。

    1999-05-25收稿,1999-08-23修回

    作者单位:泗洪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泗洪 223900

    作者简介:王培刚(1965-),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髋关节
, 百拇医药
    1 综合分型方法

    将骨折部位、骨折线走行及骨折移位作为综合分型的三要素,并赋以相应的分值,骨折部位P(Part):基底处为P1,经颈为P2,头下(包括头颈)为P3。骨折线走行L(Linton角):<30°为L1,30°~50°为L2,>50°为L3。骨折移位程度G(Garden型):不全骨折及完全骨折无移位为G1,骨折部分移位为G2,完全移位为G3。综合分型是将P、L、G数值相加,得到3~9分的数值,3~4分为Ⅰ型,5~7分为Ⅱ型,8~9分为Ⅲ型。

    2 综合分型的临床应用

    由于该分型能全面地反映骨折部位的创伤程度,因而其数值可以称为创伤值。我院1994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64例,其中综合Ⅰ型8例(占12.5%),综合Ⅱ型34例(占53.1%),综合Ⅲ型22例(占34.4%)。该分型方法临床应用较方便,如综合Ⅲ型(P3L3G2),骨折情况一目了然。骨折类型对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综合Ⅰ型骨折可采用卧床牵引等保守治疗,骨折多可自行愈合。综合Ⅱ型骨折较复杂,创伤值5~7分,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较多,如闭合复位穿针固定、闭合(或切开)复位三刃钉固定、多枚螺钉固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以及内固定加带肌蒂(或血管蒂)骨瓣转移等。当创伤值为5分时可选择相对简单的手术,而创伤值7分时往往要选择较复杂的手术,甚至要作假体置换。综合Ⅲ型创伤值为8~9分,3项指标中最多只有1项为2分,其余均为3分。该型不宜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更不宜单纯保守治疗,应选择内固定加骨瓣转移或假体置换。当然选择方法时还应兼顾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及是否新鲜骨折。年龄在60岁以上时,选择骨瓣转移及假体置换的指征可适当放宽,而年轻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假体置换。, 百拇医药